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一中2008届高三年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07117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9分)
甲文
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后闻陵降,上怒甚。上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1]其短,诚可痛也!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弮[2],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 [1]媒蘖(nie):酝酿之意,喻构陷诬害,酿成其罪。[2]弮(quān):
乙文
    或曰:武帝不能明察而苟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且死而不朽矣,何流言之所及哉!呜呼!予闻之古人云:人各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若义重于死,则视之如鸿毛也。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失君子之道也。
                                                        (白居易《汉将李陵论》)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提步卒不满五千            提:率领      B.抑数万之师                   抑:遏止
C.遽加厚诛                    诛:诛杀        D.设使陵不苟其生            苟:苟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  徐公不君之美也
B陵提步卒不满五千           王不行,示赵弱怯也
C问太史令司马迁           其无礼于晋
D不死,失君子之道也      吾妻美我者,私我也
3.对李陵投降匈奴一事,司马迁和白居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认为李陵战功显赫,投降乃不得已;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当死不死,违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不可原谅。
B.司马迁认为大臣们不应落井下石,极力为李陵辩护;白居易则认为不能以小人的流言来掩盖李陵实质性的错误。
C.司马迁认为李陵虽败,但他的战功显赫;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如果能在失败之后以死继之,那么战功就无人能比。
D.司马迁说诚可痛也,痛的是李陵不幸而兵败;白居易说惜哉,惜的是李陵兵败不死,违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
二、阅读下面选自《庄子》的两个语段,完成45题。(20分)
4.子列子穷,容貌有饥。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君过而遗先生食,
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7分)
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4分)
                                                                             
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3分)
                                                                             
2)子列子为什么辞粟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5.梓庆削木为鐻(1),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
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2),其巧专而外骨消(3)。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注释】(1)梓:木匠;庆:人名。鐻:古代乐器,钟的一种,造型似虎。
(2)公朝:本指朝廷,这里指功名利禄。 (3)外骨消:外界的纷乱完全消失了。
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3分)
                                                                             
②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3分)
                                                                             
2)梓庆做鐻的技艺为何能如此精湛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6分)
闽中秋思
杜荀鹤①
雨匀紫菊丛丛,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做,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
6.(1河静静)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试以“雨匀紫菊丛丛,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对“炼字”这一技法作出简析。(2分)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
                                                                             
                                                                             
四、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7.(1)书生意气, ________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      ________
2)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___          ______
3)臣吏民,_____          ____,受上赏;__        _______ 受中赏……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          _____ ______          ___
5)故木受绳则直,__          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      ________
6)信而见疑,_________    _____,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____    _________
7)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五、简答题。(第①-③任选两题,第④-⑤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共15分)
8.①简述“黛玉之死”的情景。
②简述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的故事,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设计这个人物。
③下面文字是《红楼梦》里一段人物的判词: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挂。
这段判词写的是哪一个人物?请简述与这个人物有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④简述《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追捕马林鱼的经过。
⑤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
六、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7分)
秦淮河上寻桨声                     
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隔江犹唱后庭花。”雾霭如烟,酒肆飞歌,人家热闹,商女如花……从此,在我的印象中,秦准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的。
当时的我没有能力走近秦淮河,只能是心生些无端的遐想。想什么呢?想秦淮河的风月,历经六朝摞下来是不是可以摞成一摞诗册了?想有谁可以测知秦淮河里究竟溶了商女胭脂红多还有溶了商女的相思泪多?想秦淮人家是谁?是酒家、船家、商家、女人家?是酒家的花雕芬芳,是船家的轻舟载月,是商家的挥金如土,是女人家的袅袅婷婷?想是秦准河风流还是来到秦淮河的诗人风流?是秦淮河的风流诱发了诗人的风流,还是诗人的风流赋予了秦淮河的风流?到过秦淮河的人说,在秦准河诗境与环境曼妙无比——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准河可以流出诗歌。
我想象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是艳俗的女子也可以是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飘逸着一方旌旗或是几枚灯笼,打着诱人的“秦淮人家”字样,吸引着天下来客;临河的窗边最好有一扉窗开着,窗台上吊一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迷得游船的才子、公子们船舱探头,引颈项觅美人。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见底,甚至可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灯光下闪烁着片片磷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窗里有三两个知已男女,或抚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尽说些风花雪月的事。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如果是夏天则要有一把娟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无风自婀娜”的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