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3)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西昆体:以杨亿等人《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杨亿、刘筠、钱惟演。西昆体题材范围比较狭隘,思想内容比较贫乏,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关系,缺乏真情实感和生活气息。西昆体的代表诗人大多学习李商隐作诗得艺术特,有得也有失。得意之处为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其主要缺陷就在于诗人过于追求李商隐的诗风外貌而忽略李诗中含有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概。
2、以诗为词: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手法。所谓“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这在苏轼词中主要表现为“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从本质上说,苏轼这一变革旨在突破音乐对词题的限制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3、山谷体:是黄庭坚在元祐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的产物。其主要艺术特点是喜欢用拗句。所谓“拗句”,主要是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有意造成一种打破平衡和谐的效果,给人以奇峭倔强的感觉。“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落实于具体
的诗歌创作。“山谷体”的总风格特征是“生新瘦硬”。以字句的奇崛造成一种陌生感,追求诗境的生新美、诗语的峭拔美和诗韵的兀拗美。句法奇矫音节拗健,想象奇特不凡,有股兀傲之气。
4、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北宋诗人黄庭坚提出的创作理论和写作纲领,其要旨在于强调诗人要在学习古人是文静化的基础上创造升华出新的意境。借用前文诗文中的词语典故加以陶冶、点化、化陈为新,使之在自己的诗中起到精妙的修辞作用。师承前人的构思意境,使之焕然一新成为自己的构思与意境。
5、江西诗派:宋代主要的诗歌创作流派。因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此图是吕本中早年一时兴到之作。图中首列黄庭坚,次列陈师道等,共二十五人。列入图中的人物,主要是黄庭坚的追随者和与吕本中有较密切关系的人,主观彩较浓。《宗派图》显示江西诗派的性质特有三:一是此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而非实际之聚会;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而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者并非都是江西人;第三,江西诗派是元学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关系。江西诗派的发展可分为发展期、全盛期与衰落期。
6、诚斋体:杨万里,号诚斋,他所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诚斋体”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作诗,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诚斋体”中以绝句最为出。
7、“别是一家”理论:李清照提出的特别指出词是不同于诗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因为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它不仅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否则,词就成了“句读不茸之诗”,而失去了词作自身的文体特性。
8、以文为词:辛弃疾提出的“以文为词”是在苏轼提出“以诗为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即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以文为词,既是方法的革新,也是语言的变革。辛弃疾独创性的以经子诗赋之语入词,信手拈来,皆如己出。使稼轩词真正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语不可用,合乎规范而又极尽自由的艺术境界。
9、苏、辛词派:北宋的苏轼,首开宋词中的豪放词派。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诩,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襟怀磊落,慷慨淋漓,将气高天下的东坡词风在南宋发扬光大,加之与当时渴望恢复的国势民情相推移磨荡,又与南渡初期的张元干、
张孝祥诸家的词风相翕合,又有陈亮、刘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
10、稼轩体:辛弃疾号稼轩。他是一位具有英雄气慨的词人,才气纵横,笔力超拔。他的词不仅内容丰富,在艺术上驰骋百家,转益多师,而且有极大的开拓和创新。他以散文句法入词,以经子诗赋之语入词,以词说理,带来了词体的大解放。无论作长调或小令,都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情和体现了自己的人格。他继苏轼之后极大地开拓了词境,使词在与乐分离之后,仍能够作为一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化的新体格律诗独立存在。他的词不仅“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而且“罗万象”。这种在宋代词坛别开生面、既慷慨豪放又温婉妩媚,而以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词,人们称之为“稼轩体”。
11、辛派词人:指的是南渡前后词风与辛弃疾相似或相近的作家。既包括早于辛弃疾的南渡初期作家张元干、张孝祥等,也包括和辛弃疾同时或后于辛弃疾、在作词方面追步辛弃疾的作家陈亮、刘过等人。他们都以浓郁的爱国激情和慷慨悲壮的词风,共同促成了苏、辛词派的形成,成为词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2、永嘉四灵:指南宋后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玑,号灵渊;徐照,字灵晖;
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由于他们四人的字号中均有一“灵”字,故谓之“四灵”。他们又都是永嘉人,诗风极为相似,且都由叶适鼓吹而闻名于世,故谓之“永嘉四灵”。“四灵”以宗唐为号召,实则学习晚唐贾岛、姚合的晚唐体,诗风清苦冷僻。刻画太甚而流于纤巧,但以白描作诗,清新流丽,矫宋人长篇论理之陋习,在文学史上可谓功过参半。
13江湖: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江湖本是隐士布衣的栖游之地,江湖诗人大都是一些落第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官宦,登显禄者极少。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迸退失据,他们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持生活,或游走干谒卿相权贵之门,或结友招于市井乡间,结诗社,推盟首,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无形中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当时有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于是刊刻《江湖诗集》、《续集》、《后集》等书。后人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皆相似,故称之曰江湖派。
等人歌词
14、话本:宋代兴盛的说话人“说话”的底本,也成为“话文”或者“话”。“说话”即是讲故事,类似于现代的说书。南宋时,大致分为:小说、说经、讲史和合生四大类。此外,还有说诨话、商谜。宋、金、元时代,话本代表一种特殊的叙事性作品的体裁,既包括傀儡戏、皮影戏及各种讲唱艺术的底本,又包括讲唱艺人口头创作成果的记录整理本,同时还包括按照讲唱艺术格式编写的通俗读物。
15、杂剧:包括曲词、宾白、科(介)三个部分,杂剧在南宋以后就逐渐风行大江南北。它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每折相当于今天戏剧演出的一幕。角分为:末、旦、净三类。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不相重复,而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其代表作家作品有:关汉卿《窦娥冤》、纪君祥《赵氏孤儿》等等。大部分反映了广大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呼声。
16、诸宫调:指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缀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它由韵文和散文两部分组成,采用唱歌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
17、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折是音乐单位,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四折也就是四大套曲子,可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楔子的篇幅较短,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也可放在折与折之间,起过渡承接作用。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在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都不唱,只有宾白,这是从诸宫调里由女演员或男演员一作独唱的形式转化来的。
18、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原是宋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元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开始时又叫“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并未使南戏消亡,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步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南戏在体制上较为自由,曲牌运用比较随便,剧本常以人物上场、下场分为若干段落,每一段落即为一场。表演不拘一恪,各类角均可歌唱。戏剧结构的时空辕换相当灵活。
19、散曲: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联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恃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20、元曲四大家:说法不一。主流说法有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和马致远。此外,还有人认为没有郑光祖而应有王实甫等。但一般都承认关、马、白三人的地位。
二、简答
1、简述北宋词发展概况。
答:词是有宋一代最有特的文体。就北宋词而言,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a、由宋初至仁宗天圣、庆历年间,是北宋词的初期,晏殊、欧阳修等人承续《花间》派和南唐词风而有所变化,晏殊开拓了宋词婉约派的正宗风格,欧阳修开宋词士大夫化之风气,他们在词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音调词格方面郡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重要人物。
b、从仁宗天圣、景祜以后至哲宗,是北宋词的刨造时期,代表人物是柳永、苏轼和秦观等,柳永开刨了慢词体制,开拓了词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对宋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他“以诗为词”,是对词的一大解放,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把词引上了正统诗文的道路。秦观词是宋代婉约词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折。他们是推动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
c、从哲宗末年至北宋亡,是北宋词的总结时期,出现了“集大成”的词人周邦彦,其典丽精工的词风已开南宋雅派词之先河。
2、西昆体题材、艺术特征及衰败的原因
答:题材:大致有咏古怀史、咏物诗、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三类。
艺术特征:主要源于作家体最为推崇唐代李商隐之诗风。故其艺术特征首推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其整体诗风与唐代相似,没有太多进步之处。其次,其在艺术创作上也有重大缺陷,即只学得李商隐华丽诗风的外形而没有李诗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感慨。
衰败:一方面由于其中有针砭时弊的篇章故遭宋真宗查禁。一方面其自身也存在两个致命弱点:a、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b、诗歌基本立足于模仿没有太多创新自立之处。
3、略述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答:a、柳永词雅、俗并陈,敢用俚俗的语句直露地表现艳情,或抒发诗人漂泊的情绪,除了写都市词、歌妓词外,尤以善写羁旅行役词著称。
b、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因他采教坊新声和里巷间谣歌俚曲制作慢词长调,变旧声为新声,使歌词复与民众接近。
c、他将赋体的铺叙手法运用于体式开阔的长调慢词,音律协婉、叙事详尽,绘景必工而又有一二警策语,为全词生。其慢词篇幅增长,使词体恢张,可开阖变化,便有了驰骋才情的余地,这就为苏轼革新词体和“以诗为词”创造了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