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一般高中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  60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1分)
在美国的很多城市,人们期望能呼吸到最清洁的空气,这种追求几乎达到了宗教般的狂热。为此,一些削减空气污染的新技术应运而生,可是谁也不曾想到,人们却为此不断付出巨大的代价。
1990年,美国的《洁净空气法规》强制空气质量差的地区在汽油中添加充氧剂等化学制品,从而削减一氧化碳和苯等害气体的排放量。但是,现在发觉,大多数常用的充氧剂如甲基叔丁基乙醚已从地下贮油箱中渗入地下水,并已污染了地下饮水源,使这一地区可能在几年内成为美国最严峻的地下水污染区。科学家认为,水中即使有十亿分之几十的甲基叔丁基乙醚,也会对人的健康有严峻影响,甚至可能会致癌。一些曾坚决反对运用这项技术的团体还认为,加油站的空气中这中充氧剂气体含量过高,会使人呼吸困难、头痛和眩晕,不仅加油站的人,就连路上的行人也会受到影响。
    ③麻烦的事远不止这些。科学家们证明,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对土壤几乎没有亲合力,同时它又是很难分解的寿命很长的物质。虽说甲基叔丁基乙醚见光可分解, 但阳光很难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因此,它一旦进入地下水中,人们就很难将它“请”出来,而它渗入到更深水层的可能性则是不行避开的了。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也实行了一些措施,如关闭受污染的水井,断绝受污染的水源,设法从受污染区外部调水,当然,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资金数量是巨大的。还有一个方法是通过改进贮油箱来削减含有有害物质的汽油的泄露,但这仍不能解决已经发生的水源污染问题。
    ④目前,美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制定一个从水源中清除这种有害物质的方案,他们试图把从土壤中分别出来的被称作PM1的细菌注入受污染的地下水中。据说,PM1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取较大剂量的甲基叔丁基乙醚。科学家们同时坦率地说,这项在受污染的土壤和水的试样中已经获得成功的试验,在清洁地下水的具体应用中,还没有让人信服的实例。看来,这种“按下葫芦起来瓢”的状况,在环境爱护问题上是值得留意的。
                                                             
1.(2分)甲基叔丁基乙醚的泄漏会造成地下饮水源污染,其根本缘由                                   
                                     
                                                                   
2.(2分)“麻烦的事远不止这些”一句中“这些”是指爱上你不如爱上海                                     
                                                                             
3.“它一旦进入地下水中,人们就很难将它 出来”一句用了        修辞手法,                                                                      (2分)
4.下列不属于“巨大代价”所指的一项内容是(    )(3分)
A已经对地下饮水造成严峻污染。
B使人们期望呼吸清洁空气的追求落空。
C.为解决水污染二耗费大量人力和资金。
D水污染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还很难。
5.联系全文,说说“按下葫芦起来瓢”的含义(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2分)
秀丽《诗经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着大多的隐秘没有被我们揭开。可是,它实在是太美了, 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乏的解谜失败之后:仍旧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是我们民族最秀丽最缥缈的传奇,可它离我们那么近,“诗云”与“子曰”并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几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圣经,左右着我们的思维与推断,甚至我们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蒙它赐予——所谓“赋诗言志”。但它又总是与我们保持着距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们已经把“子曰”完全历史化,孔子其人其事已经凿凿可信,铭刻在历史之柱上, 而作为“诗云”的《诗经》,却始终不愿降为历史 ——虽然我们也曾认定它与其他经典一样,是史,但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它原来就不是描述“事实”而是表达“愿望”,假如说它是我们的心灵史,那倒很精确     。它的确反映了周代宽敞的社会生活,堪称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我们也因此为
它冠以“现实主义”之名,但它真正的价值是它表达了那个时代的痛与爱、生气与柔情、圆满与追求……直到今日,我们仍旧在“苦痛着他们的苦痛,追求着他们的追求”。它永久是鲜活的生活之树,而不是灰的理论与道德教条。虽然,从孔子及其门徒开头,我们就在竭力把它道德化;至少从汉代开头,我们就始终在把它学术化,但它永久是诗,是艺术,是感性的、秀丽的,是作用于我们的心灵与情感并始终在感动我们而不是教训我们的。是的,它应当是,也始终是大众的至爱,是我们心灵的寄予与表达。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略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想。对《诗经》中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不同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起来已经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
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奇特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认真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依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由于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
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供应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协作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当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肯定的规章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终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全都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高校《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观赏和宠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秀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的确很美,但假如谢太傅问我,我肯定回答《陈风·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