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念才有奔头
作者:向燕 黄强
来源:《南方国土资源》 2017年第10期
    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在广西地质矿产系统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话语激励着广大地矿职工。近日,笔者走进广西二七二地质队(以下简称二七二队),听一离退休党员、老地质工作者回忆他们鲜为人知的经历和故事,感召年轻一辈忠于信仰、爱党爱国。
    忘记了时间和家人,却对党和战斗记忆犹新
    二七二队离休干部李志克同志今年已经90岁高龄。
    90载的时光里,他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0世纪60年代的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为党和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90年的时间像一支蜡笔,涂白了他的头发;90年的时间更像一块橡皮擦,抹去了他大部分的记忆。
    年事已高的他,有客人来访时,他刚问清楚客人姓名,下一秒又接着问:“你叫什么名字?”除此之外,他还忘记了年份,甚至时常记不清家人的模样。
    但是令人惊叹的是,他记得“七一”是建党节,每年都不忘交待家人帮他上交党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
    谈及过去参加革命、挺起脊梁奋起与侵略者抗争的峥嵘岁月,李志克同样记忆犹新、思路清晰。他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开始跟着八路军在山东干革命,当时开展的是敌后游击战,大人在里面开会,商量怎么打鬼子,他就在外面负责放哨,有时候还有送信的任务。
    “我很早就离开了家,没有的时候,我只能做敌后工作。1942年,我15岁,从敌人那里抢了一支,这是我的第一支。后来我就跟着部队去了东北打鬼子。”李志克骄傲地说。
    1944年5月,李志克加入了解放军的前身之一——东北野战军。作为野战军后勤运输部的一员,在解放战争时,有一次他与战友们奉命运输大衣、粮食等物资支援前线,为了躲避敌人的攻击,选择了走山路,却不料,运输物资及人员的车辆发生翻车,滚下了山底,全车45人仅有2人幸存,而他就是幸存者之一。
    林弹雨造成的死伤残、无数战友的英勇就义和自己的死里逃生,或许是这位老同志难以忘记旧日战斗时光的原因之一。
    死里逃生的他,在那样一个战乱年代,万万想不到能有如今的美好生活。
    “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几千倍、几万倍。”李志克84岁的爱人说:“以前闹饥荒的时候,我们都是吃糠粑粑的,那是真的苦啊,许多人都给饿死了,共产党有能耐啊,把中国建设好了,人民生活富裕了,我们才能活这么长久。”
    因此,于他,共产党是救命恩人,共产党给了他及家人全新的生活,共产主义就是他最大的信仰,他很赞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
    “我爸爸对党很感恩,也一直希望我们儿孙能够对党感恩,教育儿孙要好好工作,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志克的三女儿说。
    对于李志克同志而言,他所经历的生死、饥荒、战乱、流离是极其艰辛的、不可复制的,但正是先辈们历经磨难艰辛,才换来了后辈们现在的好生活。这些先辈们欣慰地看着儿孙的成长,过着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期望儿孙们能加入中国共产党、认真工作,回报祖国。
    不忘40多年前的愿望,入党申请心愿再被点燃
    2017年6月28日,二七二队离退休党总支部书记王宗猛正在忙着组织南宁市江南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三三两两的离退休职工拿着选民证前来填写选票,一位个头偏瘦的退休女职工来到王书记面前,手里除了选民证之外,还攥着一份手写的文稿。
    这名退休女职工递上文稿,坚定地对王书记说:“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我的申请书!”
    这名退休女职工名叫吴桂芬,今年65岁,是二七二队离退休互助小组的组长,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吴桂芬1952年出生,在吴桂芬65年的经历中,她目睹着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从以前分发粮油票、吃穿紧张的年代到现在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从以前大家住低矮的泥房子到现在处处高楼耸立……每一个变化都让她深切感受到党对人民的关怀,感受到祖国变得日益繁荣昌盛,她因此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40多年前,吴桂芬刚参加工作,在村里当老师。她把入党看成是一个成长目标,但是她认为身边的党员同志都很优秀,自己远远没有达到入党的要求,于是,一直把对加入共产党的那份向往和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热爱深埋心底。
    这一埋就是40多年,吴桂芬由未婚的少女变成了已有两个大外孙的外婆。直到一本红《党章》出现在家里时,才彻底激发了她心底沉睡了多年的入党梦想。
    这本便携式的《党章》是二七二队党委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活动专门发给每一名党员学习的。当吴桂芬看着爱人正在认真研读《党章》时,心底的愿望被激发了,她望着爱人,真挚地问:“我也想入党,你看我行吗?”爱人听了吴桂芬的想法后,表示支持。
    为了更好地了解党的知识及入党要求,吴桂芬一遍又一遍地研读了《党章》,并结合自身实际,写下了这份时隔40年之久满含敬仰的入党申请书,并交给了党组织。
    “一个人要信念,没有信念就没有动力,有信念才有奔头。”吴桂芬将在高龄坚持申请入党的原因清清楚楚写在申请书里。
    把党的工作落到实处,主动上门送学习关怀
    2017年7月5日下午,二七二地质队离退休第二党支部的支部书记陈章文、支部委员梁耀聪,手拿着《党章》等学习材料,敲响了该队84岁高龄的困难党员陈暹龙的家门。
他们李志    屋里坐着的是已有40多年党龄的陈暹龙同志,他常年备受病痛的折磨,腰椎间盘突出压迫了神经,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不畅,四肢麻木,无法行走,每月的医药费就花掉了他退休工资的一半。
    陈暹龙见到两人的到来,想从椅子上起身迎接老朋友,但是双手、双脚却不停地颤抖,没有办法起身,这样的身体条件平时连门都出不了,更不用说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了。
    陈章文见状,一个跨步过去,扶稳了颤颤巍巍的陈暹龙,并递给他一本红的《党章》。
    “我们接着上次的学习章节,继续学习……”61岁的陈章文和84岁的陈暹龙开始了特别的党组织学习。
    “虽然我们退休了,但我们也要支持拥护党的决策。”学习结束时,陈章文用这句话作为结束语。
    “不仅麻烦他们给我讲解知识,逢年过节的时候还辛苦他们帮我扛米油上门,单位发出的通知公告,也是他们到家里告诉我。”“我生病了这么久,每年‘七一’、春节期间,局领导、单位领导都会来慰问我,感谢共产党、感谢单位,也感谢支部委员,是他们主动把我的情况向单位汇报并申请照顾我。”陈暹龙感动地说。
    如同对待陈暹龙一样,离退休第二党支部的委员对待有困难的老党员十分关心。该支部共有3名年老患病的退休老党员也不方便参加党组织集中学习会。“两学一做”学习活动开展以来,该支部支委针对3名党员的特殊情况,采取送学上门、推轮椅参会等方式,传达党组织的活动情况,解决了他们的学习问题;逢年过节,主动扛米、油上门关怀,了解他们家庭的实际困难,让困难党员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让困难党员知晓党组织一直没有忘记他们。
    当问及为什么对党的工作这么热心时,陈章文说:“党组织把我们放在这个岗位上,我们就要把党员的事放在心里。”梁耀聪说:“我们和习总书记是同一个年代出生的人,每次学习,都感慨万千,有时候会想到过去的种种,现在退休了,也不忘初心,也不停滞,能做一点是一点,事情做好了,凝聚力就强了。”
    听完了这三个故事,笔者久久不能落笔。要怎么样描绘,才能让读者体察老党员、老地质工作者这高
贵的信仰?唯有,真诚地复述可以传达老党员们对年轻一辈的期待,也必能使这些故事传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