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一场美丽的错误《错误》教学实录和反思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等待是一场美丽的错误--《错误》教学实录和反思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师:上虞丰惠中学刘建松
班级:xx级高一(8)班
时间:xx年9月14日
整体框架:《错误》诗中的中国元素切入,进展针对性的深入解读,这一块是文本内容的教学,是写什么。然后理解这些元素的排列顺序,侧重于形式的教学,是怎么写。最后归结于主旨的探讨--等是美丽的错误。
课前播放《江南》林俊杰(造势,为何选择这首歌)
风到这里就是粘
错觉 王露凝粘住过客的思念
雨到这里缠成线
缠着我们留恋人世间
你在身边就是缘
缘分写在三圣石上面
爱有万分之一甜
宁愿我就葬在这一点
圈圈圆 圆圈圈
天天年 年天天 的我
深深看你的脸
生气的温柔
埋怨的温柔 的脸
师:这是一首充满中国元素的诗歌,带有浓郁的中国风。但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诗人郑愁予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这首诗被称为“台湾现代抒情诗的绝唱”,这首诗就是(单刀直入,为何如此导入?导入的指向性必须明确、准确。用最直接、最精炼的语言告诉学生一节课的要学的“干货”。准文本的命门,就好似到了解读文本的钥匙。中国风,中国元素、中国诗人,是课堂切入的选点,因为这是《错误》中最显著的语言形式特点。)
生:《错误》。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然后说说读完后的第一感受,(学生自由朗读,答复)(诗歌的朗读倾向于个体朗读,不赞成齐读。读诗是需要停顿延长、轻重缓急。这和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上下有严密关系)
生:读来很舒服,是种享受。
生:好似写一个女子在等人,等丈夫。
生:好些词语句子有中国古代诗词的味道,情感很消沉,凄凉。(学生的阅读体验往往是表层的,缺少理性深入的感悟,这就要求老师在到合理适宜的切入口后,要及时跟进,才能
进入文本深处,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心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这就是教学展开的过程。类似开场锣鼓敲响后,开始舞刀弄,练把式。)
师:大家谈了读完诗的第一感受,有些是从内容入手,说是在等人,似乎还包含着一个故事。有些从语句出发,看到了古诗词的影子。也有些从情感来品味,有些小感伤。诗歌的本质是抒发情感。关键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为什么这样抒发感情能打动我们读者,让我们感觉很美,很有味道和意蕴。刚刚我说了,郑愁予被称为(这段既是总结,又是下个环节的过渡引发,顺势勾连。)
生:中国的中国诗人(再次提到中国两字,课堂的话题紧凑而不流离,还是指向性的问题)
师:是的,我们能发现里面大量的中国元素,能出来吗?然后说说这些中国元素的词语能引发的你哪些想象和联想。(其中有两个问题,一个用眼,一个用脑,梯度层次清楚)
生:江南 莲花
生:东风 柳絮 三月
生:青石 跫音 春帏 窗扉 马蹄
师:这些充满中国风的词语,有独特的内在的意蕴?谁来说?(无人 说)那好吧,我们把第一节读一读,注意其中的停顿、和重音。(读法的指导,老师的示范,诗歌的味道是朗读出来的,朗读的味道是需要技巧的细腻指导,朗读这种教学方法要切合诗歌文本的个性,通过朗读可以组织学生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文本,让课堂充满活力。如何把感情投入到一些需要强调的词语中,这是个问题。)
生:“打”后面停顿一下,读出一些悠长的味道,“江南”要读得重些,“走过”读的轻快些。
师:我们来模拟一下(学生朗读)
第二句怎样读?
生:“等”读的重一些,在强调“等”。容颜后停一停,要很长,莲花很美的。“开落”中间最好断开。
师:很好,诗歌好似经过这样一重一轻,一停一顿,味道就出来了。好,连起来模拟一下。(学生个别朗读)
师:这两句诗连起来你怎么理解?江南仅仅是地名吗?莲花怎样理解?(还是回到文本的特性,强烈的古典彩)
生:江南风景很美,指的是美丽的事物,
师:古诗词中,江南两个字往往充满诗情画意,比方江南好
生:风景旧曾谙。
师: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和江南老,刚刚林俊杰所唱的
风到这里就是粘
粘住过客的思念
雨到这里缠成线
缠着我们留恋人世间
你在身边就是缘
缘分写在三圣石上面
师:比方美丽的爱情故事
生:许仙和白蛇,断桥相会
生:梁祝化蝶的传说,
师;:是的,江南就是烟雨蒙蒙,情意浓浓。如果把诗中的莲花改作玫瑰或者牡丹可以吗?(学生思考)为何必须是莲花?(如何组织展开教学活动,抓手尤为重要。抓住古典意象莲花,讲深讲透,如何做到呢?)
生:因为江南的莲花很多,莲花很美。和江南有联系
师: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师:难道玫瑰不美?牡丹不美?莲花的特点是,
生:出污泥而不染,卓清涟而不妖
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
师:莲花的特点是
生:清纯 清高
生:坚贞 自守
师:老师补充一下,为何这里是莲花呢,莲有个谐音,怜,莲是可怜的,当然这里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很容易让人想到美丽可爱的女性。朱自清有篇散文,叫《荷塘月》,也用了许多形容美丽的女性的词语形容莲花。(这就是教学如何展开的技巧,相当于给你一团面粉,你如何变成面包。必须有酵母,充分发酵,使之饱满。引进了古诗,采莲赋,散文、用玫瑰等的词语转换,借用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这些适宜的外来力量对学生的阅读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防止了生硬的直接灌输,防止虚头虚脑的“空对空”)
师:这两句诗中,你认为应该出现的人是 --
生:“我”是一位男性,第二句是女性
师:详细些
生:我是过客,外地人。
师:在别人看来是过客,对自己来说就是游子,女的就是
生:想念丈夫的女子,
师:古代叫思妇,这在诗歌中很常见的关于思妇游子的诗歌。
丈夫外出打工,或考功名,或经商,妻子在家思念。但这里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为何让我们如此难忘?插一句题外话,丈夫在古诗中不叫丈夫,叫
生:官人、相公
师:在古诗称为“良人”,就是好人 。这称呼感觉男人听着估计挺舒服,那时的男人在女人心目中是何等高大和备受尊重啊!再问一句,这里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为何让我们难忘?(这就是诗歌的技巧应用的范畴,我们一般讲文学作品,着力点往往在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容易忽略的是为什么作品会如此感动人,震撼人的原因。讲不出、讲不明、讲不透其中的微妙。优
秀的作品往往有出众的`表达技法。阅读教学应有这样的教学内容:学习文本形式,就是作者这是怎样构思行文,谋篇布局。让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能初步掌握和领悟特文本的解读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