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星期三、星期日的晚上八点,“张青作物医生”总会在快手上准时直播蔬菜栽培的相关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两年间几乎从未中断过,即使是在疫情期间。在这个直播平台,张青拥有5万名粉丝。张青既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员,也是海城市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三星农业”)的总经理,更是一名科技特派员,被农民朋友们亲切地称为“育种皇后”。她的名叫“阳光的味道”。人如其名,她美丽、自信、干练,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总有令人如沐阳光的魅力,拥有像花儿一样的幸福。
张青,女,辽宁海城人,
1995年毕业于沈阳农业
大学园艺系,毕业后工作
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2009年被授予全国优秀
科技特派员称号,2014
年被评为鞍山市十大杰
出科技工作者,2017年
被评为辽宁杰出科技工作
者,2019年获得科技部
通报表扬。
文/本刊特约记者  马爱平 
女儿来给“拼命三郎”当保姆
“在路上,就是人生的常态!”——这是张青在快手上的备注。
张青家在沈阳,一年却有180多天待在海城市的郊区,育种、培训农民种植蔬菜,处理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务;一年中更有60多天出差在外带团队,给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和农民做培训。忙,是她的常态。2019年是张青为数不多的可以在家里长待的一年,总是忙忙碌碌的张青出差扭伤了脚踝,严重骨折,住院三个多月。出院后,她需要拄拐一段时间,出行很不方便。
“育种皇后”
幸福像花儿一样
在张青受伤的这段时间里,她在沈阳农业大学读研二的女儿往返于沈阳、海城两地,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周末来海城照顾受伤的妈妈,做她日常的“小厨师”,当她出行的“小卫士”。
“虽然妈妈一直很忙碌,但是我们的沟通很高效,她像我的人生导师,更像我的好妹。寒暑假的时候,她会把我带在她的身边,放在她的大棚里,我并不缺少妈妈的爱,相反,我是在爱的包围下长大的。”女儿说,在她眼中,妈妈就是超人,无所不能。
张青的丈夫是她的大学同学,两人有共同的志向、共同的爱好。“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我肯定不
能全力以赴当好这个科技特派员”,张青说。
被“八顾茅庐”请出山
“别说三顾茅庐,为了请张青,我真的是七顾、八顾都有。”三星农业的董事长李世鸿回忆起14年前的场景。彼时,张青把铁岭市作为基点,住在农村指导农户种菜,自称“蹲点”。公开授课是“蹲点”的主要工作之一,她的课堂上总有三四百名农民听得聚精会神,不肯离去。
企业家李世鸿正要做农业项目,他来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希望能请专家协助。院里推荐了张青。李世鸿来到铁岭,在张青讲课的门外守候,两个半小时,课堂里一个农民也没出来,这坚定了他请张青“出山”的想法。
等张青解答完农民的问题,李世鸿上前谈了谈自己的想法。张青给他泼了冷水:“农业产业化投资链长,回报很慢,成功的很少,我劝你放弃。”
时隔不久,李世鸿又到了张青,他想请张青给他的农户也做一次培训。
同年12月,张青来到海宁市中小镇,寒冷的小屋里挤满了前来听课的农民。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农户们没有交头接耳、没有接打电话,一直在认真听讲。培训结束后,他们意犹未尽,没有一个人离去,围着张青问东问西。
这件事让李世鸿佩服不已。“她肯定有这个‘金刚钻’”,他说。
李世鸿带张青来到2027亩田地前,说:“我准备投资3000万元建一个生态农业公司,取名为‘海城市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时逢2007年,辽宁省开展科技特派员行动,李世鸿又一次来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邀请张青进驻三星农业。李世鸿心诚所至,若再不“出山”放手一搏,张青于心不忍。
很快,辽宁省农科院、鞍山市科技局派遣的以张青为组长的7人科技特派组进驻三星农业。“我们的工作分为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科技创新,要研发出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另一条主线是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张青就是我们院从事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的典型代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隋国民表示:“张青
本身就是专家,还是科技特派组的组长,我们既要发挥她本人的特长,同时也要发挥她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这个桥梁纽带,把我院其他方面的专家、技术引入企业,全力支持她的工作。整个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都是张青同志的坚强后盾。”
高端蔬菜进万家
张青刚来企业时,面对的是毫无经验的种植户,要赢得千家万户农民的信任、让农户听企业的指挥,绝非易事。
“农民文化底子薄,遵守合同意识差,如果有人出价高于企业的回收价格,他们就出售了。”张青说,2019年12月,张青(中)和李世鸿(右)在海城市三星生态农业
有限公司的育苗温室中查看苗木长势
“有时候告诉农民不能使用高残留农药,打药要有间隔期,但农户一看见有虫子,还是会悄悄地使用。”张青采取了建立信任、培养意识、优化价格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用高于市场10%的价格回收,让农民得到实惠”,她说。
实干一年,刚有起,2007年一场罕见的大雪让他们的心情降到了冰点。“60%的大棚受到了大雪的影响,真是给我们迎头一棒。”张青心痛不已。更为紧迫的是,3000万元投进去了,只见花钱,却不见挣钱。张青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头黑发渐渐变得花白。
怎么办?张青决定做高端蔬菜——免费为各单位送高端蔬菜品尝,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很多消费者品尝后纷纷咨询购买这种高端蔬菜。
“有了张青这个‘军师’,没想到第一年就让企业盈利了。”李世鸿喜出望外。
那一年,三星农业的礼品菜卖到了100元一箱,开创了海城的先河,硬是让眼看就要亏损的企业扭亏为盈。
2006年,张青带领三星农业注册了“金万家”商标。该商标于2007年被评为辽宁名牌产品,2009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金万家”蔬菜在辽宁家喻户晓,是消费者心目中放心蔬菜的代名词。而且,“金万家”牌礼
品菜还成功打入沃尔玛超市,成为沃尔玛超市在全国设立的第四个、在东北地区设立的第一个蔬菜直供基地。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从事科技服务工作历史较长,1982年就选派了全国第一个科技副县长。在科技特派员方面,我们每年选派400〜500名专家组成不同专业的科技特派团,深入农村为产业服务。在科技与企业合作方面,近年来,我们扶持了720多家企业。企业是市场为主体,是技术和产品的载体,也是连接农业生产和市场的纽带,我们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进驻企业,实实在在地提升了企业的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隋国民说。
企业终腾飞
“企业一定要有造血功能,要盈利。”张青开始组建试验园,全面展开从育种到销售的全链条。张青引进了300余个国外优良蔬菜品种。为了减少农民在育苗方面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三星农业组建了代化育苗工厂及组培中心,仅通过工厂化育苗这一项技术的推广就为农民提高亩产量30%以上。
她注重长季节栽培、长货架期产品,14年间育成新品种40多个,涵盖番茄、茄子、黄瓜、辣椒四大作物,很多品种的品质高于国际水平。她主持繁育的蔬菜新品种获得了各种荣誉和专利。
她不断壮大公司的研发队伍,公司现有科技人员78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56人。
张青还规划了设施蔬菜产业链发展项目。产业链发展项目实施以来,共推广新品种20余个,推广面积累计60余万亩,培养技术服务人员60余人,培训农民10万余人次,提供优质生态型蔬菜2000余万斤,累计实现社会价值12亿元以上。
了解到农村农资市场混乱,给农民造成多方不便和浪费后,张青带领三星农业建立了700家农资连锁店。这些连锁店既是销售点又是服务点,同时提供农资和技术产品,也回购农民种植的产物。很快,这些90%由农民加盟的农资连锁店覆盖了辽宁省20%的设施农业。
2008年,三星农业开始开花结果,建设的现代化育苗工厂当年投产繁育优质种苗2000万株,销售扩大到辽宁省的12个地级市。
结了郝云“当初做的规划是5年盈利,3年就盈利还是超出
了我的预期。”张青松了一口气。
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上,张青作为科技特派员获得了
(责编:王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