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81-85
(附答案与译文)
81路人献雉
楚人担山雉①者,路人问:“何鸟也?” 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 路人曰:“昔闻有凤凰,今始见之。汝贩②之乎?”曰:“然。”则十金③,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④而鸟死。路人不遑⑤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凰,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尹文子.大道上》)
【注释】
①山雉:山鸡,俗称野鸡。雄性尾巴较长,羽毛很美丽。②贩:卖。③则十金:即“则予十金”。④经宿:经过一夜。⑤遑(huáng):闲暇,闲空。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A则十金,弗与        B请加倍,乃与之     
C将欲献楚王          D咸以为真凤凰       
E王感其欲献于己(      F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二、下列各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贵,欲以献之      ②咸以为真凤凰
B①王感其欲献于己    ②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C①经宿而鸟死        ②召而厚赐之
D①今始见之          ②汝贩之乎
三、与“贵,欲以献之”句式不同的是(   
A见渔人,乃大惊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屠惧,投以骨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四、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昔闻有凤凰,今始见之。汝贩之乎?
译文:
②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
译文:
五、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
答:
【参考答案】
一、A不。B给予,卖给。C想要。D都。E被……感动。F超过。
二、不同的是B,①介词,给;②介词,比。A介词,把。C连词,表承接,不译。D代词,指山雉。
三、不同的是C,动词宾语省略,“投以骨”是“投(之)以骨”的省略。A主语省略,“见渔人”是“(桃花源中人)见渔人”的省略。B介词宾语省略,“必以分人”是“必以(之)分人” 的省略。D介词宾语省略,“为具言”是“为(之)具言” 的省略。
四、①过去(只是)听说有凤凰,今天才看见它。你(愿意)卖它吗?②过路人顾不得珍惜(花费的)银子,只是遗憾不能把(它)献给楚王。
五、示例:对别人的话不要盲目轻信。
【参考译文】
有个楚国人挑着(一只)野鸡,过路的人问道:“(这是)什么鸟呀?”挑野鸡的人欺骗他说:“是凤凰。”过路人说:“过去(只是)听说有凤凰,今天才看见它。你(愿意)卖它吗?”(那人回答)说:“卖。”(过路人)就(给那人)十两银子,(那人)不卖。请求(再)加一倍,才卖给他。(过路人买到野鸡以后)想把(它)献给楚王,(不料)过了一
夜(那)野鸡死了。过路人顾不得珍惜(花费的)银子,只是遗憾不能把(它)献给楚王。国内的人(都在)传扬这件事,都以为是只真凤凰,(由于很)珍贵,(过路人才)想献它。于是,楚王听说了(这件事),被过路人想献(凤凰)给自己(的行为)感动,(便把他)召来,给他丰厚的奖赏,(那奖赏)比卖野鸡的银子多十倍。
82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①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智之如目②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韩非子·喻老》)
【注释】
①杜子:亦作“庄子”,楚国大臣。 ②智之如目:(人的)智慧就像眼睛(一样)。为盗:庄造反。庄蹻,战国时楚国农民起义领袖。 盗:古时对农民起义的蔑称,“为盗”可译成“造反”。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A楚庄王欲伐越(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此智之如目也(      D丧地数百里           
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王之伐越何也
A故知之难不在见人        B此智之如目也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此兵之弱也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译文:
②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译文:
四、杜子规劝楚庄王不攻打越国,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答:
五、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楚庄王和杜子二人的认识。
答:
六、韩非子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的?请用原文回答。
答:
【参考答案】
一、我中了你下的毒A讨伐。B军队。C智慧。D丧失。
二、不同的是C,助词,的。其他都是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三、①我担心(人的)智慧(就)如同眼睛(一样),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事物)却不能看见的自己睫毛。②所以了解(事物)的困难,不在于看见别人(怎样),而在于看见自己(如何)。所以(《老子》上)说:“(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是明智。”
四、比喻说理及摆事实讲道理。
五、示例:楚庄王善于纳谏,知错能改;杜子善于进谏。
六、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参考译文】
楚庄王想要讨伐越国,杜子规劝道:“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楚庄王说:“越国的政治混乱,军队软弱。”杜子说:“我担心(人的)智慧(就)如同眼睛(一样),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事物)却不能看见的自己睫毛。大王的军队自从被秦、晋两打败后,丧失了几百里的
土地,这是军队软弱。庄在境内造反但是官吏们不能阻止,这是政治混乱。大王的军队软弱和政治混乱,并不在越国之下,却想要讨伐越国,这就是智慧如同眼睛(一样的道理)。”楚庄王就停止了(征伐越国的计划)。所以了解(事物)的困难,不在于看见别人(怎样),而在于看见自己(如何)。所以(《老子》上)说:“(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是明智。”
83悦其名而丧其实
宣王①好射,说②人之谓己能用强弓③,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④。以示左右,左右皆引⑤试之,中关⑥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尹文子·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