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ANXIANWUYUN 翩跹舞韵幼儿中国舞教学模块“模仿想象”方法初探
■ 龚艳珊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
〔摘 要〕当今社会在中国舞教学的模块里“模仿与想象”是考级教材中必
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它的存在是为了能提高幼儿的智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观察、舞姿、协调性和灵活性、良好的审美观、对音乐的反应与模仿的技能。
〔关键词〕模仿与想;想象力;创造力;幼儿舞蹈
如今,在中国舞教学的模块里“模仿与想象”是考级教材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它能够提高幼儿的智力发展、想象力、创造力,观察以及舞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还有良好的审美观,对音乐的反应与模仿的技能等,其设置在考核内容中是为了今后学习舞蹈即兴创编打下良好的基础,考察幼儿对“模仿与想象”技能掌握与理解。在教学“模仿与想象”的过程中,常有老师为了达到“立竿见影”而又快速的教学成果,把本应该有的教学步骤忽略,直接教孩子们动作,然后套用到音乐当中去,没有达到“模仿与想象”的作用和教育意义。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善于想象。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舞蹈教师习惯性地将舞蹈作为一种传统型、固定式模式灌输给孩子,压制了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渐渐地他们丧失了自我的想象力,滋生了惰性,破坏了原创性的创造力。一个完整的、优美的舞
蹈不应该定为我们对幼儿舞蹈创作的目标,只有通过舞蹈活动过程中培养幼儿感受肢体动作,表达音乐情绪的能力,进而发展幼儿的洞察力、注意力、思考能力、模仿想象力,培养和塑造孩子的个性,才能激发孩子的潜能、陶冶幼儿性格和品德。笔者通过课余实践和暑期教学实践观察,发现幼儿舞蹈创编其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创作过程需要幼儿在具备一定舞蹈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一、关于“模仿与想象”教学实施方法的探索
少儿歌曲视频1.生活中的自然模仿:孩子的“模仿与想象”很多是源于生活当中的某些情景,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发展,是孩子无形之中的老师。幼儿更多的创造是源于生活和他认知范围内所有的场景的总和。比如,不同工作岗位所表现的不同人物形象和动作,如老爷爷、老奶奶、交警叔叔、盲人、老师等,在幼儿舞蹈教学中,选择速度——节奏中三个基本要素之一进行训练时,让孩子模仿学习老人和小孩走路的快慢来做肢体表演,伴随音乐节奏,在音乐情绪中感受到两者不同的人物动作表现差异和模仿走路的节奏点,让幼儿在音乐节奏的变化中更换学习并模仿不同的角定位,体验音乐节奏的快慢交替。同时让幼儿观察可以作为舞蹈素材的事物,试着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它们,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2.视频动画的有意模仿: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视频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动物拟人形象、植物拟人形象等进行观察模仿,如,在幼少儿舞蹈教学中常见的植物模仿形象:花朵、大树、杨柳、
小树苗喝水等,例如:在北京舞蹈家协会考级教材(第二级)中《提腰和松腰》组合中,教师启发少儿把自己当作花朵,太阳公公升起来的时候,炙热的阳光下小树苗低下了头(低头动作)、弯下了腰(松腰动作),与此同时老师可以模仿园丁给花浇水,“喝饱水”的花朵又欢快地抬起了头、直起了腰(提腰动作),通过模仿与想象的训练达到本组合训练少儿“提腰”和“松腰”的教学目的。
3.命题想象:命题想象是教师指定一个图片或者音乐、词语,让幼儿进行创编,例如指定动物模仿形象: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兔子、老鼠、蝴蝶、燕子、小鸟、大象、青蛙等。让幼儿听着欢快有趣的音乐进行即兴表演,请孩子创编歌舞表演,前提是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如《郊游》《捕鱼歌》等。在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考级(第三版)第二级中《爱睡觉的加菲猫》这一命题组合就是很巧妙地结合了动物形象,让幼儿模仿慵懒的加菲猫上课打瞌睡的动作和犯困打哈欠的动作,模仿这些形象直观有趣的日常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