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有序的课堂的感悟
实习半年,我对课堂的课堂的理解又有了新的认识,“安静的课堂是不是好课堂?”我认为对于好学生来说,是的,因为他们可以认真听老师讲课而没有干扰,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就会容易犯困,迷糊。回过头来仔细想想,又从各处寻了资料发现,课堂的安静时需要的,但是整整一节课都是安静的,这就不是一个好现象了,完全安静的课堂并不是一个高效的课堂。
就学习而言,良好的安静环境是一个因素,特别是在自习的时候,因为安静下来就比较容易抽入。也就是说,让学生能够投入学习才是目的。不过,安静K投入,有时学生很投入,却不一定安静:或者学生很安静,但并没有投入。学生在该安静的时候安静不下来,原因不仅仅是缺乏自控能力,还与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有关,比如教学内容乏味、教学方法缺乏变化或者教学节奏不当,这些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教师对学生的看法也会影响学生的自我定位,比如当教师总给“好学生”机会里,那些“差生”就会不自觉地用“捣乱”的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以此来肯定自己的存在。好的老师很容易从学生的神态中觉察到学生是否投入,并相应地调整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区性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即便是学生缺乏自控能力,教师善加引导也会产生积极的结果。要让学生在该安静的时候能安静下来,光提要求是不好安静
够的,还应该有一些具体的方法。这个过程本身,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自我控制和尊重他人。当学生真正投入学习时,教师也会从学生发亮的眼睛、兴奋的神情中而得到激励而把课讲得更好。不言而喻,这样的课堂会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对课堂而言,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一个好的课堂,用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梅里尔?哈明博士的话说,应该是“鼓舞人心的”。一个好的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动静结合的,一味的高压政策,只会适得其反,或是压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所以,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们需要做的也许比让学生安静下来要更多。高效的课堂不仅仅是安静的,还是生动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