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美好的音乐课堂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延续。在这一阶段,除了艺术生需要对音乐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外,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学习音乐的主要目标并不是为了成为专门的音乐人才。应该说,初中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审美,对音乐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多种教育功能。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体现的是对艺术的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的教育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音乐教育阶段,音乐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与学生的感情世界,为学生的成长注入音乐独特的育人魅力。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非说教。组织好良好的艺术教学过程,其实也就是美育的过程,是美的欣赏和熏陶的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使美育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需要春风化雨般的艺术教学。精辟生动的理论讲授、优美规范的表演示范、巧妙科学的课堂布局等,都是精彩的音乐课堂教学的必备要素。要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精心设计,架设美的结构 结构科学、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求知的乐趣和享受,而且对教学本身有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 首先,要讲究开头和结尾。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比如,在欣赏弦乐四重奏《鳟鱼》时,我对学生们说“首先让老师用歌声给大家讲个故事”,之后给学生们清唱《鳟鱼》,演唱时注意声情并茂,同时用课件出示歌词,直接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引入了音乐的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学中,结尾也很重要,切忌虎头蛇尾,应给学生留下想象和思考的余地。一段精心设计的结语,一个简单有效的作业布置,都能巩固学生学习印象,并起到知识衔接的作用。 其次是要注意情感的运用。教学是一门艺术,始终贯穿着感情的线索。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对人的心灵和情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必须进入角,去掉一切与教学无关的情感和思绪,保持积极的“临教”状态。音乐是人类情感的化身,每一首音乐都是由人们的情感组成的。好的音乐,实际是就是人们情感表达的方式,是人们情感沟通的有效渠道。初中音乐教育也应该重视从学生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丰富情感的体验,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丰富自己的情感认知,并在实际生活中构建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这是
雪绒花英文歌词一个积极健康的初中学生应该有的情感世界,是一个健康的初中学生对生活,对生命应该持有的积极乐观态度。如在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的“两个犹太人”一段时,我对教学策略进行了清晰的定位。首先,是向学生简单构建了音乐画面,再进行情感的介入和升华。使他们的欣赏重点放在情感体验之上,毕竟,对许多学生而言,管弦乐曲的特点只是抽象的概念,而音乐的魅力就在于,你也许不知道它是怎么演奏的,但是你却可以进入它丰富的情感世界,进入音乐描绘的各种情境。这首乐曲对两个不同人物形象绘声绘的描写惟妙惟肖、生动灵活如在眼前,我让学生们从分辨两个对比鲜明的主题开始,自己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画面和情节,让音乐引领着他们体验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而至于是什么情感,什么心理,就要学生进入音乐世界后自己体验了,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音乐欣赏是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在欣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听后感想,在课堂上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以此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此外,课堂结构还要注意雅与俗、疏与密、教师讲授和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张弛有度的机结构美,使学生在美的结构中接受艺术的熏陶,获得知识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