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遥远的泥盆纪晚期,那时候荫天蔽地、大片大片延绵的还只是繁茂的石松类和真蕨类森林。就在那时,地球上某个角落出现了早期种子植物,而花粉也就此担当起传递DNA的重任,并坚持了三亿多年。现在,我们还可以根据古老又稀有的化石,穿越漫长的岁月,一窥当年的花粉长什么样子。
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花粉化石,在地层里经历了大约2.43亿年,已经被压扁、变形,直到2013年才重新回到空气中,在科学家看来,这颗化石花粉可能来自一株被子植物。
这颗花粉当年传粉失败,没有幸运地遇到一朵盛开的花来分享它携带的DNA。虽然花粉中携带的生殖细胞早就不知去向,但是起到保护作用的花粉外壁可是在两亿多年后帮了古植物学家一
个大忙。在此之前,科学家认为最早的被子植物在早白垩纪(1.35亿年)才开始出现,而这颗疑似被子植物的花粉化石则有着2.43亿年的年龄。如果确定这颗花粉来自被子植物,那么被子植物出现的时间将要往前推约1亿年。1亿年,那么长的岁月,地球公转、自转无数圈,一颗小小的花粉淡定地给我们揭示植物进化的秘密。
花粉颗粒的外层叫作花粉外壁,花粉化石之所以可以在地层中保存这么久,就是得益于此。花粉外壁的主要成分为孢子花粉素,这是一种复杂的高分子生物聚合物,对于酸、高温和压力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并且即使在水浸的酸性状态下也很难被氧化。如今,科学家们可以获得地层中的花粉化石来进行研究,就是因为大部分花粉都具有耐腐蚀的特性。别再哭了
每颗花粉都背负着传播基因的使命,在茫茫无尽的原野或山林里漂泊,或者在风停下来的时候落进小水洼,或者被蜜蜂带进蜂巢里,也有可能被小虫子开心地吃掉。只有少数幸运的花粉,能够刚好落在等待着它的花或者雌球花上,把携带的生殖细胞输送到恰当的地方。尽管前途未卜,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成为幸运的少部分,每颗花粉依然一丝不苟地发育成精致的样子。
有人这样描述榛树传粉的场景:“榛树叹口气,呼出了花粉。春天刚转暖时,榛树的雄性柔英
花序像绵羊尾巴一样垂下,上面扎着一双双小花。风一吹,花序像小绒球似的摆动。一阵黄的云雾渲染了整个天空……黄云飘移,洒下花粉雨。”榛树是风媒植物,它的花粉表面比较平滑,易于被风吹散。风媒植物的花粉都轻盈光滑,还有些植物的花粉有着像松属花粉那样的两个气囊,每当起风的时候,花粉就随风而去。有些花粉可以被吹到上千米外,可真是“好风凭借力,送粉上青云了”。
对于被子植物来说,靠开花和散发香味吸引昆虫传粉是大部分物种天生就掌握的技能。而蜜蜂、蚂蚁等小动物,在信息素或者彩的吸引下去接近花朵寻食物也是一种本能。植物和传粉动物之间的互动并不像童话故事里那样温情脉脉,而是尔虞我诈。比如,毛茸茸的熊蜂可能有时候会厌倦黏黏的花粉团沾在身上,于是就在花的外面咬开小洞吸食花蜜。这种逃避了传粉责任又能获得食物的行为,叫作“盗蜜”。也有些花乐于用激进的手段“强迫”昆虫传粉,比如飘唇兰属的植物,它们的雄花和雌花长相很不一样,雄花十分艳丽,而雌花则长得像绿的小头盔。一旦兰花蜂被雄花吸引,降落在花朵上,不小心触碰到“机关”,花粉团便“砰”地发射,狠狠粘在兰花蜂的身上。这时候,受惊的兰花蜂仓皇逃离,避开其他长相相同、一看就是“坏人”的雄花,钻进长得像小头盔的雌花里——就这样,兰花蜂在飘唇兰属雌雄花的软硬兼施下,可怜巴巴地完成了传粉。
之前我们提到,花粉的外壳由孢子花粉素组成,性质比较稳定。但是,花粉的保存也是有条件的。散落在土壤中的花粉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消化分解,暴露在湿热环境下的花粉也很容易被氧化。不过,那些处于泥炭或湖相沉积物中的花粉可以被较好地保存下来,静静地在地层里度过数万年、数十万年,甚至数百万年。这些古老的花粉对于古气候学家来说是宝贵的资料。
如果你自海南岛一路向北到漠河观察沿途的植物,可以明显地发现各地生长的植物很不一样。海南岛的椰树、东北地区的落叶松,都是在当地的气候下才能生长的植物。这种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不同植物区的规律,正是古气候学家根据地层中孢粉组成的变化来了解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基础。根据地层孢粉百分比,古气候学家可以追溯上万年来的温度、降水变化情况。
花粉虽小,却在帮助我们认识古气候的变化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只有较好地了解古气候变化,才能深入理解气候变化机制,更好地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摘编自耿璃琰《小花粉中的大世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疑似来自被子植物的花粉化石,保留了花粉外壁,而丢失了生殖细胞。
B.“盗蜜”是指熊蜂仅吸食花蜜但逃避传粉责任,不帮助植物传粉的行为。
C.孢子花粉素是高分子生物聚合物,对于酸、高温和压力有较强耐受力。
D.文中“坏人”的“坏”体现在某些花运用激进手段“强迫”昆虫传粉方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花粉化石可知,泥盆纪晚期距今三亿多年,当时地球上的植物以石松类和真蕨类植物为主,但已经出现了早期种子植物。
B.2013年,植物学家发现的一颗花粉化石,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花粉化石,其中的花粉很可能来自被子植物,因此被子植物出现的时间被往前推了。
C.对于植物而言,花粉存在的意义之一在于繁殖后代,但并不是每颗花粉都能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在传播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阻碍其输送生殖细胞。
D.植物传播花粉的方式有很多,有的借助风力传播,有的借助动物传播。如被子植物就是靠开花和散发香味,利用信息素或彩吸引昆虫传粉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蜜蜂采摘花粉未必能帮助花朵完成授粉。因为蜜蜂采摘花粉时有可能将花粉带入蜂巢或吃掉,却没能将花粉的生殖细胞带到花或者雌球花上。
B.年代久远的花粉化石之所以能保存下来,除了由于花粉外壁的花粉素性质比较稳定,还可能因处于泥炭或湖相沉积物中,从而未被分解或氧化。
C.榛树的花粉轻盈光滑,并拥有两个气囊,颜为黄,形状为绒球状。这些特点都有助于花粉随风飘散,以此完成传粉及繁殖后代的任务。
D.古气候学家可以借助地层中孢粉的百分比,以了解不同地质时期气候的变化规律。这种工作的基础是不同气候条件下不同植物区具有规律性。
4.本文摘编自《小花粉中的大世界》,你对其中的“大世界”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5.作为一篇好的科普文章,应具备哪些特点?请以本文为例加以分析。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杯茶
[英国]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她站在店门外的台阶上,两眼望着冬天下午的天。下雨了,空气里透着一股刺骨的寒意,刚亮起的路灯看上去阴森森的。路人躲在讨厌的雨伞下,匆匆走过。罗斯玛丽感到一阵莫名的惆怅。汽车停在这里,她只要走下人行道就行了。应该马上回家去,吃一顿特备的茶点。正想到这里,不料有个年轻姑娘,又瘦又黑,像幽灵一样出现在罗斯玛丽身边,说话的声音幽幽的:“夫人,我可以跟您说句话吗?”
罗斯玛丽转过身来,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人,长着大大的眼睛,和自己的年龄相仿,正用通红的双手捂着衣领,哆嗦着。
“夫——夫人。”她的声音磕磕巴巴,“能给我买一杯茶的钱吗?”“一杯茶?那你一点钱也没有?”罗斯玛丽问。“一点也没有,夫人。”她答道。
罗斯玛丽有点厌恶,可是,突然间她觉得这似乎就是一场奇遇。这薄暮之中的相遇有点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里的情节。假如她把这小姑娘带回家会怎么样呢?假如她真的做一件她总是在书里读到或在舞台上看到的那些事,结果会怎样呢?那一定很刺激。她走上前,对身边那个昏暗的人影说:“跟我回家喝茶吧。”
姑娘惊讶地往后退了退。罗斯玛丽伸出一只手拉住姑娘的胳膊。“我不骗你。”她笑着说。她觉得,自己笑得是那么真诚,那么和蔼。
跟班把车门打开,一会儿她们就在暮苍茫中疾驶而去了。
“好啦!”她把手悄悄伸进汽车里的丝绒吊带,心里真有一股凯旋的感觉,“别害怕,咱们都是女人嘛。就算我福分比你好吧,你也应当指望……”
正巧这时汽车停了下来,不然她真不知道怎样说完这句话才好。门铃一按,大门开了,罗斯玛丽用一种娇媚的姿势,护着那姑娘,简直像搂抱似的,把她拉进了走廊。
“来吧,到楼上去,”罗斯玛丽说,巴不得显出乐善好施的气派,“到我屋里去。”姑娘刚进门就站住了,看上去已经眼花缭乱,可罗斯玛丽并不理会这些。
“来,坐下,”她叫道,顺手把一张大椅子拖向炉边,“这椅子舒服,来暖和暖和,你看上去冷得要命。”“我不敢,夫人!”姑娘慢慢往后退着说。
她正要从壁炉台上取支烟,那姑娘说话了,说得很快,又轻:“很抱歉,夫人,可我就要晕过去了。夫人,要是我不吃点儿东西,就要晕倒了。”
“老天爷,瞧我多糊涂,”罗斯玛丽急忙赶去按铃。“茶!马上端茶来,再快拿点白兰地!”
使女走了,但姑娘几乎叫了起来:“不,我不要白兰地,我从来不喝白兰地。我要的只是一杯茶,夫人。”她不禁哭了起来。
这时刻真是令人又惊又喜的。罗斯玛丽跪在她的椅子旁边。
“别哭,小可怜,”她说,“别哭。”她递给姑娘一条花边手绢,自己真是说不出的感动。她胳膊搂着那两个瘦得皮包骨的肩膀。
姑娘终于忘了害羞,忘了一切,只知道她俩都是女人。她喘着气说:“我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我受不了。我要去自杀。”
“你犯不着。我会照顾你。别再哭了。看你碰到我,这不是件好事儿?咱们先喝茶,你有什么事都跟我说,我会替你安排的。我答应你,请别哭了,哭可伤身子呐!”
姑娘果然不哭了。正巧罗斯玛丽刚站起身来,茶就端上来了。她让下人把茶桌放在她俩当中,她把什么东西都让给这小可怜吃,三明治啊,黄油面包啊,统统都给了她,一看到杯子空了,就给她添茶,加奶油放糖,人家都说糖滋补。至于自己嘛,她不吃;她抽着烟,有意看着别的地方,好让人家不会受窘。
吃下这一顿点心果然立见功效。茶桌搬走以后,眼前就像换了一个人,一个弱不禁风的姑娘,头发蓬蓬松松,嘴唇有了血,一对深陷的眼睛闪闪发亮,靠在那张大椅子里,望着炉火,慵倦懒散。罗斯玛丽又点了一支烟,开始打听的时候了。
这时,门把手转动了,菲利普回来了。
“来得正好。”罗斯玛丽笑道,“这是我的朋友,叫——”“苏菲,夫人。”那个倦怠的人说道。罗
斯玛丽随菲利普走进他的书房。
菲利普说道:“解释一下吧,她是谁?这是怎么回事?”
罗斯玛丽笑着说:“我在柯曾街碰到的。她向我讨要一杯茶钱,我就把她带回了家。”“但是你把她带回家到底要做什么?”菲利普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