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音乐最基本的要素——节奏。
节奏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它能够赋予音乐作品鲜明的个性特征。节奏对于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内容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聆赏经典音乐作品,学习节奏的相关知识。
四季转换、昼夜更替、潮起潮落,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节奏。
音乐中的节奏就是把长短不同的音,用不同的形态组合起来,形成松与紧、长与短、快与慢、连与断等对比关系,这其中既有轻、重、缓、急,也有紧凑与松散,可以生发出无穷无尽和千变万化的音响世界。
在节奏的要素中,有几个内在相互关联的层面,以下我们将依次探讨,他们分别是拍点、节拍、重音、切分音和速度
拍点就是一种规律性重复的律动,它把音乐分成时间上相等的单元。当我们随着音乐拍手或用脚点地时,我们就是在响应着音乐的拍点。
《我和你》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首作品。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曲,由著名的音乐人刘欢和英国女高音歌唱家莎拉布莱曼共同演唱。
我们先看一下乐谱。四四拍子,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首熟悉的作品,试着出隐藏在音乐里的拍点。
有时拍点非常明显,尤其是在进行曲或摇滚乐中,拍点很容易被感知。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当欢快的旋律响起,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拍点鼓掌,这个音乐家与听众水融的鼓掌场面是加演曲目中的保留场景,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那热烈的艺术氛围。
在学习节拍这个重要内容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速度这个重要的音乐概念。这将有助于我们对节奏、节拍的深入理解。
速度(tempo)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音乐中指的是拍子行进
的快慢,我们通常以“拍每分钟”(beats per minute,简写为bpm)作为音乐中的速度单位。
在乐谱里,演奏速度通常是由一个位于作品开始处的“速度标记”指示给表演者。由于速度标记首先是在意大利使用,所以他们大多数使用意大利文写成。下面是常见的速度标记。
从每分钟40拍的庄板到每分钟208拍的最急板,这里由慢到快,罗列出了一些我们经常见到的速度标记。
很多谱子都是标明速度的,没有标速度的,演奏时要根据对歌曲的理解来确定速度。
比如这首《蓝的多瑙河》谱面上标明了andantino,小行板,每分钟69拍,《一杯美酒》标明“中速”,每分钟88拍。
这是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第一乐章allegro ma non troppo,un poco maestoso这段意大利语意思是:适度庄严的快板,不太快的快板。谱面上也是这样标注的。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节拍知识。
在音乐中我们能感觉到某些拍点较强、较重,我们也能察觉出一个强拍加一个或几个弱拍的组合不断重复出现——这种强弱拍点的规律性组合称为节拍。
节拍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一般来说,二拍子为重轻律,清晰明快;三拍子为重轻轻律,优美抒情,四拍子为重轻轻轻律,从容舒展。四拍子是一种复拍子。之所以称为复拍子,是因为四拍子是由两个二拍子构成,所以,在四拍子里,第三拍也会被稍微强调。
让我们分别来看:
当一小节有两拍时,称为二拍子。二拍子的强、弱拍交替出现,力度对比鲜明,常被用来表现明朗、刚劲、坚定的情绪。这种拍子也很适合在队列行进中使用,是进行曲常用的拍子。
这是二拍子的基本图示。这是二拍子的变化图示。
音乐鉴赏《赛马》二拍子,是黄海怀创作的一首快节奏的二胡独奏曲。乐曲以其磅礴的气势、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们喜爱。首先以坚定的长音和短促的十六分音符这样松紧相间的音型,模仿赛马场上骏马嘶鸣的情景,开门见山地呈示出“赛马”主题。接着,一段手指拨弦技巧模仿马蹄声,与乐队伴奏相映成趣,可谓匠心独具。视频中邓建栋的演奏情绪热烈、弓法流畅、音饱满,将紧张、欢腾的赛马场面生动地表现出来,令人闻之振奋。
歌曲《歌唱祖国》是一首四二拍子的爱国作品。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翻身做主人,整个社会沉浸在欢欣、自豪的氛围中,对祖国的赞颂油然而生。歌曲作者与那时的进步青年一样,在时代的大潮中热情地憧憬着祖国无限希望的未来。这首歌曲已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艺术记录和艺术经典。这首歌曲也已经成为我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或结束曲。
一个强拍加两个弱拍的组合称为三拍子。一强二弱不平衡的交替,带来起伏、荡漾之感。三拍子的基本精神是温柔、优美的,富于舞蹈性,常用来表现欢愉的心情。
这是三拍子的基本图示。这是三拍子的变化图示。
朝鲜族民歌《阿里郎》就是一首典型的三拍子歌曲。四三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让我们一起和着音乐打出节拍。
《乘着歌声的翅膀》谱面标示了音乐情绪、速度和节拍。歌曲为6/8拍子,六拍子是一种复拍子,由两个三拍子构成。6/8拍子就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这六拍的强弱关系为:强、弱、弱、次强、弱、弱,第四拍也会被稍稍强调。
《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一首艺术歌曲。原为德国诗人海涅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这首作品旋律清新流畅,充溢着温柔与甜蜜的情怀,是浪漫主义作曲家门德尔松所作的独唱歌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通常由女高音演唱。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蓝的多瑙河》是一首典
型的圆舞曲风格管弦乐作品。全曲按照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由序奏、5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序奏抒情、缓慢,以6/8拍子开始。接下来是5首连在一起演奏的小圆舞曲,采用3/4拍子,节奏轻快活泼,朝气蓬勃,充满欢愉的情绪。尾声再现主题,以狂欢的气氛将全曲推向高潮。
四拍子是由两个二拍子构成的复拍子,四个拍点的强弱关系是强、弱、次强、弱。第一拍仍是最强的拍点,第三拍次强拍也会被稍微强调。因为音乐进行过程拉长,所以与二拍子相比,音乐表现更加细腻、深刻,且具有平稳、深厚的特点,所以多被颂歌和叙事歌曲采用。
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的《我爱你,中国》是一首充满爱国情谊的颂歌,创作于1979年的歌曲,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作品原是故事片《海外赤子》的插曲,抒发了海外儿女眷恋祖国母亲的爱国情怀。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理解,它也是所有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怀。
歌曲可分为引子、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引子部分节奏自由,气息绵长,采用大波浪式的旋律线条,仿佛百灵鸟凌空俯瞰中国大地。主体部分的旋律音域宽广,节奏平稳、舒展。
《英雄赞歌》是故事影片《英雄儿女》中的主题曲,歌曲旋律起伏较大,带有五度、六度的大跳,情绪激昂,节奏舒展,具有古典、庄严和壮阔的美感。从1964年出品,历经五十年,一直被许多女高音歌唱家视为体现自己艺术水平的独唱保留曲目。这支优美抒情而气势磅礴的歌曲,多年来成为鼓舞人们发扬英雄主义精神的一面旗帜。
节奏的另一个重要层面就是个别音被强调。而强调个别音的方法之一就是给它力度上的重音。
通常重音总是在每小节的强拍上,但有时个别的重音会出现在我们意料之外的位置——出现在非拍点的音符上,或者是落在弱拍上,这一被切分的音,听上去是重音,因为它比周围的音更大声,持续时间更长。这种效果称之为切分音。
新疆维吾尔族歌曲《一杯美酒》的节奏特点就是多使用切分音和附点音符。
给音乐带来意外的跳跃和提升,是增加音乐的变化和激情的好办法。
前面,我们聆听并学习了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六拍子的乐曲。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课堂练习,看看同学们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的如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原名《八路军进行曲》)二拍子。《红星照我去战斗》二拍子。《绿袖子》三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