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探
新时代川江号子在校园的传承和发展
■赵琼
摘要:四川号子是我国民歌中独特的音乐形式,其创作和演唱汇聚了四川地区的人文特。《古老的歌》作为四川号子中川江号子的代表作品,不仅呈现了巴渝地区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承载了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四川号子;艺术特征;进课堂
伴随着三峡大坝的竣工与使用,川江巷道已经变成了一片坦途,当年拉纤的号子也已经不复存在,作为影响了几代人的川江号子眼看就要销声匿迹了,但是留在人们心里的那份记忆却是永远不能磨灭的。
四川的宜宾泸州和重庆市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由于地形地势和水文条件的原因,长江流域在四川地区流行1000多公里,但是重庆境内的流经长度为800公里,占了航运的大部分,这段水域落差大,暗礁多,危险重重,因此得名“鬼门关”。
纤夫就是拉船工人,他们在工作或生活时喊或唱出的美妙动听、气势磅礴的音乐,是由一人领唱指挥,以众多船工划船附和的。我们就把他们唱出的这种音乐形式统称为川江号子。《川江号子》一书的作者孟和平曾经这样描述川江号子“那是在深山峡谷中的一段荡气回肠,也是四川地区所特有一种音乐形式,号子一喊石破天惊,身体中的血流如沸水一样的翻腾”。
川江号子在发展的过程成由于受到地形和水流的影响,发展成为多种艺术形式,有些号子则是以水流和船只大小作为区别,久而久之就有了大号子和小号子的区别,面对激流,川江号子的节奏激进有力,面对平缓的水流,号子则舒缓。这样就有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川江号子在发展的过程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调子也是自由化、旋律化,是对川剧和民间曲艺的吸收后,在拉纤人的心中所做的一个富有情感化和生活化的加工,船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有体力的付出,也有艺术的创作,他们以戏文、民间故事为号子的背景,夹杂两岸的事物与琐碎的生活,见物就唱,万物皆可歌,随机起兴,这种灵活的创造方式也造就了川江号子的多样化内涵。
一、川江号子进课堂
教师安排学生课下以小组的形式搜集川江号子相关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教师最后总结和提升。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和讲课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学生对川江号子的学习兴趣和对船工精神的感悟。首先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就进行了初次学习,对川江号子有基本了解。其次学生进行讲解,对
听课的同学来说方式新颖,也更容易交流,对讲解的同学是知识内化的过程,记忆和理解会更加深刻。比如在自主课堂中,同学们对关于川江号子的感想这一问题的发言,让我们为之感动。有位同学这样说:“通过学习川江号子,我感受到的是痛苦和悲哀,同时还有希望,从船工们的歌声中可以感受到生活的重负,虽然艰辛但也要继续前进,要不断与艰险作斗争。”从同学们的言语中,不难发现他们真正领悟到了川江号子的精神,这也是川江号子进课堂的意义所在。
为了促进课题进一步地有效开展,2018年3月28日,四川省艺术院音乐所张凯所长及成都八中的何子杉老师来我校研讨和自主课堂观摩。在课堂观摩前,张所长、何老师和文汇老师就课题开展计划,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采风、素材搜集等)和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交流,同时对川江号子传承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二、川江号子合唱团的排练
组建的男生合唱团是积极投入学习川江号子的演唱中,并深入了解其相关背景。每周三下午进行排练时,同学们热情饱满,主动参与每一次排练。在已有排演出的作品基础上,又学习了几首较为经典的川江号子,并在教师节、艺术节等节日中进行了演出,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泸州演唱会三、夯实课外活动,丰富文化传承平台
一是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增强传承项目的校内影响。开办第二课堂,组建川江号子合唱团,固定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进行排练,定期在校园开展民族文化周活动,定期在学校进行汇报演出,扩大川江号子在校园中的影响力,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传承好非遗文化。同时,经过培养的社团成员自动成为川江号子传承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传承非遗文化的热情。
二是以艺术特长生招录为契机拓展传承项目的生源基础。为深入开展川江号子在校传承,我校计划招入专业艺术特长生,充分发挥艺术特长生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扩大川江号子传承项目在全校学生中的众基础,提升学生对川江号子文化的认同感。
中国传统的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资源,要想继承发展文化,就必须要借助学校的教育,这样才能推进文化的大力发展,由于劳动方式的改变,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了。为此,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课题的东风,我们以川江号子的课题研究为抓手,立足起点、夯实过程、推广经验、发展传承,努力推进川江号子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传承四川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初中青龙校区)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