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不宜作“梦醒”解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中,选编了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其中“梦回吹角连营”一句中的“梦回”一词,书中解作“梦醒”。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也作此解,并节选《唐宋词鉴赏词典》(王延梯、胡景西)中的文段:“‘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词人在喝醉酒的时候,还拨亮灯火,深情地端祥着心爱的宝剑,在迷离的醉态中,英雄酣然入梦,一梦醒来,各军营里连续响起雄壮的军号声。”如此看来,“梦回”以下所描绘的种种情景,应该是对现实的描写,但此文中又有“此时词人闲居已久,胸中块垒,唯有以酒浇之”之说,这有些自相矛盾之嫌。写作此词时,词人到底是“闲居已久”呢,还是正在军营之中纵横驰骋、阅兵沙场呢?显然难以自圆其说。因此,笔者认为,此处“梦回”一词,不能当作“梦醒”来解,即不能理解为“从梦中醒来”之意,而应解作“梦中回到”即“梦中进入”之意。如此理解,“梦回”以下至“赢得生前身后名”皆为“梦中”之情景,当然此处所写的梦境,亦非一般意义上虚无缥渺之梦境,而是词人对过去火热的杀敌报国战斗生活的追忆。
  “此词大概写于作者闲居江西带湖之时”(王延梯、胡景西《唐宋词鉴赏辞典》),是写给好友陈亮,
抒发杀敌报国壮志的。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著名的爱国词人。与辛弃疾同属主战派,因此也遭投降派的打击迫害。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上,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188年,陈亮到带湖拜访辛弃疾,一对志同道合的战友,促膝畅谈,共同研究讨敌救国的方略大计,回忆青年时代驰骋纵横的战斗生涯,期盼杀敌机会的再次到来,南渡以来,辛弃疾梦寐以求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立业,然直到两鬓斑白,却仍壮志未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皓首穷途的激愤之情,齐集于胸中,他写给陈亮的这首词,正是表达了这种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因此,词一开篇,首句“醉里挑灯看剑”,是对现实的描绘。此时正是词人“闲居已久”之时,空有满腹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和满腔忠贞不渝的报国之志,但苟且偷安的朝政,使其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满腹的激愤忧伤,无以发泄,只好以酒浇之。但醉酒之中杀敌之心,报国之志,仍念念难以忘怀,拿出尘封已久闲置不用的宝剑,反复擦拭摩挲,本是杀敌建功之利器,却只能作无用的匣中之物,人与剑相同的命运遭际,勾起久已积压在词人心中的万千感慨,挑亮灯火,弹剑高歌,那锋利的剑刃,冷峻的剑光,闪烁着所向披靡的威力,恍惚之间,词人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战斗生活中。
  从“梦回吹角连营”一句开始,作者实际是进入了对过去火热的战斗生活的追忆。在这一部分
梦醒了那英中,词人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豪迈奋发的意气,使人感受到了其雄壮威武的阵容和赫赫逼人的军威。那惊险激烈的场面,正是词人冲锋陷阵、出生入死的生活的再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以天下为已任,完成统一大业,为国家民族建立不朽功勋的雄心壮志,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展示了词人伟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同时也道出了词人渴望理想能够实现的急切心情和大功告成时的喜悦和宽慰,使词的感情上升到了最高点。
  结末“可怜白发生“一句,笔锋陡转,词人由热情如火的梦境又回到了残酷无情的现实之中,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烈士暮年,壮志难酬的激愤,尽涌于笔端,使词中感情从高峰一下跌入深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强烈的对比,正是词人理想与当时社会现实的尖锐对立。它与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相呼应,都是对现实的描写,与中间的梦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表现词人报国有志志不伸的悲愤。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
  从以上对全词的解读,我们不难看出,“梦回”一词,如解作“梦醒”,就会影响读者(尤其是中学生)对词的理解和欣赏,而作“梦中回到”或“梦中进入”来解释,则较为顺利地引导读者进入词人所给我们描绘的意境之中,并有助于读者理解和体味词中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激越之情。
 
  岳嵩泰,教师,现居甘肃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