晋江地区南音“流行曲”
——从晋江市第十三届南音演唱节谈起
你瞒我瞒萧舒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1)
姚芊羽老公陈敏红(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晋江市南音演唱节每年汇集晋江市辖乡镇、街道的民间南音社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音乐展演。从第十三届演出曲目的统计分析中,可以得知晋江地区南音曲目传承、表演形式发展、演唱者年龄结构与音乐诠释等表演实践的近况。其中,特定曲目会形成流行的背景原因,以及曲目流行情况对南音表演实践、音乐体系结构等方面造成的影响,皆体现出当代南音人对传统意涵的理解、表演意识的形成,已经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改变和发展。
蝴蝶飞呀
[关键词]南音曲目;晋江市南音演唱节;晋江市南音
疗伤烧肉粽歌词[中图分类号]J709;J7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67(2019)04-0052-06
无心之过“繁弦急管、歌山曲海,四大管门、七大枝头、一百零八滚门”。说起泉州南音的曲目量之庞大、乐学体系留存完整,向来为音乐学界所津津乐道。查阅现存的手抄谱本,可见指套四十八、谱十六套,曲据不
完全统计则逾千首。然而,纸上音符幻化成入耳乐音,该是何等滋味?书本上说“执节者歌,丝竹相和”,每首乐曲演唱形式是否相同?歌者又是以何种声音造型呈现本事里的黄五娘、王昭君、李亚仙?现而今,哪些乐曲传唱不衰,哪些又已成绝响?囿于过往对声音保存的技术所限,对于南音的表演和研究,其实我们所知甚微,太多的细节无从知晓,与其庞然的曲目数量不成比例。史料典籍中对弦管(南音旧称)的载录十分有限,更遑论像是戏曲花谱一类对演唱进行评点的笔记、小论。在笔者近一年位对于闽南地区的田野调查当中,民间婚丧仪礼、风俗活动中时常唱奏的曲目虽然繁多,但离“千”之数仍颇有距离。再加上当今对“音乐会”“曲目”“表演”等相关概念和分类观的理解,与曲簿记载、口述资料里的说法已经有了一定距离,而锦棚、舞台等看似雷同的表演场域,实质上具有失之毫厘的差别,对“一首”曲的计量概念的认识、表演顺序安排也存在着转变。
在2018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音乐学家王樱芬提及早年在她做南音研究的田野调查之时,曲簿上载录的七撩曲许多在台湾地区已无人能演唱。论及南音这样历史悠久、结构完整的一个民间乐种,我们的焦点时常会着重于与历史、音乐体系可以相互联结的蛛丝马迹,从而构建与想象一个南音亘古至今的整体形象。然而静态的体系与活态的当下是否具有一致性?或者音乐体系的发展、转折是在什么时间节点发生的?线索与答案似乎总是朦胧。论及当下,总觉过于清晰而理所当然不必记载,待时光倏忽,未能为“此刻”留下只字片语的遗憾又再度成了唏嘘感叹的谈资。缘此,对南音的表演研究做一些材料性的当代纪录,成了此篇文章的初心。
南音“流行曲”的概念是受到南音固有说法“生曲”“熟曲”內(常唱曲)所启发,"流行”是意指在一个特定时间段、特定区域内该曲公开唱奏的次数较多,受众较大,但并不意味该地区或演唱者的曲目具有局限性。对“流行曲”的讨论除了涉及上演的频率之外,也会约略谈及演唱形式、用声、流行原因等诸多方面。目前,这些“流行曲”大致都可在近年来晋江地区发行出版的弦管曲谱中到对应,具体曲目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与笔者所欲记录的当代“流行”情况相互印证。
收稿日期:2019-09-12
作者简介:萧舒文(1979-),女,台湾省台中市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文化人类学。
陈敏红(1976-),女,福建省泉州市人,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lidocious052晋江地区南音'流行曲》——从晋江市第十三届南音演唱节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