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铭》及释义
    信 心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
  〈一〉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元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知一种。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莫存顺逆。
  〈二〉智者无为 愚人自缚
爱在天地动摇时  二见不住,慎勿追寻;纔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随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三〉万法齐观 归复自然
法无异法,妄自爱着;将心用心,岂非大错。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万法齐观,归复自然。万法齐观,归复自然。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四〉言语道断 非去来今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净尽,正信调直。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什么叫「至道」?就是一切理、一切事的根源。水有源,木有本,所谓「至」就是到达,「道」就是践行的轨则,也就是法的极致、理的极则。通俗地说,至道就是真理,而真理是普遍的,因此真理是一切,一切不外真理。庄子说「道在屎尿」,他强调「道」是无所不在的。既然无所不在,何必去挑挑拣拣、取舍寻觅呢?根本就一切现成,放下即是嘛!怕就怕你妄加拣择。什么叫拣择?简单地说,就是妄想分别。倘能随顺不二法门远离分别,岂非一切现成?所以说「但莫憎爱」,就「洞然明白」了。
  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前面说过:对于空,有人把它解释成虚无或断灭,实际上它是无尽藏,是存在的共相和实相,是象徵着无量、无限的大有。它具备了向上发展、向前创进的无限可能,怎能说空是没有?这就是「毫厘有差,天地悬隔」的一个例子。
 
「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什么叫做「现前」?就是说要想让真理展现在你的面前,就不可以有所选择,有所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心病 不识元旨 徒劳念静
 
内心如夹缠着两种概念,就会因矛盾而破坏了内心的统一、安祥,呈现出心智的分裂,这就是心病。
 
什么叫「元旨」?「元」是指最初的,「旨」是宗旨、法则。最初的真理是原来如此的法尔。如果不了解原来如此、原本现成的真理,一个劲儿坐在那里静心息虑,并不是破除烦恼的根本之途。何以故?昧却正因,不明根本故。
  圆同太虚 无欠无余 良由取舍 所以不如
 
是什么东西「圆同太虚」?是当人原本的心,原本是圆满无缺,无欠无余,至真、至善、至美的;就像心经所讲「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只是因为你横生分别取舍,自障法眼,才背觉合尘破坏了原本圆满的心态。所谓「如」就是吻合、相应的意思,因为你有了取舍,生起边见,于是便情生智隔,与法不相应了。
  莫逐有缘 勿住空忍 一种平怀 泯然自尽
 
「有缘」与「空忍」是相对的。所谓「有缘」,是指有可攀缘。人们最易追逐、攀缘的不外声、、名、利、得失、情欲……这些都是有缘可攀的。「勿住空忍」是说也用不着强自压抑着,使心念不生,这跟解脱道是不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