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视野
《孟姜女》:从民歌演唱到艺术
歌曲典范的传承创新及当代启示
石家庄dj罗壹馨
(兰州城市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孟姜女》从民间故事到艺术歌曲是一次极具时代特的华丽转身,这是民间音乐艺术传承创新的内在需要。本文从《孟姜女》的传说故事分析了民歌演唱到艺术歌曲的传承创新及价值。
【关键词】民歌;演唱;传承
一、《孟姜女》故事从传说到有据可依的规整之路谷薇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据传,秦始皇时期,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良与孟姜女新婚三天就被迫去边疆修筑长城,因为疾病和寒冷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忠贞贤惠的孟姜女身背寒衣,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阻,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去逝的噩耗。她痛哭长城下,三日三夜不止,长城为
之崩裂,露出范杞良的尸骸。后来,由于人们对孟姜女千里寻夫忠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在中华大地广泛流传。
由于《孟姜女》的故事传说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故事本身的传播范围和效应。鉴于此,20世纪20年代,以考据见长的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秉持“考镜源流,辨彰学术”学术精神,通过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的整理对《孟姜女哭长城》进行了学理上的梳理。顾先生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于1924年11月《歌谣》周刊第69号上发表了《孟姜女故事的转变》。这篇文章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反响,成为孟姜女故事历史依据的证身之作,孟姜女故事终于从只言片语的断简残编之中跃升为有据可依的再创作标本。
顾颉刚先生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发现了关于杞梁和杞梁妻子的一段记载开始:
齐侯……遂袭莒,……杞殖、华还载甲,……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齐侯归,遇杞梁之妻子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君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车,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往后余生王贰浪顾颉刚先生认为这就是孟姜女故事的最早的梗概,是难得的一篇文献记载,这也是民间孟姜女故事以各种形式流传的直接基础。民间传说中孟姜女丈夫叫范希郎,从上古音韵学的研究发现,“希郎”就是“杞梁”的音转。虽然《左传》中没有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情节,但是其他古籍诸如《礼・檀弓》都记载
发现 路绮欧
了杞梁妻“哭之哀”,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孟姜女哭倒长城是“齐人善唱哭调”与《左转》中记录事件相结合的产物。据顾颉刚先生的考证:“崩城”也是有源头的即为刘向的《说苑》和《列女传》的相关记载,是他们把《左传》的史书记载和民间的传说相揉和到了一起。后来又出现了杞梁战死说,穿凿附会者更是将古战场的一些情形附会其上,再加之乐府诗的影响,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逐渐传播开来。
可以说,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吸取民间故事的故事梗概,从浩瀚凌乱的文献古籍中将孟姜女的故事进行了梳理和细化,使之饱满、详实。这为孟姜女故事的各种艺术形式的传播有了有据可依的坚实基础。“原始的民歌小调、山歌、号子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和满足不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欣赏水平的要求,也不能使演唱者充分展示自己的演唱技巧,但民歌优美动听的音调素材,仍然吸引着人们。”因此,对传统的民间音乐艺术进行继承和创新就是民间文化艺术“从养在深闺人未知”的境地汇流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
二、艺术民歌《孟姜女》作为典范的艺术价值探索
九十年代的歌曲由于孟姜女故事的广泛流传和苏州等地《孟姜女》民歌浓厚的地域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刘麟、王志信杂取百家,重新编词谱曲,将民歌版的《孟姜女》改为具有时代特的艺术歌曲《孟姜女》,改编后的《孟姜女》由于适应了大众对音乐的审美需求,随即成了风靡国内的优秀的声乐作品而受到大众的追捧和青睐。
艺术歌曲《孟姜女》对民歌《孟姜女》有哪些继承和创新呢?
相比民歌的四个部分:春、夏、秋、冬,艺术歌曲《孟姜女》打破了传统的“四季体”,利用现代歌曲的作词方式,使其浑然一体,使得人物的感情、形象以及观众的接收效果都取得了良好的效应。简要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基本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稍作加工,主要表现孟姜女思夫之情深切,舒缓幽远的曲调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表现的淋漓尽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分,轻柔暗淡的羽调运用为孟姜女的思夫营造了一种缠绵悱恻,幽怨凄苦的氛围,除了在原有的旋律上略做了一些修饰外,基本保留了原来民歌的调式结构。当旋律进入中声区时,音符落在了极不稳定的羽音上,这种处理与主人公灰暗低落的内心相契合,让听众产生只可神通不可语达的审美感。喜乐年华
第二部分的旋律顺接第一部分,其作用是继续营造凄苦幽怨的相思之情,极力表现孟姜女的思夫之苦闷,只是与上一部分相比,旋律更加舒畅,音节更加明朗。最成功的改动之处就是在结尾处外加两个小节,长托腔凝噎悲戚,声泪俱下,把孟姜女思念丈夫之情与思而不得的哀怨之苦烘托的恰到好处。加之表演者“把语言的表情规律和声音的表情规律结合起来,同时融合旋律流动性和节奏的规律性来进行它的技术创造(发声方法)以及艺术创造(演唱方法)。使表情手段更加丰富、多样,这样,就解决了说与唱、声与情之间的矛盾,使字、声、情完美地统一起来。”可以说,第二部分的这种处理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作品本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三部分经过间奏,由大调(G 微调)转为同主音小调(f 羽调),旋律跌宕起伏,时而悠缓,时而急促,尤其到了四度和五度的转变,在悲苦哀婉的歌声中,孟姜女的情感得到了爆发式的展现。这部分之所以比原来民歌单一的情感表现更加感人是因为改编者在谱曲的过程中融入了我国传统戏曲中的板腔手法,这种方式的最大效果就是使得作品有了一种莫名的沧桑感和真挚率性的特。在作品的结尾处,音符达到了七、八度,
(下转第60页)
·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