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遥电视剧什么时候播出
古诗·读书·教学
作者:高林生
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3年第01
        第一、古诗教学
        古诗教学要关注两点。一是要加强诵读的教学;二是要关注古诗的理解。先来说诵读。诵读首先要熟读成诵。要经过反复,把古诗变成熟记的东西。其次,是要读出味道。再者是讲究诵读古诗的技巧、方法,比如,速度要比正常的读书慢一倍。举个例子,诵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速度就要慢了许多。为什么要注意诵读,而且要慢一点读啊?理由有三:第一是因为古诗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读得快了,就不知道它说的什么意思。第二是因为声音是能够表意的。比如刚才我读的这首《登鹳雀楼》所押的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广告歌曲的这个字和后面一句更上一层楼字,押的是萧尤韵,在平水韵里,一般地讲,萧尤韵表达的是感慨之情。所以,这个韵和它要表达的意思是契合的。第三是要注意它的用字的安排。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特点,它讲究平仄。别的不说,还拿刚才读的这首诗讲,第一句,白日依山尽,这个求佛歌词字就
是一个仄声字。而第二句结尾的字,黄河入海流木棉花的春天主题歌的这个字就是平声字。仄声要读得短促,平声要拉长。而这样的一短一长,正好和描述的景是相切的。白日依山尽就是快要落下去的意思,所以用个仄声字。黄河入海流的结尾为什么用平声啊?因为这个字音正好描述的是黄河东流的景。黄河出了三门峡,沿着齐鲁大地一直到东营进入大海,不就是很长很长吗?如果你把它按照常见的顺序倒过来,把诗句变成黄河流入海,憋死你也拉不长,它就跟这个场景不吻合了。再看第三句,欲穷千里目这五个字就有三个字是鼻音。而鼻音给人的感觉恰恰是混沌不清的感觉。而后面的更上一层楼是送气的。正好和再上一层楼的景象相切!所以从用字的角度看,用上了送气的字与诗意高度吻合。其实关于声音表意,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能经历的。几年前我到欧洲去,在法国戴高乐机场附近,我入住的一家旅社,夜里,房间的保险丝炸了,屋里什么也看不到,我顺着楼梯下去,对旅馆的那个服务员说,有点甜mv我房间的灯坏了,保险丝炸了。可我无论怎么说他也不懂。因为我说的是汉语,而他是个法国小伙子。实在憋得没法了,我就想了聋哑人是怎么交流的。于是,我就给他一边比划,一边说“No你的心就像一颗红石头nono”。这一下他听懂了。老师你看,我用的是神情、动作和只有声音,没有台词的语音。他不同样也可以听懂吗?而且,我现在发现,唱歌、说话不一定知道具体的词句,往往只靠语调,也可以听懂。
今天上午朗诵的这些老师,他们所说的什么词我也听不太清楚,有点像周杰伦的《双节棍》。但是,那个语音、那个语调我都懂。所以,我们古诗教学一定要重视诵读,用语气、声音、节奏来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这里我顺便说一下,最近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有人提倡吟诵。可能大家对吟诵觉得很陌生。我这个年龄的人,从小也没学过吟诵。但听到过我的父亲怎样吟诵。我觉得吟诵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有点像昆曲那样唱。比如《西厢记》里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吟诵的时候,就像昆曲里的唱。所以,吟诵大概就是读和唱之间的那么一种读法。所以,现在的吟诵要把握三点:第一,它很注意发声。在曲艺界,有关吐字的要求叫吐字归音,所谓吐字归音,就是把字头、字腹和字尾都交代清楚。我听过骆玉笙先生,也就是小彩舞在徐州讲吐字归音,比如说,千里刀光影字。她就咬得很紧。所以骆玉笙先生在唱京韵大鼓时,吐字使用的方法就是吐字归音。第二,声音放慢一倍。第三,注意平仄。请注意,吟诵是可以用方言去吟的。我曾经听徐州的一位老师吟诵。因为他是扬州人,用的是扬州话念这个《登鹳雀楼》,非常有意思。他是这样念的,我来学学。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扬州话吟诵)。我的第二故乡是徐州,如果用徐州话也念这首诗,听起来就像徐州的柳琴戏,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徐州话吟诵)
。请大家注意,我对吟诵有一个基本观点,叫古为今用。教学中,要合理地吸收吟诵的有用的部分,而不是完全回到古人那里去。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