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新西部 NEW WEST 2018年5月上旬刊生根发芽,才能开花结果。因此,作为先行者,要唤醒更多的人,影响中国社会,我们必须学习与人沟通(尤其是与各级政府),与自然和解,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建设。
最后,面对自然,我们必须学会敬畏与感恩;面对他或她人,我们必须学会尊重与谦卑;面对自己,我们必须学会抱团取暖与互相成全……我们坚信,自己变了,人际关系变了,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就会变,惟有此,大自然
才会源源不断地恩宠我们!
(特别鸣谢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四川团队十年的坚守,香港理工大学阮曾媛琪教授及霍小玲等老师的相伴同行和研究经费支持,中国灾害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陈涛、史铁尔教授等亲力亲为,广州市民政局人财物力的支持及广州社会工作界社工的参与,中山大学蔡禾教授的支持及其社会工作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的实习参与,汶川沙金书记等领导的成全;感恩接纳我们并与绿耕社工结缘而相伴同行的每一位社区民众和受到灾害影响的灾区人民……是大家为期十年的倾心付出,共同成全了中国灾害社会工作。)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②马克思.19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附录为《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的摘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70.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④汶川“5·12”大地震已经过去十年,在这十年里,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绿耕社
工)参与了汶川、雅安芦山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工作和研究。汶川地震后,我们又先后参与了四川雅安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广东茂名泥石流、云南鲁甸地震等灾害的救援和重建工作,特别关注绿耕社工介入灾后救援和社区重建方面的研究,并自觉反思中国式救灾及其灾后重建模式。
⑤⑥张和清(2012):“灾后重生面临深层次社会困境”,《中国社会工作》, 6月号。
⑦简称南都公益基金会:⑧参见南都:
⑨下面关于社会损失、正面灾害观和化害为利策略的分析是我们根据2015年1月南都秘书长程玉在云南省鲁甸县“中国灾后社区重建行动学习网络”启动会上的《社会损失与正面灾害观》的主题报告改写而成的。
作者简介
张和清 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MSW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专家委员会主任。从事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和灾害社会工作二十年。
古学斌 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研究与发展网络主任、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工作博士课程主任、社会学专业负责人。从事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和灾害社会工作二十余年。
杨锡聪 在香港及英国接受社会工作及社区发展训练,学成后于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任教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及社区工作学科,从事农村发展、社区发展及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和灾害社会工作二十余年。
The  Report  of  Western  China 丨西部报告T
我们的纪念 李雅微
2018年4月26日-28日,“纪念‘5·12’十周年:铭记  同行  重生”研讨会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召开。会议
由灾后社区重建行动学习网络、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灾害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办及四川省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主办,北川大鱼公益青少年发展中心、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和成都四叶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
此次会议邀请灾害社会工作领域、农村社会工作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同行,以及灾后重建中的基层政府代表、社区民众、扎根灾后社区重建工作的行动者参与,通过政府-社区民众-灾害服务行动者-专家学者多角度、深层次关于灾害经验的对话,回顾、梳理了灾后重建成果及反思,探讨了面
向未来的防灾减灾救灾议题。
纪念“5·12”十周年研讨会在北川举行
研讨会代表合影。后排右八为上文作者、中山大学教授张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