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课教案《转起来》
教学目标:
继续转动1. 让学生了解转动是物体既有转动轴线又有转动半径,并能正确使用其概念;
2. 让学生认识到转动过程中的物体有速度、方向和加速度,并能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获得实验数据;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掌握转动轴线和转动半径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索转动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理解转动轴线和转动半径的关系及其对转动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推导出转动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一条细木杆、一个旋转轴、一块纸片、一个底座;
2. 实验材料:一只弹簧秤、一卷细线;
3. 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教师从班级中请两名学生上讲台,其中一人举起一本书,另一人转动书本;
2. 教师请学生观察两位同学的区别,并提问:你们觉得两位同学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两位同学所进行的动作不同:一人是向上抬起物体,另一人是将物体转动起来;
4.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转动。
步骤二:讲解转动轴线和转动半径(10分钟)
1. 教师以细木杆为例,向学生解释转动轴线和转动半径的概念:
a. 转动轴线:细木杆的一端固定不动,那么细木杆围绕被固定的一端旋转。这个固定的一端就是转动轴线。
b. 转动半径:细木杆围绕转动轴线旋转时,细木杆另一端离开转动轴线的距离就是转动半径。
2. 教师辅助使用示意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转动轴线和转动半径的含义。
步骤三:进行实验(3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实验的内容: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验证转动速度、方向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 教师示范实验步骤:
a. 将细木杆固定在底座上,使其成为一个转动轴线;
b. 在细木杆上方固定一块纸片,作为转动物体;
c. 将细线固定在纸片上,另一端挂上一只弹簧秤;
d. 用手转动纸片,并观察弹簧秤的指示数值;
e. 每次实验前需将纸片固定在同一位置。
步骤四: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15分钟)
1. 每组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2. 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要求学生将实验数据汇总,并进行数据分析,讨论转动速度、方向
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a. 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弹簧秤指示数值随转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b. 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弹簧秤指示数值随转动半径的增大而增大;
c. 学生讨论以上观察结果,得出结论:转动速度和转动半径与转动加速度有关。
步骤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重点强调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学会使用转动轴线、转动半径、转动速度和转动加速度的概念。
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进行实验和观察,加深对转动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板书设计:
中班科学课教案《转起来》(二)
转动轴线\t\t\t\t\t\t\t\t\t\t\t\t转动半径
实验步骤:
1. 固定细木杆在底座上。
2. 在细木杆上方固定纸片。
3. 将细线固定在纸片上,另一端挂上弹簧秤。
4. 用手转动纸片。
5. 观察弹簧秤指示数值,记录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
1. 转动速度增大,弹簧秤指示数值增大。
2. 转动半径增大,弹簧秤指示数值增大。
(备注:板书内容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