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信天游看陕北人的情感世界
院系:教育学部
专业:学前教育
姓名:张丽霞
  学号:201011012913

从陕北信天游看陕北人的情感世界
摘要
陕北信天游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阔、浩瀚如烟的民歌,笔者因生活在陕北,并且受家人影响经常听陕北民歌,因而对信天游有一种很深厚的感情,希望可以将信天游介绍给更多的人,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信天游、欣赏信天游,并且能够理解信天游中那种豪迈的、深厚的真情。本文将以具体作品来分析信天游中陕北人的情感世界,如《三十里铺》、《兰花花》中的扣人
心弦的爱情;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咱们领袖》中的高昂宏壮的爱国情;《黄河船夫曲》、《赶牲灵》中平淡真实的生活情等。
关键词
信天游  陕北人  情感
引言
无情的世界无情的你歌词
“信天游”是产生和流传在陕北地区,并且波及山西西北、内蒙古西部、甘肃东部和宁夏大部分地区,是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两句体、同样节奏形式的山歌。它饱含着黄土高原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民们的深厚情感。在这片广袤无垠却又千沟万壑、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上,传唱着着苍茫恢宏而又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沉郁顿挫的信天游。信天游唱出了陕北人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唱出了陕北人民生活中的真情!
正文
一、信天游的历史缘起
陕北,陕西省的北部,基本上以榆林、延安地区为限。一提到陕北,很多人都会想起历史悠久、高亢嘹亮的陕北民歌——信天游。
在这片苍茫的高原上,陕北人过着繁重而单调的生活,他们行走在千沟万壑之中,唱出高亢激昂的信天游,或是为了排遣心中的忧愁和寂寞,或是回想起家中的亲人、朋友和恋人,以歌寄情。由此,就诞生了著名的陕北民歌——信天游。
陕北信天游,又叫“山曲”或者“酸曲”,曲调“有偿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美”,其内容多以反映爱情、日常生活为主。陕北唱信天游的山民甚多,涉及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诸类人物,主角多为青年男女。他们在唱歌时,大都是选择野外,钟情于在野地里低吟高唱,而且大都是独唱,有时纯属自娱自乐,有时属于共同娱乐。陕北信天游融入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唱歌的场合比较随意,唱歌方式没有专门性,功利性目的弱小,娱乐性更强。
二、信天游与陕北人的情感世界
(一)扣人心弦的爱情
爱情,是陕北信天游亘古不变的主题。《三十里铺》、《兰花花》都是传唱爱情的代表作品。
《三十里铺》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
四妹子儿爱上一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
三十里铺来遇大路,戏楼拆了修马路。
三哥哥今年一十九,咱们二人没盛够。
三哥哥今年一十九,四妹子今年一十六。
人人说咱二人天配就,你把妹妹闪在半路口。
三哥当兵,坡坡里下,四妹子儿崖畔上灰塌塌。
有心拉上两句知心话,又怕人笑话。”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大约是在1937年左右,所谓遇在大路上的三十里铺村,仍应该算做山大沟深人烟稀少的穷山村,村子里的年轻人郝增喜(即三哥哥),与邻居(即四妹妹)因相爱而私定终身,遭到保守的村里人们的非议,尤其是增喜父母的坚决反对。1938年增喜父母竟然强行包办郝增喜与另一女子常秀英结了婚,为此凤英一病不起。当爱情的梦就在眼前无情破灭以后,这个痴情的女子起初仍不死心,仍旧钟情于郝增喜而拒绝嫁人。这种“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的悲伤与无奈一直持续到1942年的3月,三哥哥参军那天早上,凤英站在崖畔依依不舍地看着别人为奔赴前线的三哥哥送行,一身戎装的三哥哥一步一回头的走出了村口,消失在路的尽头,从此凤英算是万念俱灰了。
《三十里铺》这首信天游,曲调凄清委婉、柔断情肠、催人泪下。一个“情”字,在茫茫的黄土高原上,在滚滚的黄河边,屹立不倒,演绎着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儿爱上一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这句歌词交代了地点以及事件,陕北人豪放直白,喜欢就是喜欢,直接就说出来,而不是扭捏不语。“人人说咱二人天配就,你把妹妹闪在半路口”,所有人都说两人般配,但是却因为封建桎梏,三哥哥首先放弃了这段感情,独自留下四妹妹伤心断肠。“三哥当兵,坡坡里下,四妹子儿崖畔上灰塌塌。有心拉上两句知心话,又怕人笑话。”在三哥哥当兵送别时,四妹妹遥遥相望,想说几句
话,而又不能说,只能伤心离开。这注定了是一个爱情悲剧。
《兰花花》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
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五谷里的那个田苗子,数上高梁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哟,数上咱们蓝花花好。”
《兰花花》是陕北民歌的经典之作,这首信天游背后也有一个凄清婉转的爱情故事。兰花花原名叫做姬延玲,延安县临镇人。从小心灵手巧,长得俊美可爱。与当地一男子相好,偷吃禁果。1936红军解放了临镇,该男子应征入伍打仗去了。兰花花的父母强把她嫁与某老恶棍。该恶棍不久横祸而死,父母遂把她嫁给一个麻脸的富人。兰花花日遭虐待,终于在1942年病故。
“青线线那个兰线线,兰个英英采”。这句歌词包含了十分浓厚的民俗意义。中国是一个典型
的小农经济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正是在这种物质生活中孕育了中国人的意识形态。随着年岁的增大,兰花花可以参加生产劳动了,起兴物也由家里转到了田间。“玉谷子那个田苗子,数上高梁高”。 这里暗含的意思是,兰花花不仅长得好看,而且善于劳作。所以社会对兰花花的评价为,“一十三省的女儿呦,数上兰花花好”。在这首信天游中,蕴含着深刻的悲伤情感,这是许许多多生活在旧社会的劳动妇女悲剧的缩影。
(二)高昂宏壮的爱国情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哟一杆杆,咱们的队伍势力壮,
千家万户哎咳哎咳哟,把门开哎咳哎咳哟,
快把咱亲人迎进来,咿儿呀儿来吧哟,
满天乌云哎咳哎咳哟,风吹散咳哎咳哟,
来了晴了天,晴呀晴了天,
千里的那个雷声哟,万里的闪,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
   
领导咱打江山,领导咱,打江山!”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描述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正逢满山的山丹丹花开的美丽情景。“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哟一杆杆,咱们的队伍势力壮”,这里用“一道道山”、“一道道水”来描写陕北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崎岖不平的地貌,就在这片土地上,中央红军到来了,他们拿着“一杆杆红旗”、“一杆杆”,“咱们的队伍势力壮”显示了陕北人民对红军必胜的信心。“千家万户哎咳哎咳哟,把门开哎咳哎咳哟,快把咱亲人迎进来,咿儿呀儿来吧哟”,唱出了红军到来时,陕北人民的欢喜的心情,家家户户都把门打开,欢迎红军,把红军当作他们的亲人。“满天乌云哎咳哎咳哟,风吹散咳哎咳哟,来了晴了天,晴呀晴了天”,这句歌词是说来了,就像把满天的乌云都
吹散了,带给了陕北人民新的美好的生活。“千里的那个雷声哟,万里的闪,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陕北人民都对革命很有信心,而革命的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就像“千里打雷”、“万里打闪”。
《咱们领袖》:
“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边区的太阳红又红,边区的太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咱们的领袖,。
山川万里气象新,五谷生长绿盈盈,来了咱们的,来了咱们的,挖掉了苦根翻了身,翻了身。挖掉了苦根翻了身,翻了身。
自力更生闹革命,开展了生产大运动,为了革命得胜利,为了革命得胜利,跟着咱领袖,。跟着咱领袖,。”
《咱们领袖》这首信天游,是对伟大领袖的赞颂,深切表达了陕北人民对的爱戴、尊敬以及对带领人民创造新生活的由衷感谢。我们都知道,陕北是红革命根据地,曾经在这里带领人民革命。然而,曾经这里落后贫瘠,人民生活穷困潦倒,
并且受到地主的压迫,受到官僚的欺辱。当来到这里之后,带领人民反抗官僚、地主,让人民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这首歌唱出了陕北人民对伟大领袖的爱戴,唱出了陕北人民对共产党的拥护,唱出了陕北人民心中的爱国情。
(三)平淡真实的生活情
《黄河船夫曲》: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哎?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杆哎?几十几个那个梢公呦嗬来把船来扳?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哎。九十九道弯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杆哎。九十九个那梢公呦嗬来把船来扳。”
《黄河船夫曲》是船夫们在风平浪静时,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歌。两段唱词,采用上段问下段答的形式。虽然不是节奏强烈的搬船号子,但是却让人感受到气势壮观的九曲黄河以及船夫们那种惊涛骇浪奋力拼搏的豪放气质,体现出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生活在黄河上
的船夫们,每日艰辛无畏的劳作在船上,他们坚强的、骄傲的、自豪的。这首信天游是用真心、真情、真意唱出的,是用汗水、泪水、苦水唱出的,是用苦难、苦力、苦痛唱出的。它唱出了生活在黄土高原上船夫们的真实的生活!
《赶牲灵》: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呦,三盏盏的那个灯,
啊呀带上了那个铃儿呦噢,哇哇得的那个声。
   
白脖子的那个哈叭呦,朝南得的那个哟,
啊呀赶牲灵的那个人儿呦噢,过呀来了。”
旧社会,陕北一带的人们生活十分贫苦,许多男人为了谋生,除了“走西口”到外地谋生外,有相当一部分人靠赶牲灵谋生。“赶牲灵”也称“赶脚”,它近似于云贵地区的“赶马帮”,即用牲畜(陕北多为骡驴)长途为他人运输货物,而赶这牲畜运送货物的人即称赶牲灵者。他们走
山越岭,风餐露宿,十分辛苦,赶一趟牲灵常需要数十天甚至半年、一年。在《赶牲灵》这首信天游中,描绘了一幅陕北汉子赶着驴骡,翻山越岭的画面。在千沟万壑、连绵不断的黄土高原上,陕北汉子赶着一队驴骡,驮着沉重的货物,在黑夜里,点着几盏灯,缓缓前行,挂在驴骡脖子上的铃铛发出“叮铃、叮铃”的声响,脚下发出一串串“得儿”、“得儿”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空灵绝响。这就是陕北赶牲灵的汉子们的真实的生活,虽然很平淡,但是却实实在在地生活着!
小结
陕北的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在这千沟万壑间,在这茫茫的黄土地上,高歌一曲信天游,唱出埋藏在心底的情!不论是扣人心弦的爱情、高昂宏壮的爱国情,还是平淡真实的生活情,他们的生活还在继续,他们的情感还在继续!
参考文献
【1】 李雄飞 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 民族出版社 2003
【2】 郭庆丰 《三十里铺》信天游背后的悲情故事 新西部 2004年第2
【3】 穆萨·马勇 “信天游”中女性心理的民俗学探微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
【4】 吴越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信天游歌王阿宝的故事 民族文学 2005年第3
【5】 蔡申 漫笔《赶牲灵》 名作欣赏 2011年第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