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头摄影界,西方有布列松,东方有何藩
■ 照片拍不好?这里有技巧!
“我的天性是忠实地用摄影去表现自我,抒发我对这个世界的观感,我的某些理想、某种寄望,都在拍摄的过程中。这种快乐,是金钱买不来的。——何藩
在摄影界,何藩被誉为“东方布列松”,从1950年代至60年代,他拍摄的多幅作品,至今仍是老香港照片的顶尖之作。
他对光影的运用,作品中的强烈的美感,动人的戏剧性,宏伟的诗意。对影像的执着追求,谦逊的品格,影响了几代摄影人。
《勿忘我》,1949年拍摄,2012年再创作,何藩作品。
《午后闲聊》,1959年拍摄,何藩作品。
何藩,1937年10月8日出生于上海,幼年即随家人移居至香港,为国际级知名摄影师,于19
58年获得摄影十杰冠军,被誉为摄影界的“东方布列松”。他以拍摄上世纪50、60年代的香港闻名,早在年少之时就已获奖无数,扬名国际了。
正如张爱玲女士所言,成名要趁早。十三四岁何先生便从父亲手中获得了一台相机作为礼物,只是通过自悟就很快拍出了获奖作品。不到20岁与家人移居香港,从此徜徉于这座都市的不同时空,梳理了这座都市的每个剖面:熙来攘往的大街,幽静孤寂的陋巷,市井挑夫,渔帆远影,香江之畔的点点滴滴,都被小小的胶片一一截取。
何藩十分了解香港,十分熟悉香港人的生活,他善于捕捉香港最具魅力的城市风貌,乐于展现香港的市井百态。弄堂里,老人正在烧饭,一个小贩牵着几只彩鲜艳的气球经过;街市上,雾气与熟食的蒸气弥漫,卖土豆的小姑娘若有所思;阳台上,晾满了衣服,小孩和猫同时探出了头……
潘柯夫何藩先生有很多作品都在香港的中环街市拍摄。他似乎特别钟情午后的时光,尤其是下午3时45分至4时的光线,往往一连数日在同一地点守候,只为等待期望的光线与人物相遇,在此时按下快门。
“我喜欢日落前这段时间,这样我可以获得较长的影子。我觉得影子比物体本身更吸引我,有一种抽象的味道,充满神秘感。”2012年,何藩回归香港的首展“昔日香港(Hong Kong Yesterday)”展出了一系列经典的黑白原作。何藩先生凭借这幅作品入选当年IPA(Invisible Photographer Asia)“最具影响力的亚洲摄影家”,是香港唯一的获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