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地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音乐做出合适的情绪反应,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彝族民歌的美丽与奇妙。
西岛俊秀2、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大方,能较准确的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能用自然的声音整齐演唱歌曲,并通过律动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
达斡尔族歌曲2、学唱歌曲并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不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少数民族的歌曲啊?
画心伴奏
生:维吾尔族、藏族、达斡尔族……
师:大家的记忆力可真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彝族的歌曲,它的名字叫《苏木地伟》。师:彝族,原称“夷族”,其名源于汉史记载中的“西南夷”。根据彝文典籍《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历史巨著记载,彝族历史源远流长,自称为尼,古代汉语“夷”发音为尼,故汉文记载多称“夷族”。1956年,在破除旧社会的民族歧视称谓时,由于“夷族”之称带有贬义(华夷相对),主席倡议将“夷”改为“彝”,意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故把“夷族”改为“彝族”。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其余散居于中国其他省份及中国。总人口约900多万,在中国有户籍登记的有871万4393人(2010年),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还有近百万。彝族支系族繁多,有诺苏、聂苏、纳苏、乃苏、聂租、罗婺、阿西泼、撒尼等、尼颇自称,但并非皆为民族意义上的自称,如罗婺、撒尼、阿哲是部系名称,诺苏、聂苏、纳苏、乃苏等。各地彝族方言间有些无法进行直接沟通,但相同词汇超过60%,语法结构相同,经短期熟悉能对话,彝语属东亚语系中的藏缅语族,分为六大方言。
师:说到彝族语言,大家来猜一猜,“苏木地伟”是什么意思啊?
生:尊贵的客人。
师:大家真聪明,我们就来听一听热情的彝族朋友为我们唱的歌吧!
二、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我以为 王浩然2、师:谁来回答一下,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是悲伤的,还是热情的?
生:热情的。
3、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歌的歌词
high歌 张玮
师:会读了歌词,老师要考验一下你们的协调能力,要给歌词加上有节奏的拍手,下面让我们用手来给歌词加上伴奏。加入拍手。
4、跟唱歌曲。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彝族朋友好高兴啊,我们跟着彝族朋友的歌声来唱一遍好不好?
手心手背歌词
5、弹琴学唱。
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跟琴来学习一下这首歌曲吧!
6、师:跟琴唱得不错啊!那咱提高一下难度了,分组来唱。
7、师:跟着老师的琴可以唱得很好,那跟着伴奏可不可以唱得更好听呢?来试试吧!这次咱们不分组了,一起唱。
三、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苏木地伟》这首歌曲,感受到了彝族朋友的热情,回家我们别忘了把这句彝族话说过爸爸妈妈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