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苗族博物馆的观后感
走出“嘎歌古巷”,径直向前100多米,便是也东寨中的西江苗族博物馆。苗族博物馆是全面了解苗族文化传承最大,最集中的地方。这里展示有苗族的非遗文化,包括各类习俗,有婚嫁习俗、生育习俗、饮食习俗、游方习俗、酒礼习俗,以及风水理念、建筑技艺和苗族医药等,重点介绍了苗族特有的鼓藏节大典的各项程序和步骤。
博物馆的进门右侧是一个藏鼓洞,这个藏鼓洞在“嘎歌古巷”进巷口的地方也有一个,洞里面供有一个苗族特有的长鼓。而真正藏鼓并祭祀的地方,在位于苗寨最高山顶羊腓寨里的“鼓藏堂”,也是鼓藏头苗王居住之处。本游记后篇将有详细介绍。宝宝走累了,对我说,你详细了解吧,我在外面休息等你。
西江苗族博物馆是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分馆,里面共有11个展厅,分别有历史、生活、宗教、医药、服饰、歌舞、农事等,从不同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苗族人民劳作、文化、管理、工艺、习俗、医药、鼓藏节、苗歌等各个方面,展示了苗寨人民在改造自然、建设美好家园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其居住、婚姻、节庆、服饰、饮食、信仰、生产、生活习俗是苗族丰富历史文化的最好见证。
sj的miracle下面仅就展厅部分项目及苗族习俗在这里作简要介绍。
珍妮弗 洛佩兹苗族,自古以来是农耕一族,之所以称为苗寨,源于中国象形文字,上为草,下为田,苗族即为种田的民族。
活路头,是管理农田生产活路的带头人,是西江及周边自然村寨种植庄稼的领导,这个职位是世袭的。自古以来留给活路头的有一片公田,按老规矩由全体村民义务耕作,但收成归活路头支配,用于举办各种生产方式。如“起活路”等,在“起活路”这天,各寨的寨老及各家代表,会得到由活路头分给的一块猪肉,用作祭品,回家后祭祀天地龙神。活路头有动作,其他人才能开始自己的生产劳作。
榔规民约和榔规石,源于氏族社会的自律管理,是氏族成员的习惯规范,也称为“习惯法”。它由苗族各村寨的寨老制定,叫“议榔”,也就是立法,制定出来的规约叫“榔规”,然后由苗寨理老用于断案,鼓社头具体执行。把“榔规民约”制刻成碑文,立于村寨里,以示后人,被称为“榔规石”。苗族村寨用榔规管理自己,规范行为,人们从自觉到习惯,社会秩序井然,社会,不可否认榔规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生育习俗,一直为苗族所高度重视。苗族人民对新添的小生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仪式,有打三朝、满月酒、起名等习俗。无子人家有“架桥”、“花桥”等习俗,寄托了苗族人民早生贵子、儿孙满堂的美好愿望。西江苗寨取苗名是族人的一大喜事,非常慎重,无论何人一生只取一次苗名,不得取二次名。婚后生育的第一胎子女,出生三天都得取苗名。现在的苗人,不仅在出生三天取有苗名,七岁入学时也取有汉名。满月酒,是为庆祝婴儿出生一个月而设的喜宴。在苗寨,主要是外婆为祝贺女儿新添小生命而送背带、衣物、礼物等,以示祝福。
婚嫁习俗,基本特点是以自由恋爱为主,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同宗不通婚,男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婚姻。苗族青年男女多是通过游方恋爱,双方自愿就可以互为配偶,建立家庭。基本程序步骤有:婚前、迎亲、婚礼、哭嫁等。相思风雨中
婚前。结婚前一段时间内,男女双方不能见面,俗称"婚前不见面,结婚的前一天,男方把结婚用品送到女方家过目。
迎亲。结婚这天,男女双方都在家里宴请亲朋好友和同村寨的乡亲。新郎由几个伴郎陪同,带着礼物前去娶亲。娶亲者中要有一位经验丰富的中老年男子,娶亲者到达女方村寨
时,会有几个妇女伸出竹竿拦住去路,要与娶亲者对歌。每对完一首歌,娶亲者都要拿出礼物给这些妇女,她们才会收回竹竿让路。如此走一段,对歌一次,反复数次才能到达新娘家。这期间,要防止新郎被妇女们抢走。如果被抢走了,她们会把新郎藏起来,让娶亲者不能按时娶到新娘。到了新娘家,姑娘们还要围住新郎,将他折腾、戏弄一番,引得宾客发出阵阵哄笑。更有甚者,有的姑娘还用锅灰把新郎的脸抹得黑不溜秋的。望着新郎的狼狈样,人们会爆发出哄堂大笑。
胡杨林香水有毒
婚礼。新娘娶回家后,举行拜堂仪式,新郎新娘要向长辈和宾客敬酒,并接受他们的祝贺。吃饭开始前,新郎新娘要先给父母喂第一口饭。在这期间,女方家来送亲的姑娘们可以瞅准机会,用大竹箩筐罩住新郎,使新郎动弹不得。望着在箩筐内挣扎的新郎,人们欢笑成一片,给婚礼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3天或前7天开始,也有的前半个月、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不过,开始时都是断断续续地哭,自由地哭。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高潮。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谁不会哭,就会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总的
李俊翔来看,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头”、“哭祖宗”、“哭上轿”等。湘西土家姑娘也有哭嫁的习俗。
游方习俗,“游方”也叫“对象”、“摇马郞”,是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和进行择偶的主要手段和形式。游方活动不是随处进行,而必须在特定的地点,苗语称“嘎打良庚”,通称为“游方场”。一个寨子设多少“游方场”,则依寨内居住姓氏或宗族多少而定,若一个寨子同属一个氏族,小寨的则设一个游方场,大寨可设两个以上游方场。若多姓杂居,则各姓氏设各姓氏的游方场。男女进入游方场后,都要讲文明礼貌,必须遵守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章,以同姓或同宗男女回避为原则。这些供青年男女社交活动的场所,一般设在寨边或寨中,讲究的设有石凳、木凳,栽有百年大树,因而这些地方被视为风景名胜之地。若农闲季节,游方频繁,白天也可以进行游方活动。为了礼貌,尊重女方寨子,在游方场谈情对唱的可在离寨子不远而其他人能看得见的河边、路口、桥头、树下、草坪等地方,而不能在隐蔽之处进行。
酒礼习俗,最著名的是拦门酒。拦门酒,有十二道,是西江苗寨迎宾待客的最高礼仪。既表达了对远方来客的美好祝愿,也表达了苗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价值观。十二,在苗族
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大数。各种口传的经典中,存在着“歌有十二路、酒有十二道、太阳有十二个、月亮有十二个、天有十二层”等等说法。以“酒”拦路,以酒接客,以酒待客,以酒表心意,是最高最隆重的迎宾礼仪。以十二道拦门酒欢迎嘉宾,入寨先醉,进门次醉,坐桌正醉,人醉心醉,领略“客来斟酒等,端饮心欢畅;杯杯进口中,酒醇醉心房;十二道美酒,客醉摇晃晃;贵客入门来,主宾喜洋洋”的拦门酒歌韵味而沉醉。有人在西江苗寨经历了十二道拦门酒后,深有感慨地说:“十二道拦门酒,代表十二路古歌,展示十二种鲜花,比观赏十二个景点,爬十二座名山,品十二朵奇葩还要美!”
>元彪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