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弦为益友 两耳是知音-中国古曲网弘扬民族文化 传播民族音乐 振兴民族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知识中心
新闻资讯
音乐评论
视频评论
音乐曲谱
古典动漫
精美音画
音乐家教
古曲论坛音乐教程 乐器知识 音乐名家 名曲介绍 音乐文化 乐器厂家 乐器导购 音乐院校 民族音乐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箫新闻 胡琴新闻 古琴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 戏曲新闻笛子 古筝 二胡 古琴 琵琶 洞箫 葫芦丝 吹打击 合奏 埙 唢呐 笙 马头琴 戏曲 民歌 佛教音乐 古筝 笛箫 二胡 古琴 琵琶 葫芦丝
民乐合奏 马头琴 扬琴 唢呐 笙 埙 综合乐器 吹打乐古筝曲谱 笛子曲谱 二胡曲谱 古琴谱 琵琶谱 管子谱 笙曲谱 唢呐谱 葫芦丝 扬琴 合奏谱 民歌曲谱
影视歌谱民族器乐 | 诗词歌赋 | 中国民歌 | 中国戏曲 | 影视金曲 | 传统艺术 | 流行经典 | 佛教音乐 | 异域纯音单图音画 组图音画 特效音画
精美贴图 音画设计教程 Photoshop教程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 东莞 重庆 武汉 苏州 南京 杭州 成都 天津 南昌 宁波 长沙 济南 青岛
更多城市音乐论坛 音画论坛 笛箫论坛 古筝论坛 胡琴论坛 古琴论坛 葫芦丝 琵琶论坛 对联 诗词 现代文学 闲情逸致 古曲网首页古筝频道 | 笛箫频道 |
二胡频道 | 古琴频道 | 琵琶频道 | 葫芦丝频道 | 戏曲频道 | 民歌频道古典书籍 音乐博客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退出 投稿 广告招商 关于古曲
繁體中文 站点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文章 音乐 乐谱  古琴论坛 古琴新闻 古琴曲 古琴视频 古琴谱 古琴学习 古琴知识 古琴名家 古琴名曲 古琴文化 古琴厂家 古琴购买知识 七弦为益友
两耳是知音
——唐诗与古琴艺术漫谈向古曲网知识中心投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古曲网 > 知识中心 > 古琴频道 > 古琴文化 > 正文【字体:小 大】 
七弦为益友 两耳是知音 李建华 点击率:2585    热 荐  发表评论   
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艺术中的一座宝库,也是我国艺术史中的一座丰碑。在拥有数以万计的唐代诗歌中,有着相当数量的诗篇内容涉及音乐的方面,使其以唐代“音乐诗”的独特风貌而与其他“山水诗”、“边塞诗”、“题画诗”等各领风骚,它不仅数量多,而且作者众,殊多佳作,为后人用以研究唐代及唐代以前的音乐流下了一部宏著的资料巨库。仅以古琴为例,唐代“音乐诗”中据不完全统计,咏琴诗就有七、八十首之多,这在古琴艺术并不占主导地位的盛唐时期,也是极为令人瞩目的。综观唐代咏琴诗篇,不仅流淌着诗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憎分明的清泉,表现了诗人的理想、抱负和情怀,而且在写景抒情、叙
事达理、摹形写声,描态塑像,以及心理刻画、语言技巧、比兴运用、拓展想象等方面,都有着极高
的造诣和价值。其风格之独特、特之鲜明、手法之高超、技艺之精湛,皆堪称历代诗歌艺术的佼佼者。捧读这些诗篇,不失为在诗歌与音乐艺术中的一次较高的艺术享受。
琴,俗称古琴、七弦琴。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琴就是一件广为流传、且为人喜爱的弹弦乐器。我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中就有“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诗句,描述了人们凝神谛听它那美妙声音的情景以及对“琴瑟”的喜爱程度。当时的琴和瑟犹如一对孪生妹,形影不离,故《诗经》中又有“琴瑟友之”、“如鼓琴瑟”之类的记载。关于琴的来源,史籍上无有确切的记载,故
说法不一,一说“神农作琴”(《世本·作篇》);一说“伏羲作琴,神农作瑟”(《山海经·海内篇》),还有一说是“昔有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礼记·乐记》),后有“周加五弦”(《说文》),“是为七弦”,后据《五知斋诸上古琴论》载:“昔者伏羲之王天下也。仰观俯察,感荣河出图,以画几卦,听八风以制音律,采峄山孤桐,合阴备阳,造为雅乐,名之曰琴。”似乎也不可靠,毕竟是因为历史悠久,伏羲本已为神话人物,但不管如何,古琴之古已成定论。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演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从而流下了“伯牙摔琴谢知音”的美谈。当时
有名的琴师就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女、鲁国的师襄等。著名的琴曲有《高山》、《流水》、《阳春》、《白雪》,就连百姓生活中,琴也十分流行,临淄“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
”,可以这样认定,琴的艺术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琴史上的一次高峰时期。
到了汉魏时期,古琴艺术有了重大发展。从湖北隋县出土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的十弦琴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七弦琴来看,当时还没有加上琴徽——这一用玉石或贝壳等镶嵌在琴面上的十三个圆形标志。但据嵇康《琴赋》中载:“徽以钟山之玉”的说法,至少在汉魏时期就已有了琴徽,琴徽的设置说明琴在汉魏时期的重大发展。其间,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如汉末的蔡邕父女和魏晋间的“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史书中即有蔡邕“灶中取木制焦尾”的传说,嵇康也因为反对司马
氏的统治,四十岁时即被杀害,临刑前从容弹奏一曲《广陵散》而成为千古绝唱。康辉个人资料简介
但愿人长久歌词琴在唐代中期,由于中外文化艺术的广泛交流,琵琶等西域乐器的侵入,也由于古琴不为统治者所重视,特别是唐玄宗李隆基对琴特别反感,使得古琴艺术家道中落,受到了冷落。《羯鼓录》中记载:“上(指李隆基)性俊遇,酷不好琴,曾听弹琴,正弄未及毕,叱琴者出。”可以说,中唐时期对琴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在唐诗中多有记载:
泠泠七弦上,静听风松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听弹琴》
诗中反映了盛唐时期由于新乐的兴起,古调不受人喜爱的状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今人不爱古调的做法表示了不满。
白居易更是崇尚古乐的代表人物,他对“人情重今多贱古,古琴有弦人不抚。”(《五弦弹》)的世俗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批判与揭露:
古人制作古琴,选材用料十分地考究,工艺技术程度也很高。其中选材最为重要。“丝桐”便是古琴制作的主体材料。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生。——白居易《废琴》
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寒松无妖花,枝下无人行。……众目阅芳艳,松独守其贞。众耳喜郑卫,琴亦不改声。——白居易《邓鲂张彻落第》
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白居易《弹秋思》
可叹“独守其贞”的“寒松”,又昔“亦不改声”的古琴,由于不能开出“芳艳”的“妖花”而“枝下无人行”,“众耳
喜郑卫”使得“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作者在这里将古琴与傲笑霜雪、高洁清雅的寒松相提并论,可见白居易此时的心态了。
李白在其咏琴诗中也不时地显露出其相似的观点: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李白《古风之二十一》
钟期已久没,世上无知音。——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于古琴艺术受到冷落和歧视的强烈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饱受人间一生坎坷、历尽艰难的辛酸痛苦和哀怨之情。
古琴,在唐诗中有许多雅称,如:“绿绮”、“孤桐”、“丝桐”、“峄阳”、“玉徽”、“瑶琴”、“素琴”、“玉琴”等等。
古琴制作,一般要经过选材、制底面、挖槽腹、合琴、灰漆等工序。琴的通体为共鸣箱,琴面用一块三尺六寸长、六寸宽、两寸厚的桐木板,按一定规格刨成弧
何洁李宇春形,剜成槽腹,另将一块三分厚与琴面同样长宽的梓木板作为琴底,琴面与琴底用胶粘和成琴体。琴面上按一定比例镶嵌出十三个琴徽,琴徽可以用玉石、贝壳、黄金制作。琴面上张有七弦,一端系于琴轸,一端缠于雁足。关于古琴的制作,早在《诗经》中就有公元前七世纪卫文公迁往楚丘(今河南滑县),重建卫国,规划城市,营造宫室时,就安排了种植桐、梓、漆树,以备制琴之用的记载,可见古琴制作选材历史的悠久。
从唐诗中多处看到,选用制作琴面的桐木多以“峄阳孤桐”为主: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李贺《听颖师弹琴歌》
由此看来,制作古琴的桐木一般选用峄阳(今山东省邹县东南的邹山,峄阳指峄山的南坡)的桐木,而且必须是老本桐木,而非后生的旁枝。经查《书·禹贡》曾有“峄阳孤桐”的记载:“孤,特也。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五知斋琴诸·上古琴论》也云:“昔者伏羲之王天下也。……采峄山孤桐,合阴备阳,造为雅乐,名之曰琴。”可见“峄阳孤琴”确为古人制琴所主要选料。
经过选用的“峄阳孤桐”还需经过工匠者的精心制作,才能“雕斫为雅琴”。
亭亭峄阳树,落落千万寻。独抱出云节,孤生不作材。影摇绿波水,彩绚丹霞岭。直干思所托,雅志期所任。匠者果留盼,雕斫为雅琴。——司马逸客《雅琴篇》
在古琴制作中,除以“峄阳孤桐”作为其主要材料外,“弦”也是其主要成分,出于美观上的需要,唐琴中的弦常常被染成红的:
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孙氏《闻琴》
竹林高宇霜露清,朱丝玉徽多故情。——韦应物《昭国里第听元老师弹琴》
谁裁青桐枝,以朱弦丝。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唐代时,制琴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制琴家层出不穷,仅四川雷氏家族即有雷霄、雷威、雷珏、雷迅、雷文等。雷威制作的“春雷”琴,曾被宋徽宗赵佶所藏,并置于“万琴堂”内,该堂为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博物馆,只可惜后为金人所焚,现仍传世的唐琴有“九霄环佩琴”、“轻雷琴”、“枯木龙吟琴”、“飞泉琴”、“大圣遗音琴”等等。
我国制琴历史悠久,工艺精致。蔡邕的“焦尾琴”传至六朝齐明帝时还在使用。司马相如的“绿绮琴”也流传数百年。提起司马相如,使人想起一段佳话来:相传司马相如久 闻卓文 君之貌美,苦苦无缘想见。一日,正好卓文君之父邀其相见,司马相如遂即席演奏一曲《凤求凰》,倾诉相思之情,文君闻琴即明相如心思,竟在夜间
我以为伴奏
与之私奔,终结秦晋之好,成为千古佳话。故此宋代毗陵女子有《弹琴诗》曰:“昔年刚笑卓文君,岂
信丝桐解误身。”之说。
[1] [2] 下一页 本站原创  文章录入:音乐家木子    责任编辑:蒙蒙 更新时间:2008-11-10 21:30:50  发表评论上一篇文章:
谢导秀的古琴守望之旅
下一篇文章: 从宋词看古琴音乐艺术在宋代的状况
发表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乐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在此您也可以补充文章的内容!)    没有任何评论最新推荐
丁志刚笛箫
中国古筝学院
古琴“吟”和“猱”技
古琴诗词
购买笛子及笛子价格指
古琴价格
扬州天音乐器厂
蒋建民二胡工作室
金韵古筝  金韵古琴
扬州碧泉古筝
热门文章
丁志刚笛箫
中国古筝学院
古琴“吟”和“猱”技
古琴诗词
购买笛子及笛子价格指
古琴价格
扬州天音乐器厂
蒋建民二胡工作室
金韵古筝  金韵古琴
扬州碧泉古筝
推荐专题
斫琴琴学备要-古琴手势篇相关文章
上海元音琴院
古琴音乐家  李家安
改良古琴设计
"彩凤鸣岐"七弦琴(唐)
古、深、雅、健、瑰、
古琴文化与湖湘先贤琴
从《渔樵问答》到古琴
古琴“吟”和“猱”技
古琴基础知识
浅谈《林钟意》
推荐音乐
春江花月夜 琵琶独奏
临风听暮蝉 民乐欣赏
花心男的歌词
茉莉花 古筝乐曲
花间梦事 合奏民乐
推荐视频
2010中秋诗会 配乐朗诵
古曲网首页新闻 知识 音画 音乐评论 视频评论 动漫 曲谱 古书 博客 论坛古筝 笛箫 古琴 二胡 琵琶 葫芦丝 戏曲 民歌十大古曲 民乐名曲100首
推荐名曲:梁祝 十面埋伏 春江花月夜 二泉映月 大悲咒 将军令 茉莉花 天仙配 花木兰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为中国古典音乐喜好者提供古典音乐试听、中国古典音乐欣赏,发扬中国古典音乐这国之文化精髓。
古曲网站版权声明: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上的所有音乐和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和我们联系,我们立即改正或删除。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广告招商 | | 本站帮助
陈冠希张柏芝不雅照中国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音乐厅大音琴行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