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艾米莉・狄金森与李清照是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两位杰出的女诗(词)人。阅读她们的作品不难发现,虽然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她们的诗歌中却都萦绕着一种孤独感。本文对这种孤独感的异同、产生异同的原因进行了探究,由此从这两位各自代表了本国文化文学传统的作家身上出中美文化文学传统的某些本质特征。
关键词孤独感爱情诗文学传统文化传统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之一,她被认为
是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在她留下的近2000首诗歌中,始终
萦绕着一种孤独感。
无独有偶,在李清照,这位中国最伟大的女词人的作品
中,孤独,也是她反复歌咏吟唱的主题。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
靠描写自己而显得伟大,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
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所以,
本文拟就狄金森和李清照作品中所描写、流露出的孤独情怀进
行比较,分析她们的异同,探究导致异同的原因,从而希冀从这
两位杰出的、在一定程度上都代表了本国文化、文学传统的女
性作家身上出中美各自的文化文学传统的某些本质特征。
爱情诗(词)是狄金森与李清照文学作品中最优秀的部
分,代表着她们各自创作的最高水准。分析她们的爱情诗
(词),虽不能全面认识她们的思想,但颇有一叶知秋的作用。
狄金森一生孤寂,终生未嫁,但这并不影响她拥有爱情。
爱情一直是狄金森生命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她诗歌创作的
主题之一。据统计,她直接写“爱”、“爱与某人”、“所爱”、和
“爱人’的诗篇,有123首。
狄金森对爱情有一种近乎虔诚的信仰,然而爱情于她却
是一场悲剧。她所爱的人,或是英年早逝,或是已有妻室。这
就注定了狄金森的爱是一场无望的追逐,是一场独角戏。在
这样的爱情里,孤独长伴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我们必须分离,你,在那里,我,在这里,
门,微微地敞开,那是一道海洋,
是祈祷,是生命的苍白的营养——绝望!
在李清照的词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由于爱情的无人唱
和而产生的孤独感。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
路。——点绛唇
在这首词中,叙述者‘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是因为不
知“人何处”而产生了深闺孤独寂寞之感。所以,抒发爱情中
的孤独感是狄金森和李清照爱情诗(词)的共同主题。
那么,分别是什么原因使她们在爱情诗(词)中都流露出
一种孤独感呢?
在狄金森的一生中,她曾对之产生过爱情或类似于爱情
的男性至少有四位。他们分别是汉弗莱、牛顿、华兹沃斯和罗
德。汉弗莱和牛顿的早逝使狄金森的少女时代十分痛苦。
1855年,狄金森路经费城时遇到了她的“命运之神”:牧
师华兹沃斯。从那以后直到1882年华兹沃斯去世,他们通
信、见面,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甚至在华兹沃斯去世后,狄
金森还开始和他生前的好友通信,追忆他们的“友谊”。可以
说,华兹沃斯影响了狄金森后半生的生活。然而,他们之间的
感情是一份“奢华的喜悦”:华兹沃斯已有妻室。这注定了狄
金森对爱情的追逐得不到任何回报。爱情令她激动、喜悦,却
不得不放弃。爱情不仅不能改变她孤独的生活,反而使她更
加孤独。1862年,华兹沃斯到三藩市任职,举家西迁,这意味
着他离狄金森将更加遥远。据统计,狄金森这一年写了366
首诗,是她最为多产的一年。她在一首诗中写到“自九月以来
我感到一种恐惧”,这或许可以解释她在这一年如此多产的原
因:她不断地“歌唱”,即写作,正是“因为我害怕”。
在狄金森的不惑之年,她和父亲的挚友、她自己的忘年交
罗德法官几乎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然而最终却仍然没有走
到一起。在爱情关系中总是感到孤独的狄金森此时似乎已经
习惯了这种孤独,以独身走完了自己的爱情历程。
反观李请照,她18岁嫁给太学生赵明城,拥有幸福的家
庭生活,照理说她并不应该孤独,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赵明诚生于北宋权贵之家,“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根深蒂
固。从1103年他初次出仕始,到1129年殁于赴任途中,他一
直都渴望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并为此在外奔忙,与李清照
聚少离多。而在避祸青州的十年中,他也并不仅仅满足于与
李清照在家中相对相守的快乐,喜与朋友、妹婿等人结伴外出
游历。所以,李清照就常常处于独守空闺的处境中,她与赵明
诚的感情越深厚,离别和独处就越使她感到孤独和痛苦。她
的前期的闺怨词大抵都以此为基调。
1129年,赵明诚在到建康赴任途中猝然而逝,对一个封
建社会无嗣的妇女来说无疑是塌天大祸,而对李清照而言,打
击远远不止于此。她与赵明诚志同道合的爱情基础,近三十
爱立刻年来的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使他们夫妻的感情较一般的封建
时代的夫妻更深。生离尚且使她不能忍受孤独和痛苦,何况
死别!国破与夫亡使李清照形单影只,凄苦不堪,其后期悼亡
词就更满是孤独寂寞之感了。
TS・艾略特在他的著名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指出:
任何一个诗人,任何艺术的艺术家,都不纯粹是自己的。在这
一基础上分析狄金森和李清照作品中的孤独感的异同,就能
在一定程度上出中美两种不同文化文学传统的某些特征。
以他们的爱情诗(词)为例,她们抒发爱情中的孤独感有
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狄金森的爱情诗模式是“慕”。她诗歌
中的孤独感总是因为慕而不得而产生。在她的诗歌中的情人
往往以“导师”、太阳等富有男子气的形象出现。而相对的女
性叙事者则大多是扮演小女孩、追逐太阳的花朵等角。
雏菊静静地追随太阳
当他结束金的旅程
她羞涩地坐在他脚旁
他——醒来——发现那朵花——
为什么——掠夺者——你在那里?
因为,先生,爱情是甜蜜的!
我们是花朵——你是太阳!
太阳与雏菊的比喻源自维多利亚时代文(下转第33页)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左传》以外的典籍材料中间接地证明这一观点。如被视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中根本就没有论及妇女节操问题,相反《诗经》中却保留了不少吟咏男女自由恋爱,乃至私奔的诗篇,更有被后人斥为“淫声”的《郑风》的诗篇。
当然,从大的时代背景看,春秋时期妇女之所以没有形成严格的贞洁观,与当时的“礼崩乐坏”是存在很大关系的。
四、结语在对《左传》中的现象进行一番浅显的研究后,笔者以为:
1.
《左传》中的现象作为人类社会现象之一,本身就值得我们去研究,同时它也是研究我国春秋时期纷繁复杂社会的重要资料。
2.
《左传》中的事例,几乎都是在不具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发生的。如果抛开人伦道德,仅从遗传角度去关照的话,只有齐襄公与文姜一例是属于危害极其严重的。事实上,他们可能并没有生育,鲁庄公究竟是文姜与齐襄公通奸所生,还是文姜与鲁桓公所生,没有人做过考证。即便鲁庄公为齐襄公和文姜兄妹间所生,从庄公享国三十二年的事实来看,后果非但不严重,而且还是非常不错的。
3.
“烝”、“报”、“通”,文章是将它们视为性质的行为来加以研究的。即便认为它们的性质还有待界定,但是从《左传》崇礼的基本思想来看,他们都是“非礼”行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春秋大动乱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
4.对
《左传》中现象与政治、金钱、女交织结合的揭示,仍具有一定的现实参照意义。
5.从
《左传》众多现象中,可以看出女性的命运是悲惨的。她们连自己婚姻自主的权利都给剥夺了,像宣姜(卫惠公之母)那样的女性,就连发生“婚外情”时,都不能自主选择自己的性对象。而女性悲惨命运的结束的年代,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仅仅数十年而已。相对于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而言,这短短的数十年,可谓沧海一粟而已。
注释:
文化人类学.第203页.[美]So 南达著.刘燕民,韩养民编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礼记・曲礼上
.
陈睿.〈左传〉所载“因”、“报”、“烝”考辨.皖西学院学报,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