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汗廷音乐保护传承与发展
乌·纳钦
摘要蒙古族文化中,汗廷文化是当之无愧的核心部分。因为,举世闻名的蒙古文化巅峰——黄金家族史籍《蒙古秘史》便产生于蒙古汗廷。除此之外,留存至今并有权冠名汗廷文化遗产的也只有蒙古汗廷音
乐了,本文将通过对蒙古汗廷音乐的形成、发展,蒙古汗廷音乐的内容和乐队编制,蒙古汗廷音乐的音乐复原过程及产业化发展之路等进行一一梳理,向读者揭示蒙古汗廷音乐的古老样貌以及对蒙古汗廷音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蒙古族蒙古秘史汗廷音乐保护传承
蒙古汗廷音乐诞生的摇篮是成吉思汗金帐。后来她辗转于窝阔台的汗帐、贵由汗和蒙哥汗的啥喇和林皇宫、忽必烈的上都与大都皇宫,为历代可汗、黄金家族和帝国大臣在宫廷享用,最后落在蒙古末代皇帝林丹汗首都一一查干浩特。它与《蒙古秘史》一道,成为蒙古汗廷文化两条生命线,传承至今,蕴含着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说,在留存至今的蒙古汗廷文化遗产中,她是《蒙古秘史》的姊妹篇。
蒙古汗廷音乐最后的归宿是在查干浩特。查干浩特今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境内,是内蒙古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址之一。他与阿鲁科尔沁旗根培庙有一段文明的姻缘。1984年,从根培庙发现15种蒙古汗廷音乐乐谱。经专家认定,这正是曾在林丹汗查干浩特宫廷中表演过的歌乐谱,就如同流传至今的《蒙古秘史》是明朝文人以汉字标音的版本,从根培庙发现的蒙古汗廷音乐乐谱则是清朝文人以蒙、满、汉三种文字记录并配以工尺谱的版本。
这些音乐主要分“茄吹乐章”和“番部合奏曲”两部分,内容包括可汗颂、朝廷赞、宗教礼仪曲,以及成吉
思汗训喻诗等,风格恢宏、典雅、优美。这是中华大地上保存至今的少数几种古代高雅音乐之一,是草原音乐和元代各民族音乐的集大成者,具有世界音乐的品格。阿鲁科尔沁旗是蒙古汗廷音乐唯一传承地。为了传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阿鲁科尔沁旗委、旗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立蒙古汗廷乐队,组织专家对蒙古汗廷音乐进行抢救和复原。
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汗廷歌乐舞的表演,仿佛让人穿越时空,回到遥远的过去,亲眼目睹那些飘逝在风中的身影,亲耳聆听蒙古族先人的叮咛与嘱托。她彰显着草原民族的浪漫与气派,珍藏并释放着蒙古人对土地的热爱、对历史的记忆和对国家统一、世界和平的向往。
蒙古汗廷音乐绝不是一个沉睡的艺术,而是依然流淌在广袤草原上的音乐长河,是永远活在草原人心中的文化基因,而且终将成为一颗闪耀着夺目光芒的宝石,让世界领略她的风采。蒙古汗廷音乐形成与传承史略
蒙古汗廷音乐以蒙古族传统音乐为基础,吸收历代各国多民族音乐而形成,主要在可汗继位、诸王或外国使臣来朝、册封皇后、皇太子、众臣封号以及郊庙礼成、众臣朝贺时演出。太祖成吉思汗时期,在蒙古族传统音乐基础上引进西夏乐,并成立蒙古汗廷乐队;太宗阔台时期引进金朝太常乐;宪宗蒙哥时期引进凳歌乐;世祖忽必烈时期再一次搜集引进金朝乐;成宗、仁宗时期又进一步发展汗廷音乐。直到北宋末年,还在蒙古末代皇帝林丹汗查干浩特皇宫演出。
1634年,后金打败林丹汗,林丹汗首都查干浩特被烧毁,部分史书、佛教文献和音乐落入后金征服者手中。蒙古王朝灭亡后,林丹汗蒙古汗廷音乐得到清太宗皇太极青睐,继续用于清宫中,成为清宫音乐重要组成部分。
1664年3月,明朝灭亡[来自w]之后,顺治皇帝随从把蒙古汗廷音乐带进北京皇宫。康熙五十二年(1714年),皇帝下诏修编《律吕正义后编》,把各朝礼乐和林丹汗蒙古汗廷音乐配以工尺谱,加以详细考证,编入《律吕正义后编》第四十七、四十八卷。乾隆十四年(1750年)又把蒙古文译成满文,尔后又译成汉文收入《律吕正义后编》。因此,该卷也称蒙、满、汉三种文字合璧《蒙古族汗廷音乐》,共100首乐谱。清朝300年间,每当蒙古王公来京朝觐时,在皇宫宴会上都例行演奏蒙古汗廷音乐。
1984年,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根培庙发现蒙古汗廷音乐15首乐谱,经专家认定为这是曾在林丹汗皇宫演奏的蒙古汗廷音乐乐谱。
蒙古汗廷音乐内容
蒙古汗廷音乐,是在蒙古可汗的宫廷里专门为可汗、尊臣、外国使臣等上层人物敬献的音乐。蒙古汗廷音乐主要分《茄吹乐章》和《番部合奏曲》两个部分。《茄吹乐章》是蒙古汗廷里演唱的礼仪歌曲,如牧马歌、少年行、如意宝、吉庆篇、君马黄、善哉行、佳兆、唐公主等;《番部合奏曲》是蒙古汗廷里演奏演唱的燕乐歌曲和宴乐曲调,如大合曲、雅政词等。
蒙古汗廷音乐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蒙古元素音乐网第一,呼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百姓幸福的歌乐曲。这些歌乐曲生动地说明,那个时代的蒙古人征服世界,其终极目标不是为杀戮和掠夺,而是为国家统一、世界和平、人民安康。
如《牧马歌》里唱道:“国家统一,可汗才有幸福。君主贤明,百姓才有幸福。男人忠诚,女人才有幸福。兄弟和睦,家庭才有幸福。”
第二,表现对君主忠诚拥戴的歌乐曲。如《致纯辞》里唱道:“百姓安康是因为皇恩浩荡,儿女风光是因为父母生养,骏马驰聘是因为草原宽广,箭无虚发是因为臂膀的力量。”《凤凰鸣》赞美了蒙古汗国贤明君主,其中唱道:“我贤明的可汗哟,您是长生天之子,您是普照大地的阳光,您是伟大国家的君主。您以慈爱关怀着百姓,您以日月之光滋润看万物,您以雷电的凶猛征服了叛逆,您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信仰。”
第三,表现尘世无常的佛教意蕴的歌乐曲。如《四贤吟》里唱道:“欲望是人们贪恋尘世的根源,梦幻才是人世间的真相。”《大龙马吟》里唱道:“慈悲的佛性藏在心中,旁人难以感悟。为帝王赴汤蹈火,就不能再计较得失。人世无常,谁又能把它看透。时来运转时,也不可能提前预测。”
第四,表达蒙古汗国武力征服世界和文治天下意境的歌乐舞。《盾牌舞》是典型的武舞,反映了成吉
思汗灭罕王、破西夏、克金国,进而征服世界的历史。《翟尾舞》则是蒙古汗廷八室文舞之一。翟尾是文人笔墨的象征。舞者以轻柔的动作挥起翟尾,在空中描摹着竖写的回鹘蒙古文字,翩翩起舞,表达蒙古可汗文治天下的意境。
第五,表现百姓生活与情感的歌乐舞。如《白驼歌>属于“番部合奏曲”,表现了骆驼的奔跑姿态和牧驼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说明,高雅的蒙古汗廷音乐一些元素来自于游牧文化,有着深厚[来自wWw.LW5U]的生活底蕴。《游子吟》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亲情歌曲,表达远方游子对故乡和母亲的思念,富有民歌韵味。其中唱道:“每当登高远望,总会想起我的故乡。每当站在门前眺望,总会思念生我养我的母亲。”《踏摇娘》表达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自我勉励的情怀,其中唱道:“启明星升起来,天明就不远了。青丝间落白霜,衰老就不远了。三十出了头,风光何处寻。五十出了头,快乐哪里。”
蒙古汗廷音乐组合与乐队编制
在金帐殿前表演的蒙古汗廷乐队始建于太祖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蒙古汗廷音乐盛行于元朝时期,由声乐、乐曲和舞蹈三部分组成。
在音乐组合上,《茄吹乐章》属于演唱为主的歌曲音乐,乐器起到伴奏作用,主要使用四件乐器。《番部合奏曲》是器乐曲,主要以乐器来演奏。
歌曲有可汗颂、朝廷赞、宗教礼仪、民间谚语和哲理训谕等。
舞蹈包括“武舞”和“文舞”,武舞表现刚劲、强悍、威猛之势,文舞则表现轻柔、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