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唐朝:诗抒胸怀
诗歌唐朝:诗抒胸怀
今天我们谈论的是唐诗主题的第一大类,我把它叫做咏怀类,咏怀诗,“咏”就是歌咏的“咏”,吟咏的“咏”,“怀”就是胸怀的“怀”,古人也说怀抱,襟怀,什么叫咏怀诗,一言以概之就是写诗人的怀抱,写他心中的感想、情感、他的精神活动。中国的诗歌跟西方诗歌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中国的诗歌从本质上讲,都是抒情诗,我们读欧洲的诗,我们看有很多是叙事诗,它的诗歌是写一个故事。从《荷马史诗》开始,它讲一个故事,有情节、有人物,中国的诗不一样,中国古诗主要的是抒情,它主要的诗,写诗人自己的一些情感,一些感想,那么唐诗当然也是这样子,所以顾名思义,这个咏怀也就是唐诗中间最重要的主题。我想我们读唐诗,读咏怀这一类主题的时候,最主要的恐怕不是说,读了李白的诗飘飘然,像神仙一样,读了杜甫的诗,里面诗写得怎么精美,对仗怎么工整,最主要的恐怕是从里面汲取一种人格上的熏陶,那么,我们能从唐朝的咏怀诗中吸取怎样的人格熏陶呢?唐诗中的咏怀主题,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南京大学中文系莫砺锋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将为您精彩讲述《诗歌唐朝》系列节目之《诗抒胸怀》。8Mp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写得太多
唐朝是诗歌的朝代。唐诗,或雄浑大气,一泻千里,或不拘一格,字字珠玑。唐诗不论是写景,还是抒情,不论是山水田园诗派,还是边塞诗派,虽然诗歌中描写的对象不同,表现的风格不同,但却佳作迭出,各种主题的作品交相辉映,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咏怀诗。
什么叫咏怀诗?一言以概之,就是写诗人的怀抱,写他心中的感想,情感,写他的精神活动。中国诗歌从本质上讲,都是抒情诗。西方的诗歌跟中国诗歌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我们读西欧的诗,很多是叙事诗,从《荷马史诗》开始,讲一个故事,有情节,有人物。中国的古诗主要是抒情,唐诗当然也一样。
咏怀是唐诗中最重要的主题,从现有作品来看,也确实是这样。那么,唐人的咏怀诗有哪些特点呢?唐代出现最早的一首优秀咏怀诗,是魏征写的《述怀》。写这首诗的时候,唐代天下还没有太平,正处在开国战争之时,《述怀》写他归顺唐朝以后,跟着唐太宗打天下,参加过很多次战争,生活艰苦而紧张,他有一些感想,这首诗比较长,给大家介绍最后两句: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意和气,意气是古诗中的一个词,现在不大讲意气这个词,而讲意气
用事,成了贬义词。古人说意气,是讲意志和气慨,是讲精神方面的活动,讲思想情感。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这个东西,至于说功名富贵,我跟着唐太宗打天下,将来能做什么大官,能得到多少俸禄,这是次要的。我们说魏征这个人,他在诗中表达的这种胸怀,后来实现了没有呢?应该说是实现了。
魏征是唐太宗时期的一个重要大臣。魏征病重时,唐太宗去看他,把自己一个年幼的小女儿带到他病床前,许配给魏征的儿子。唐太宗说,你虽然病重,但是我今天希望你看一看未来的儿媳妇。双方的孩子都没到结婚的年龄,先答应下这门亲事,应该说这样的君臣关系,在封建社会是相当难得的。
魏征在这首《述怀》诗里,他认为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精神力量,要有一种胸怀,至于说你到底得到什么官职,得到什么荣华富贵,都是次要的。魏征在这首诗中定格的这个倾向,基本上也是后来唐诗咏怀主题的一个主要倾向。
盛唐时期,诗歌出现了有两大流派,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边塞诗派是写战争的,写边疆生活的,山水田园诗派是写田园生活的。边塞诗充满积极奋发向上的精神气概,哪怕是在西域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和紧张的军旅生活中,诗人依然是这样。
诗人岑参来到西域,八月天下雪,他是怎么表现的呢?他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果没有一种高昂的气概,没有一种保卫国家不怕吃苦的精神,是不可能写出这样一种充满乐观主义的诗句来的。
再来看一看山水田园诗,写的是农村生活,这些诗体现一种比较淡薄的感情,比较沉稳,好像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相距甚远,但也不尽然。在山水田园派的诗人中,真正称得上做过隐士的,基本上没有做过官的,要数大诗人孟浩然。在他的诗中,同样表现出一种志向,一种人生的理想。
有一年,孟浩然到长安,去看他的好朋友王维。王维是翰林学士,那一天晚上刚好他值班,看到孟浩然来了,就偷偷地把他带到宫中,没想到刚好遇上唐玄宗。在宫中见一外人,不是做官的,唐玄宗问:此人是谁?王维没法隐瞒,如实告知唐玄宗,这是我的朋友孟浩然,是个布衣。
唐玄宗一听,说这个人我知道,他是有名的诗人,然后就叫他朗诵自己的诗,其中有两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才能,圣明的君主不让我做官,我经常生病,朋友也不来看我。这本来是一句普普通通的抒情诗,唐玄宗听后,就很不高兴。你说:不才
明主弃,你没有来我,你也没有来参加考试,说我不给你官做,我一点也不知道,怎么能怪我呢?
在当时,像孟浩然这样的人,也并不是说,他一心一意就要做一个隐士,住在农村过一辈子。其实,他也希望有机会为国家做点事,希望人生能够是一种奋发有为的积极状态,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说,在唐代很少有真正的隐士。
现在,不是有一个成语,叫终南捷径。终南就是终南山,地处长安南边的一座大山。捷径是什么?是指做官的一条捷径。这个成语,产生在唐代,主人公叫卢藏用。他的名字很有意思,作为一个人,又要藏起来,又要被用。他早年隐居在终南山,在古代,凡是你有学问,隐居在一个地方,久而久之,你的名声会更大。你的名声传开后,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高尚的人,不肯出来做官,等他的名声大到一定程度,朝廷就会派人来请他出山,卢藏用就这样很快就做官了,后来,官做得还不小。
有一天,朝廷里来了一位道士,叫司马承祯,这是一个真正的隐士,隐居在浙江天台山,因为他是出家人,出家人是不能当官的。但是,朝廷把他召来了,见过皇帝谈过话以后,他又要回天台山去。卢藏用去送他,一路上远远看到终南山,卢藏用就指着终南山对司马承祯说,
这座山里的景也非常好,你何苦要千里迢迢回天台山呢?你就在这里住下吧!
司马承祯说,在我看来,终南山不过是做官的一条捷径罢了。在这里隐居的人,离长安近,就是为了做官。终南捷径的成语就这样传下来了。
到了宋,元,明,清,凡是读书人说到终南捷径,就是讽刺你是假隐士,实际上你不是真的要隐居,你隐的目的是为了出去做官。但是,在唐代,在终南捷径产生的那个年代,这个词并没有多少贬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朝诗人希望人生能够奋发有为。唐朝有一个大诗人,就是通过走终南捷径进入了仕途,这个人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