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于黄桥战役
《黄桥烧饼歌》的曲作者章枚,后来在《黄桥烧饼歌是怎样产生的》一文中回忆:《黄桥烧饼歌》产生于黄桥保卫战之时。那一仗,我新四军以不足一万兵,打败了韩德勤号称十万人马的进攻,战果十分辉煌,而战斗中,黄桥民众热爱新四军、支援新四军的情景,更是感人肺腑,这真是一曲人民战争的胜利凯歌。
黄桥战役(亦称“黄桥决战”或“黄桥保卫战”)发生在1940年。当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不断进行反共军事摩擦。并将摩擦中心由华北移向华中。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奉命率主力部队挺进苏北,执行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多次派兵向我军进攻。新四军被迫自卫还击。9月30日,韩德勤又出动主力进攻新四军驻地黄桥。妄图将新四军“包围而歼之”。当时,新四军在黄桥仅有7000人,且增
◆陈毅与粟裕到达黄桥时的合影。
援部队距离较远。这场决战意义重大:新四军打胜了,则为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并可迅速开创华中抗战新局面;如果失败了,新四军就只好“下长江去喝水”。这是决定命运、破釜沉舟的一仗。10月3日,韩德勤兵分三路向苏中黄桥发起进攻。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陈毅、粟裕等执行正确的统一战线方针,联络友军和开明绅士,坚持自卫原则,采取
“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在成功地争取李明扬和陈泰运部保持中立的有利条
件下,命令新四军第一纵队叶飞部、第二纵队王必成部、第三纵队陶勇部,按照周密的部署,采用集中兵力、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法,进行全面的自卫反击。
抗战歌曲
黄桥决战期间,地方党政机关和人民众纷纷声讨顽固派破坏抗日的罪行,掀起了支援我军作战的热
潮。数千民兵和人民众扛着门板和各种器材帮助部队赶修工事。为了让新四军吃得饱,广大众争先恐后地送茶送饭。当时家家磨面、烧水、烙饼,赶制大批当地一种有名的特产烧饼。仅黄桥人民就发动黄桥镇上60多家烧饼店、18家磨坊的工人,夜以继日地为前线烘烧饼。各商店的老板,也把货架上的月饼聚拢到一起,送往前线。远离黄桥几十里的地方,包括靖江、泰县,千家万户赶做油饼、涨烧饼。一
友谊天长地久歌词时间大道、小路,男女老幼,推车、挑担、肩扛,从四面八方为前线新四军将士送烧饼的人络绎不绝。时
值八月中秋,按当地习俗做涨烧饼,在黄桥何家祠堂里,为送上前线准备的涨烧饼堆积了好几个大囤子。
黄桥人民众对新四军的大力支持与支援,对取得黄桥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革命作出了贡献。
经过数日激战,新四军以不足1万兵力,以少胜多,一举击败前来
“摩擦”的国民党韩德勤部10万人,并乘胜追击,于10月10日与南下的八路军第五纵队在
东台白驹镇会师。此役歼敌1.1万人,敌中将旅长翁达自杀,二十九军军长李守维逃跑时溺水而亡,韩
德勤顽部彻底惨败。韩德勤仅率残敌千余人北溃兴化。它创造了中共军队又一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黄桥战役的胜利,狠狠地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实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胜利会师,一举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奠定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坚实基础,完成了党中央和刘少奇到华中后确定
的新四军“向东作战,向北发展”而开辟苏
北抗日根据地的初期战略任务。
歌成于众拥军支前壮观景象
黄桥战役的胜利,离不开人民众的大力支持。战斗结束后,有一天,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战地服务团的剧团主任李增援、作曲家章枚、党支部书记林琳(女)和编剧王于耕(女),在黄桥镇上一个小饭店吃
烧饼、喝豆浆。当他们谈及亲眼目睹和亲身感受的黄桥人民众制作了大量烧饼,推着小车挑着担子迎着炮声到前线慰问新四军将士们那如火如荼的拥军支前热潮时,个个为这股浓浓的军民鱼水之情所深深感动,心潮澎湃。创作的激情自然而然像泉水般涌出。李增援拿起一块烧饼即兴感
言:“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林琳、王于耕接着也你一句、
我一句地续说:“烧饼要用热火烤”,
“军队要靠老百姓帮”。“同志们呀吃
个饱”,“多打胜仗多缴”。在一阵兴奋感慨的一唱一和中,一顿饭结束了。王于耕、林琳嘱咐李增援将大家的心情和意思整理写成一个完整的歌词。
欧弟公开艺名随即,李增援眼前不停地浮现着炮火硝烟中老百姓挑着担子推着小车为战士送烧饼这幕在苏北广袤大地上演出的“千万烧饼上火线”的壮观活剧,这令其血脉贲张,激动不已,长期的文化积淀瞬间爆发,挥笔一鼓作气写成了《黄桥烧饼歌》这篇歌词,完稿(共6段)后再交由作曲家章枚谱曲。
黄桥烧饼黄又黄哎,黄黄烧饼慰劳忙,哩!烧饼要用热火烤哎,军队要靠老百姓帮。同志们呀吃个饱,多打胜仗多缴!嗨呀依哟嗨嗬咳!
埋没于历史很久的词作者
辗转到全国各地,李增援遂成了无人知晓的烈士。
1988年,江苏省大丰市党史工作者陈海云去北京向当年新四军第一师卫生部指导员宗瑛了解大丰小海一带战争年代的党史资料。临别时,宗瑛突然想起了一件事:“1941年2月日寇偷袭西团时,一位著名
的新四军文艺战士在西团牺牲了,你们知不知道?”陈海云回答:“我们不清楚,他是谁呀?”宗瑛沉思一下,凝重地说:“他就是《黄桥烧饼歌》的词作者,名叫李增援。”
陈海云虽然熟悉了解《黄桥烧饼歌》及其历史地位,但从未留意过歌曲的词作者,便向宗瑛了解李增
援的
情况。但宗瑛说,李增援牺牲后,其生平不清楚。宗瑛叮嘱陈海云查清这位烈士的生平事迹。陈海云从1988年起,写了500多封信,多次辗转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到1992年终于弄清了李增援烈士的
刘译泽生平。他们又及时向上级打报告,申请追认李增援为烈士,此举得到了大丰、盐城和省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
1994年12月3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李增援为革命烈士,并向他的家人颁发了烈士证书。
《黄桥烧饼歌》的曲作者章枚,1912年出生于广东新会县,1995年2月24日逝世于北京。原名苏寿彭,作曲家,1940年参加新四军,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音协上海分会主席,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编译室主任、 外国文艺研究所顾问。
20世纪80年代后期,章枚携夫人重回江苏,兴致甚浓地重游黄桥。当时他已经成了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所的研究员,夫人则是北京音协副会长。
在黄桥镇,再次拿起黄酥酥、香喷喷的烧饼时,章枚感慨万千,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了创作《黄桥烧饼歌》
时的形象生动场面,恍然如昨。
广传于今久唱不衰《黄桥烧饼歌》诞生后,随着新四军的脚步传遍大江南北,在根据地产生了重大鼓舞作用。半个多世
纪以来传唱于祖国无数次的多种纪
念活动中,并成为抗战歌曲范例载入《抗日战争歌曲集》和中国革命音乐史册中。
1949年,黄桥烧饼被选入开国
大典国宴。1952年4月,主席称赞“黄桥烧饼好出名的”。陈毅元帅和粟裕将军都非常喜
爱这首《黄桥烧饼歌》。陈毅元帅每每回忆起黄桥决战的情景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这首歌:“黄桥烧饼黄又黄,黄桥烧饼慰劳忙……”
后来拍摄的《黄桥决战》电影里将这首歌用作了插曲,为许多人所
熟知。
新中国成立几十年后,一些新四军老战士在北京聚会,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叶飞兴奋地说:“章枚,唱《黄桥烧饼歌》!”章枚起立,用带有广东乡音的普通话和苍劲的声音引吭高歌:“黄桥烧饼黄又
黄哎”,老战士们击拍齐声唱和:“黄桥烧饼慰劳忙,哩!烧饼要用热火烤哎,军队要靠百姓帮,同志们呀吃
个饱,多打胜仗多缴……”
红星照我去战斗伴奏随着《黄桥烧饼歌》的传唱,“黄桥烧饼”工艺的不断改进,其名气越来越大。《东进序曲》、《黄桥决战》两部电影在神州的上演,使“黄桥烧饼”更是闻名遐迩,于是凡到黄桥的客人,言必是冲着“黄桥烧饼”来的。如今,黄桥烧饼已成为中国名点名小吃。整个黄桥镇目前有大大小小的黄桥烧饼店近百家,全国还开设了50多家连锁店。黄桥镇有关负责人说:“黄桥烧饼因何出名?还是黄桥战役。所以黄桥烧饼卖到哪里,就会把黄桥战役的辉煌传播到哪里。”黄桥烧饼已经成了宣传黄桥战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载体,黄桥烧饼歌已成为我国爱国
拥军的精典名曲。
每至黄桥战役胜利日和重大节庆时,黄桥的街巷中,总能闻到阵阵烧饼香味,耳边时时传来朗朗上口的那熟悉的旋律。
《黄桥烧饼歌》是一首脍炙人口又催人奋进,在苏北黄桥决战期间诞生并在苏北军民中广为流传的抗日救亡歌曲。以其政治思想性强,形象生动,回味无穷,深受广大军民的喜爱,至今仍在传唱。它曾
逃亡者主题曲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拿起刀走上战场,投身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中。它是军民鱼水深情的历史见证,同时也让我们深信: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每每哼唱起这首特有亲和力的经典红歌,我们的眼前就会禁不住浮现出黄桥人民做烧饼、送烧饼支前的动人场面,继而想起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得来真是不易!今天,我们回顾《黄桥烧饼歌》诞生的来龙去脉并重温黄桥决战胜利这段历史,更应继承和发扬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革命传统和密切联系众的优良作风,将“众路线”这个传家宝,世世代代传下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取得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才能尽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词作者李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