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转换 多元圭变
——学习李平老师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之高效语文课堂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柳林中心校龙子湖二小孟志新
一、天道酬勤,风雨耕耘、终获彩虹。
200812月,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语文老师李平老师,作为全国1000多万教师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在教育部召开的“学习英模教师,弘扬伟大师魂”座谈会,教育部领导和著名媒体都认为,她提出的“以尊重为前提,以放手为方式,以发展为目的,才是真正负责任的爱”的“师魂”和“师爱”观,真正让我们的师爱表现为常态的伟大,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和可操作性。
阅读这段文字,我想千万读者都和我一样,对李平老师充满了深深的敬佩和无尽的祝福。130多岁的年轻教师,就能获得此种殊荣,也着实不易。这难道是上天对她的眷爱吗?是的,我只听说过天道酬勤,只听说过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只听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只听说过……。我们听下面这段话就豁然开朗了。“紧张吗?知道这次比赛特别激烈,知道你年龄最小……但是,我问你——你有颈椎病吧?你有肩周炎吧?你有咽炎吧?你有慢性肾炎吧?
你有静脉曲张吧……作为一名教师可能得的职业病你都得了吧?我告诉你,普通老师得到50岁才能得全,你才30岁就全得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虽然年龄不到,但该下的功夫我们都下到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霍金,躺在轮椅上的科学家,虽手脚不能动,仍用大脑勾画茫茫宇宙。保尔·柯察金,以超强毅力诠释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天道酬勤,正因为李老师敬业奉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促使她在漫漫教育征途上乾坤转换,多元圭变,引导学生在人生的征途上、在世界的舞台上一步一个脚印,迈出自己坚实的步伐。而天理昭昭、因果循环,李老师理应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荣耀。
二、乾坤转换,课堂又一片天。
何谓乾坤转换?乾为天,喻指传统教学中老师的课堂讲解。老师高高在上,老师所思虑的是如何把自己的课讲解的完美无缺,如何展示出自己的素质基本功,老师是一个演员。坤为地,喻指传统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在下,像1个木偶一样,失去自主性,任凭老师操纵,学习效率低下。在这样的乾坤支配下,老师的高高在上与学生的低低在下形成鲜明的对比,导致老师的入不敷出、学生的效率低下。这1点,李老师是有切肤之痛的。正如她所
言:生平第1次在炎热的8月感到了凛冽的北风和彻骨的寒意。事出必有因,委屈与郁懑之后,我开始痛定思痛,反省自己。
获得巨大成功的李老师为何还会有如此透骨的寒意呢?原来1998年新学期伊始,刚大学毕业的李老师开始投入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正如上文所述之乾坤,李老师在乾上“无所不用其极”,追求1种完美的教态。最终,其讲课水平得到领导、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于是李老师信心满满地迎接20017月的高考,但结果是自己所带2个班级有效分人数跟其他平行班级比,不仅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还要略差一些。付出与成绩不成比例,这巨大的打击使李老师一下子蒙了。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失败这条狭路,李老师激发了自己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反思自己课堂中的乾坤之道,终于悟出了乾坤转换。完成了自己由1个演员到一个导演的蜕变。把重心移到学生身上来,关注学生的学情,点拨学生课堂中的疑难杂症,师生一起升华自己的感情,实现语文课中的由读生情、由读悟情。
经过3年的实践摸索,李平老师到了自己的语文课堂模式李玟 流转——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36段“35+10”循环课堂教学模式。3步即课前、课中、课后,此3步为1节完整的课堂环节。
6段为1、学生吃透老师编制导学案,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与同伴合作学习,为自己在课堂上的一语中的占有资料。2、课上,学生对胸有成竹问题积极展示,其他同学倾听、质疑。老师由课堂“霸主”转变为“学长”:倾听、激励、组织、点拨、引导。3、教师发挥主导:控制目标、控制主线、控制状态、控制进度之4控。4、展示结束老师进行课堂小结、团队评价,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人格心理。梳理知识点成主线。5、每节课最后10分钟转入下节课的课前预习,此阶段是老师展示主阵地,老师指导目标、方法,帮助学生攻破难点,老师要要围绕学生学习“热情”和“信心”做文章。6、课后通过“堂堂清”达标,落实知识,培养学生纠错、反思习惯。老师依课堂生成性,教学相长,实现教学教研体提高。
课堂不再是老师的秀场,课堂不再是老师的脸面。课堂成为了学生展示自己——培养信心勇气,质疑同伴——敢于说不,滔滔不绝——发展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所以说:乾坤转换,威力无限。
三、多元圭变,巧妙利用最近发展区: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展示操作化。
何谓多元圭变?亦即不积圭步无以至千里,也就是李老师所说的最近发展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我们都有一个特定的属于自己独有的发展区、发展步伐。超过了这个发展区、发
展步伐,就是拔苗助长,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就得品尝失败的苦果。
在循环大课堂模式下,是如何因势利导最近发展区,实现学生的多元圭变呢?关键就在于导学案的编制,导学案是教师对教材的领悟后再把它翻译成多元化的、多层次的不同问题,而学生就自己熟悉的问题进行展示准备。山东兖州第1中学编写导学案最核心的要求就是“3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展示操作化。特别是展示操作化,学生不仅要说,更要亲自去读,特别注重学生的诵读。例如,在教学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在“局部探究”部分,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第6节中“我做了生我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可否改为“我终于回到父母的家里了?”为什么?用诵读来表现。2、节中还有相互矛盾的表述吗?谈谈你的理解。(提示:“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天伦叙乐的匾”,既然不认得,又为什么知道那4个字是“天伦叙乐”呢?)3、“忸怩不安”与“扭捏”有何不同?此处可替换吗?……
以问题为载体有效贯穿整个语文课堂的始末,可谓是李平老师的一大靓点。问题为学生指明了目标、道路,学生在这条道路上自主探索,无论成功与失败,小则对他的课堂、大则对他今后的人生都是一种有效的启迪!因为这种成功的经验的获得,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不是别人讲给他的。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决定事物成败的是内因而不是外因。
四、多元的教育世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愿中国教育界历久常新。
在世界的大花园里,是一支独秀好、还是姹紫嫣红好呢?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一门学说都不敢自居完美、滴水不漏、毫无破绽。所以,我们才需要和同行交流切磋。只有在和别人不断地对比中,我们才能到自己前进的方向。也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会认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到前进的动力。大清朝267年的执政经验告诉我们妄自尊大、不将自己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终将自取灭亡!
衷心的希望,中国的教育界在把眼光投向本国的同时,也能放眼世界各国教育,师夷长艺以制夷。愿伟大的中国,中国教育界能够历久常新,江山代有才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