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
课题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绿毯、渲染、勾勒、拘束、会心、摔跤等词语。
2.自读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受到美的熏陶。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4.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5.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
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
难点
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
韩佳人结婚了吗
教学
目标
1.正确读写8个生字,理解绿毯、惊叹、回味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品味课文美景,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具
准备
课件:歌曲《天堂》、老舍先生简介、词语解释、草原风景图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2教师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谈话导入: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地方的美丽景?对,是草原。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板书课题:草原)学生齐读课题“草原”。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草原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草原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走进那辽阔的大草原。
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3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23日-19668陈乔恩个人资料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响。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草原参观访问,记录了当时在草原上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紧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草原”,感受大草原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45
“(1)翠欲流:欲流,快要流出来。形容绿浓润得像要流淌下来似的。
2)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彩涂染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地形容。
3)洒脱:(言谈、举止、风格)自然,无拘无束。
4风继续吹简谱)迂回:回旋,环绕。
5)一碧千里:千里,形容宽广。形容十分广阔的一片绿。
6)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7)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省。
8)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回忆里的疯狂歌词9)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草原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板书: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四、细读课文,品味美景
1.恨透爱情恨透你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想想草原的景到底美在哪里,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画出有关句子,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这些景物按照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后写产生的感想。)作者又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的?
    教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羊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的大花。”(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比喻的生动形象。)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句话写的是草
原的美丽风光给作者留下的深深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草原的感叹和赞美。)(板书:风光美)
五、图片展示,欣赏美景
出示课件6多媒体出示“草原风景图片”,用草原歌曲《请到草原来》或《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辽阔的草原》等配乐,学生用感官来感受草原的美景。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六、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老舍先生一道欣赏了草原上的美丽风景,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到大草原去看一看,去呼吸清新的空气,去仰望蔚蓝的天空。让我们把这一切记在脑海中吧。
2.请同学们课下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