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理解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无论是乡村或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麻雀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麻雀素有“家雀”之誉。它适应力强,能飞善跳,喜爱居,乐于与人类为伴。麻雀的果如同半个皮球那么大,通常筑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空缝里,也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栖息在乡村和公园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
    人们常用“自投罗网”形容麻雀的愚轰。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学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在一次试验中,只有3%的麻雀一次被捉。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雀在罗网里把饵叼出来,然后“半路打劫”。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波尔特,通过对麻雀的迷津测验,发现它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拟。
    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踢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
功过: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所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由于麻雀被捕灭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泛溢成灾。十九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为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得以摆脱虫患。
    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我国现在的问题不是麻雀多了,某些地方甚至听不到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自投罗网:________  泛滥成灾:________
(3)麻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   
(4)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麻雀的特点→________→麻雀对于人类的功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   
(5)什么说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6)文中第一句中的“几乎”,第二句中的“常”可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 (1)《麻雀》
(2)自己送死投入网中;文中指毛虫太多造成灾难。
(3)第二自然段
(4)麻雀很聪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5)因为麻雀在其它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在育雏期,是捕获害虫的益鸟。
(6)不能删去;删去了“几乎”就表达不出有些地方麻雀面临灭绝的危险,删去了“常”就表达不出人们对麻雀的误会,有这两个词语,表达才更准确。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3)、(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到答案。
(4)①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短文内容,主关键词语概括。②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6)比较辨析有无此词语语意的变化,从而说明此词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
故答案为:(1)《麻雀》 ;
(2)自投罗网:自己送死投入网中。泛滥成灾:文中指毛虫太多造成灾难。
(3)第二自然段;
(4)1、麻雀很聪明 2、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5)因为麻雀在其它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在育雏期,是捕获害虫的益鸟。
(6)不能删去;删去了“几乎”就表达不出有些地方麻雀面临灭绝的危险,删去了“常”就表达不出人们对麻雀的误会,有这两个词语,表达才更准确。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3)、(5)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①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②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6)此题考查对有无此词语的辨析能力。
2.课内阅读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然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别给他!你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听见牛在哭
震耳欲聋——________
(2)写出文中的一句排比句。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母亲为养家争分夺秒地工作,十分辛劳、忙碌;“我”对母亲心疼、热爱。   
(3)为什么说“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4)想想作者写了什么事来表现“慈母情深”,为什么用“慈母情深”做课题。   
【答案】 (1)文中指母亲工作的地方声音嘈杂,耳朵都快被缝纫机声震聋了。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连续三次“我的母亲”说明“我”因看到母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辛勤工作而震撼,包含了“我”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我鼻子一酸”,是因为为自己的不懂事而感到内疚;被母亲无私的爱感动,而内心激动,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省略了“我”跑出去后的情景。
(3)因为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还是毫不犹豫地两次给“我”钱买书,满足“我”读书的愿望。如果再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的慈爱之情。所以……
(4)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因为慈祥的母亲不仅为养活孩子辛勤工作,还为孩子提供精神食粮,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这个课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考查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故答案为:(1)文中指母亲工作的地方声音嘈杂,耳朵都快被缝纫机声震聋了。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连续三次“我的母亲”说明“我”因看到母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辛勤工作而震撼,包含了“我”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我鼻子一酸”,是因为为自己的不懂事而感到内疚;被母亲无私的爱感动,而内心激动,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省略了“我”跑出去后的情景。
(3)因为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还是毫不犹豫地两次给“我”钱买书,满足“我”读书的愿望。如果再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的慈爱之情。所以……
(4)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因为慈祥的母亲不仅为养活孩子辛勤工作,还为孩子提供精神食粮,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这个课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2)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考查对短文的主要内容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3.阅读理解。 
回忆中的家(节选)
    当我还是个十岁孩子的时候,我非常想要一辆自行车。我父亲说我们穷得捉襟见肘。从那时起我就不再提起此事……直到有那么一天,我从市场上跑回家,激动地告诉家里的人,摸彩的头奖是一辆自行车!而一张只要二十芬尼!父亲笑了。我请求道:“我们买两张,
或者甚至买三张,行吗?”父亲回答说:“我们穷人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我央求着,父亲摇摇头。我哭了起来,于是他让步了。“好吧,“他说,“明天下午我们赶年集。”我高兴极了。
    第二天下午到了。谢天谢地,车子还在原地放着。我可以买一张。摇奖的嘎吱嘎吱地转着。我没中彩。不要紧,车还在,没有人把它赢走……头奖。第二次开奖的时候,我从摇篮里拿了第二张,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摇奖的轮子吱吱嘎嘎地响着。喀哒一声停了下来。中奖号正是27号——我赢了。
    父亲死后不久,母亲才把当时的真相告诉我……父亲头一天去房东借了150马克。然后又摸奖处的人,按商店价格买下这部自行车,并对他说:“明天我带着一个小男孩来,请您让他的第二张中奖。他应该比我更好地学会相信他的运气。”摇彩轮的人手艺很熟练,他非常有把握,想让哪个号码中奖,哪个号码就能中奖。就这样,我得到了那辆梦寐以求的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