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之春》教学设计
(欣赏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情感态度。
2.通过欣赏乐曲,初步认识其鲜明的音乐风格,获得辨识音乐风格的特征。
3. 初步认识民族拨击弦乐器琵琶,了解其音、性能、演奏方法,从而初步对这一乐器感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乐曲,初步识别作品的音乐特征。
2.教学难点
天边如歌
建立“音乐印象”,填补音乐认知空白。教师应在教学准备上做到充分全面,通过展示、讲解,获得相关知识。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原为乌斯满江和喻礼纯合作的热瓦甫独奏曲。1961年由王范地改编成琵琶独奏曲,随后广为流传。乐曲由AB两部分组成。A段为三拍子,用长轮奏奏出的第一主题舒展而宽广,带有浓郁的维吾尔民间音调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歌唱性:
紧接着的第二主题采用了新疆弹拨乐器常用的那种轻快活泼的节奏型,并用一弦和四弦交替弹奏,十分生动,随后第一主题在属调上再现。整个A段通过两个鲜明对比的主题,描绘了春到天山时一派明媚喜人的秀丽风光。
B段是一个欢腾的快板段落,音乐从第一段的小调性转为明亮的大调性,节拍也变为二拍子,旋律带有强烈的新疆民间舞曲风格。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中国地图,引出新疆地图,让学生略谈对新疆知道多少。
2.教师播放关于新疆风光的视频。
3.引出欣赏乐曲《天山之春》。
(二)乐曲欣赏
1.初次聆听乐曲《天山之春》,让学生认识乐器。
2.介绍琵琶,让学生兴趣陡然上升。
3.分段赏析:
(1)再次完整听乐曲《天山之春》,提问:这首乐曲可为几个部分?
(2)分段欣赏。
聆听《天山之春》第一部分音频。
提问:这部分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场景?情绪是什么?
聆听《天山之春》第二部分音频。
提问:这部分音乐的节奏有什么特点?这部分的音乐与第一部分的音乐给你的感受相同吗?你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下这段音乐所表现的画面吗?
(三)拓展性实践
1.学生用桌子代替手鼓,伴随音乐进行“伴奏”,体验节奏特点。
2.欣赏新疆地区的其他音乐串烧。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感受了其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了琵琶的音与演奏方法。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在以后的学习中,老师将带领大家继续领略其他民族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