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你的错,但这却是你的责任
    今天参加了一个有关“家庭系统排列”的主题沙龙活动。
    之所以会参加这个活动是源于樊登读书会给的一个标题,会讲一本书,这本书叫做——《这不是你的错》。
    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我前几天刚刚重温的一部跟心理咨询相关的想起电影——《心灵捕手》。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几部电影之一。
    它讲述了一个极度天才的少年,因为童年的遭遇,有著严重的心理问题。相互关系帮助他的心理医生通过与他之间不断的交流、沟通、探索,取下最后终于卸下了少年的心理防备,帮助少年到人生标榜应该去追求的高峰。而电影的最高潮就来自于心理医生的那一句:It'snotyourfault.
    《心灵捕手》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也激起了我的兴趣,决定去看看。所以呢,把今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一下。
    樊登读书会的一般套路都是由一个翻转师上台讲讲这次六师沙龙的主题内容是什么,然后放樊登对解释书的解读视频,视频中不带他个人观点的把这本书的精华部分拆解一遍,最后再由翻转师做一些总结师和期许。
    樊登的解读我在手机上看过一次,这本书是由海灵格的学生——马克·沃林恩所著,仍然是抛开目前仍然海灵格的理论体系。
    我曾经百度过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本来想搜一些学术的介绍,或者是看看百度百科啥的。
    居然居然搜出来很多关于“家庭系统排列”的很多负面信息,总之之类的。
    这也让我感觉很诧异。认知科学的范畴很多,我所知的部分不多,熟悉点的也就是精神分析系统内,这玉带也是我们五彩性格分析体系所属的范畴。
    心理学我认为是最复杂、最神秘的学科管理模式。同时有超多的人对心理学感兴趣。因为这玩意是不需要任何实验条件就可以拿来实践的,不需要有你有能力穿上白大褂到实验室里去摇试管。而且心理学之类的小游戏、小测试等等随处可见,什么人都可以拿来玩玩,玩不
好那也是个娱乐用小游戏。
    比方说,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我和你爸同时掉水里,你救谁?
    这是一道送命题
    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心理测试,回答好这个缺陷需要有非常机智(鸡贼)的头脑~
    还有更简单的:1—10十个数字,选一个你最喜欢的。
不是你的错 丁当
    等等等等。
    我不觉得有什么心理学范畴的东西是撒旦的存在,可能只是研究它的人没有给出女孩子精妙的论据和度量,或者是热切人民众们没有深入了解,不太容易接受而已。
    另外,也心存确实有很多心存懒惰的人,打着通敌心理学的幌子招摇撞骗。比如放飞灵魂到外太空、肉体飞升,羽化成仙、一颗银河系以外的陨石可以打通心灵,而且培训课程贵的要命,而且谁知还有人去学,我也是无语了。
    这是准备上天了
    精神分析体系的委托,来访者是否得到了成长淬炼和蜕变,是除了来访者和咨询师以外的人无法看到和看得出来体会的,从外人的视角则表示,就是两个人在聊天室而已,咨询师也要尝试各种手段来到可以帮助来访者具体方法。看起来很轻松,其实个中辛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家庭系统排列”的优势就在这里,外人可以看到。
    所以,我就把这次沙龙我所看到的,尽可能详细的详述一下。
    讲师要求两组观众上台,每组5人,共10人。2个男生,8个女生。分成两个家庭,每个家庭的由1个父亲(男生自动担任),1个母亲,3个女儿(女生棚内挑选角),形成“五口之家”。
    这样台上就有了两组“五口人组成的家庭”,为了表达简便,也为了看本文的人能愈更方便,我仅描写其中一组。
    当这1个男生、4个女生挑选了自己的角卡将之后,讲师要求他们在台上随意站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火车站在队伍当中的任意位置。
    经过了数秒的安排,他们自动站成了这样。
    从这个站位可以看出来,这个家庭貌似已经分成控股公司了两个集团。一个是由“妈妈”领导的“女子兵团”,另一个是孤立无援的“爸爸”。
    从这个站位中也能看出他们每个人在平常生活中的状态,我强调指出的不是现在这个“临时家庭”,而是他们的现实生活。
    “爸爸”是一个不太主动的人,不急于去干涉别人的生活。
    “妈妈”是一个责任感比较强的人则,希望用她丰满的羽翼去保护孩子们,而且“女儿们”全都在身体的同一侧,照顾起来也比较方便,同时她的注意力实际上没有放在“爸爸”身上。从这此刻我就隐隐的感觉,这位扮演“妈妈”的观众,她实际的夫妻内心情感的价值观当中较大也是这样。
    紧紧站在“妈妈”身边的是“小女儿”,她喜欢被全家人所宠爱。那么她在剧情之外很大也一定是这样,喜欢成为所有人焦点,喜欢众星捧月的感觉,同时也喜欢被照顾、被呵护。
    “大女儿”之所以会挑这个角,是因为她现实中有个哥哥,而她希望有更多的担当,去独自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女儿”站在最边缘,稍稍距离整个家庭远一点。我观察这个女生,就觉得她应该是一个不太受到他人关注,同时也经常忽略自己的菲律宾人。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推断可以出来,这里就不做陈述。
    这个时候,剧情起了变化。如果在这个家庭中所,“妈妈”生病了,每个人无意识又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
    “二女儿”说:我心态比较平和。
    “大女儿”说:我很伤心、难过。
    “小女儿”说:我是最小的,这个责任也轮不到我承担部分。
    “爸爸”说:我比较担心她,也担心这个家庭。
    “妈妈”说: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嘿,“妈妈”的反应是让我极为感觉意外意外的。意外是因为她有勇气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也可以看出在现实生活当中她确实承担了非常大的压力。在这里,用这样一种方式讲出了心里话。
    剧情再次转变,“父母们”吵架了。
    这个时候,“女儿们”会有怎么样的心理活动呢?
    “小女儿”说:我可能会发脾气。
    “二女儿”说:但要把自己关起来,逃离这个环境。
    “大女儿”说:我觉得“妈妈”很可怜。
    如果“父母”吵得不可开交,早已到了闹离婚的程度,让“女儿们”做出选择,她们这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