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兆伦邵美琪安顺市石漠化综合治理情况报告
2011428日在市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
安顺市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魔女游戏歌曲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安顺市石漠化治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安顺市石漠化现状
安顺市国土总面积9267平方公里,其中岩溶露出面积662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1.52%。在岩溶面积中,石漠化面积为2969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2.04%,石漠化程度在省内仅次于六盘水市,居全省第二。
1-1  安顺市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石漠化现状情况
                                        单位:平方公里
 
火影最新op土地
面积
岩溶面积
比重(%
石漠化
面积
排名
其中
轻度
中度
重度
安顺市
9267.4
6627.83
71.5
2969.7
1243.5
954.5
771.7
西秀区
1704.7
1457.4
85.5
500
3
168.2
216.2
115.6
平坝县
998.8
815.68
81.7
291.8
6
148.4
87.1
56.3
普定县
1091.6
829.8
76.1
391
5
146.7
160.9
83.4
关岭县
1468
1230.7
83.84
560.5
2
333.4
149.7
77.4
镇宁县
1720
913.62
53.1
499.8
4
214.6
134.1
151.1
紫云县
2283.7
1380.62
60.5
726.5
1
232.3
206.4
magazines287.8
二、石漠化治理三年规划情况
根据省发改委、林业厅、农业厅、水利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局对我市6个试点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实施方案(2008-2010年)的批复》,全市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三年共集中治理小流域45条,治理石漠化面积406.38平方公里。占全市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的13.68%,涉及6个区县、39个乡镇,项目区总人口50.39万人。总投资2097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8000万元,地方投资2972万元。
1-2  安顺市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区基本情况
桃花扇歌词
试点县
涉及流域(条)
涉及乡镇(个)
人口
(万人)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流域面积(km2
治理石漠化面积(km2
 
45
39
50.39
2838
993.45
406.38
西秀区
9
10
9.13
3668
162.61
51.43
平坝县
5
5
4.89
2930
159.35
56.36
普定县
4
4
10.8
2491
161.73
53.41
关岭县
9
6
4.77
2430
167.96
106.5
镇宁县
11
8
16.39
金星说的数字小是谁
2478
166.01
57.29
紫云县
7
6
4.41
2437
175.79
81.39
三、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情况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我市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6个县被纳入全国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范围,并于2008年启动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20112月,我市按照《安顺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内容,已全面完成了2008年、2009年度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内容。
12008年度项目实施情况
2008年度全市6个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2612万元,试点县区已全部完成投资2612万元,共治理石漠化治理面积61.33平方公里完成封山育林育草3474.23公顷;人工造林1977.17公顷;人工种草264.26公顷;改良草地172.17公顷;棚圈建设5161平方米;坡改梯56.74公顷;蓄水池293个;沉沙池277口;田间生产便道9.97公里;机耕道19.34公里;灌溉渠8.36公里;排涝渠17.97公里;谷坊7座;拦沙坝2座。2008年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任务已全部完成,已经通过县级自查及市级验收。
22009年度项目实施情况
2009年度全市6个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5538万元,试点县区已全部完成投资5538万元,共治理石漠化治理面积61.33平方公里;计划完成封山育林育草6237.08公顷;人工造林3816.71公顷;人工种草883.92公顷;改良草地34公顷;棚圈建设17840平方米;青贮窖4390立方米;坡改梯274公顷;蓄水池213个;沉沙池169口;田间生产便道12.23公里;机耕道59.46公里;灌溉渠53.25公里;排涝渠19.11公里;谷坊10座;山塘整治2座。2009年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任务已全部完成,县区正在组织自查验收。
32010年度项目实施情况
2010年度全市6个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6600万元。计划治理石漠化治理面积129.01平方公里计划完成封山育林育草6601.18公顷;人工造林4734.65公顷;人工种草914.2公顷;改良草地642.58公顷;棚圈建设27311平方米;青贮窖11300立方米;坡改梯226.46公顷;蓄水池302个;沉沙池301口;田间生产便道7.53公里;机耕道44.11公里;灌溉渠24.53公里;排涝渠12.66公里;谷坊6座;山塘整治1座。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225公顷;封山育林940公顷;青贮窖建设300立方米;坡改梯60亩;机耕道3.75公里;灌溉渠0.2公里;蓄水池8个;沉沙池8口。2011年上半年可完成其余项目建设内容。
四、石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
通过三年来试点工程的实施,项目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各试点县共完成新造林面积5793公顷、封育补植9936公顷,工程区可提高森林覆盖率近12个百分点;改良草地和人工种草1355公顷,增加植被覆盖率近8个百分点。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150平方公里,修建和治理坡改梯1.5万亩,可恢复和保护项目区基本农田,有效减少耕地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流失,保持土壤肥力。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植树造林、种草养畜起到了固土保水的作用。
二是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发展了各类经果林、用材林,使项目区受益农民年平均增长500-600元;结合标准化圈舍改造和以黑麦草、紫花苜蓿、牛鞭草为主进行草场改良,有力的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00万元。
三是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林果业、草食畜牧业、机耕道、三小水利工程的修建,在项目区提供近1500个就业机会,为项目区众提供近300万元劳务收入同时可解决全市3000多人
饮水困难问题。 同时解决当了地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
为确保全市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市、县区分别成立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发改、财政、林业、农业、水利、畜牧、国土、环保、交通、建设、科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发改委,负责全市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的日常工作。各县区分别成立了由县(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县(区)长任副组长,发改、林业、水利、农业、畜牧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区发改局,县区发改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从林业、水利、农业、畜牧等部门抽调人员到办公室工作,专门负责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加强项目管理
资金管理上,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严守财经纪律,严格资金用途管理,严禁截留和挪用,确保资金安全。县区石漠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及项目实施单位均设立专户,县区财政将资金划拨到县区石漠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专户,项目实施单位向县区石漠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项目资金,县区石漠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项目单位实施的工程进度分期拨付,统一实行报账制。同时县区石漠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随时会同县区财政、审计、监察、会计核算中心等部门对资金加强检查,发现问题,要求项目实施单位及时整改,确保资金安全。
在档案管理上,按照项目档案归档及时,档案管理规范和上级相关要求,相关信息及资料由县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收集管理,做到了专人专管,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制定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在项目实施上,严格实行监理制,由监理单位对县区石漠化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理,在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资金拨付,施工管理上全面负责,对项目的有效实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积极整合资源
截止目前,普定县共整合资金434万元配套石漠化试点工程建设。其中:2008年号云河小流域试点工程实施中整合南京大学科技项目资金20万元,2009年试点工程实施中整合中科院地化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王世杰研究员的科技项目资金40万元,2010年试点工程实施中整合中科院地化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王世杰研究员的科技项目资金110万元,以工代赈项目资金70万。关岭县整合水利部门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珠治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农业部门实施的沼气池工程,林业部门实施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和国土部门实施的土地整治工程等项目,共计整合项目资金约3758万元。
大力推广应用现有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提高工程科技含量,通过项目整合和资金整合,明确各相关资金的重点投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以主导产业或重点建设项目打造石漠化资金整合平台,形成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财政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将分散的、单一工程措施的治理向集中连片的、多工程措施集成配置的系统化治理转变,形成由点及面的、由分散向系统治理的过渡。
六、存在问题
1、项目资金安排未充分考虑各项目县和项目区石漠化程度不同的实际情况,导致部分项目实施难度大。
2、由于设计阶段的工作做得不细致、不够扎实,导致石漠化部分工程实施效果不好,效益不佳。比如树种选择没有根据项目区气候、土壤等条件进行优化选择,使2008年石漠化工程中的部分经济林图斑实施效果较差。部分工程项目实地踏勘不够,导致工程建设规模、概算与实际有较大出入,被迫进行设计变更,致使工程延误。部分监理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到达各县区,导致部分县区各部门衔接不力。
3、由于20097--8月份我市遭受持续干旱,导致2008年度项目区内经济林与人工种草成活率低,从而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4、各级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影响工程建设效果。2008年的项目虽已验收但由于配套资金不到位,投入不足,属低水平建设。另外,有的流域治理措施分散,不集中连片,形不成规模,效果不明显。
5、该工程无专门的工作经费,中央资金必须全部用于项目建设,地方配套难度大,县级配
套资金落实难度更大,负责该项工作的部门均通过日常工作经费来推进,项目推进不够理想。
七、下步工作打算
1石漠化的治理任务十分艰巨,且治理难度大,加之我市石漠化试点地区边远,交通不便,导致工程建设成本高,建议除积极争取国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外,还应将石漠化地方配套资金列入市、县两级年度预算,以保证工程正常开展。
2、我市石漠化地区处于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上游,生态地位极为重要。有效遏制石漠化,增加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是构筑两江上游绿生态屏障的根基,我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对两江中下游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效益,建议积极呼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治理区多出力、受益区多出钱,促进石漠化治理区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