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1-11-18
∗∗[作者简介]王文飞(1984—),女,河南荥阳人,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刘蕾蕾,
(1986—),女,河南武陟人,新乡医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摘要:伊丽莎白·毕晓普(Eliza beth Bis hop )是20世纪美国当代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诗歌独树一帜,避免对个人生活的描述,强调情感的控制,显得冷峻客观,与T.S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中“情感逃避”相吻合。这也是其诗歌的魅力之一。
关键词:情感逃避;顿悟;超现实主义;镜子主题中图分类号:I106.4
小背叛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2)02-0119-02
(1.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河南开封475001;
2.新乡医学院
河南新乡453003)
王文飞1刘蕾蕾2
论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情感逃避”
一、引言
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 1911-1979)是美国
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她生前虽然只发表了101首诗歌,但其诗
歌独具特,很难归属于任何流派。她的诗歌素雅精致,深刻而又有神秘彩,善于客观的细节描写,刻意回避情感的流露。James G.Southworth 曾评价说,“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除了个别十首之外,其余的都非常客观,巧妙而又细心的客观
描写细节可以说是她诗歌的最本质的风格。”[1]而在致梅
·史文森的信中,毕晓普自己也提到,“我自认为我最好的诗歌是那些看起来非常客观的诗,有时我希望我
对其他事物都能如此客观,一旦我试图非常个人化时,就不那么成功......”[2]而这跟艾略特“非个人化”诗学理论不谋而合。其实,毕晓普的诗歌创作的确受到艾略特的影响。在《传统与个人才能》的最后,艾略特说: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诗歌表达的不是某个人的情感,而是人类的共同情感,即真理。[3]她强烈地反对在诗歌创作中有意识地用某种情感去调控、牵引诗歌。因此,本文采用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探讨伊丽莎白·毕晓普是如何在诗歌中实现“情感逃避”。
二、顿悟的运用
顿悟(epiphany)起源于希腊语plainein(verb),表示“显示”
或者“到有光的地方”。James Joyce 将其理解为瞬间的认知或
揭示。毕晓普的诗歌中除了精确的观察、细节描写和冷静的语调之外,通常不知不觉中让读者感悟到其对事物本质的顿悟,并在结尾时揭示出“真理”———这顿悟因为前面的着力铺垫而引人回味、意义深远。这种她称之为“真理”的东西:“它既不是简单赤裸的个人自白,也不是对时事政治的客观分析;应该说,它是对人类经验的一种探索———这种经验既是作者自己的,但更多的是更接近普遍真理(universal truth)的一种东西”。[1]
这一特点在她的很多作品中,如早期的《鱼》,稍后的《在渔屋》、《犰狳》和《人蛾》中均有体现。
以《鱼》一诗为例:诗人从捕到一条鱼开始,进而描写鱼的
皮肤﹑眼睛﹑下颚﹑伤口甚至它身上的海草和寄生物﹑
渔线……小船﹑船上的积水﹑水上的油彩,“当一切都成为/彩虹,彩虹,
彩虹!”[4]这里,那道彩虹暗示了诗人的认知——
—所有的生物,即使历经磨难的鱼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生命。因此作者作出决定,“我把鱼放走了”[4]。这里的虹不仅仅是因为油彩点缀出的五彩斑斓的物理现象,更凸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真理。
而在《矶鹞》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在喧嚣的海滩上矶鹞奋力奔跑的场景。全诗中,毕晓普非常执迷于描绘那些细微之处,特别是那些细小的沙粒和石英碎片。而在最后,“他寻着,寻着,寻着/可怜的鸟!满怀困惑/黑、白、灰、成百万的沙子/与石英、紫晶与玫瑰石混和”,[3]当读者读
Vol.32No.2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Apr .2012
∗∗∗第32卷第2期
绥化学院学报2012年4月
119
. All Rights Reserved.
到这里时,会不由想起威廉·布莱克《天真之歌》中“在一粒沙中窥见世界”,在浅显平淡的陈述中,诗人借助矶鹞在诗的结尾点明主题,将事实提升为一种体悟,揭示了现代社会人类所面临的困惑与混乱,实现了“顿悟”。
三、超现实主义的应用
Dodd指出,超现实主义也是一种“逃避策略”(strategy of evasion)[5],因为它并不接受我们通常认定的自我或现实的理性结构。毕晓普在诗歌中依赖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对事物不断进行超现实的探索,从而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实现对“普遍真理”(universal truth)的揭示。实际上,1935年,毕晓普在去法国的旅行中了解到超现实主义,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她曾对Ashley Brown说,“我对超现实主义非常感兴趣”,“我读了很多超现实主义的诗歌和文章”[1]。Bonnie Costello和其他批评家也强调了超现实主义绘画对毕晓普的影响。
根据布雷顿的超现实主义理论,超现实主义者崇尚梦幻和无意识,因为梦幻可以用来“解决人生的重要问题”。因此,梦境也是毕晓普实现超现实主义的主要手段。事实上,在诗中,梦境不仅仅为毕晓普提供了创作的材料,也帮助读者认知及揭示一些重要却有些晦涩难懂的事物——
—真理,如《莠草》、《人蛾》等。
《人蛾》是毕晓普早期创作的一首诗,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象征手段,将不间断的细节描写联系起来,营造出了一个似乎来自梦境同时又超越外在世界的场景。“此地,上方/建筑物的缝隙充满了碎裂的月光/人的整个影子只有帽子那样大小/伏在脚边/犹如玩偶足下的圆圈/一枚倒立的大头针,针尖被月光吸引”诗中描述了一个居住在苍白的混凝土地铁里的怪异生物,只在夜里爬到“表面”,因为这时有意识的“人”的影响才消失。此处的“人”,对于人蛾而言,是遥远而陌生的。“如果你抓住他,/用手电照他的眼。瞳仁是全黑的,一个自身完整的黑夜,当他回视,又闭上眼睛,/它那长毛的视野就被绷紧。/然后从眼睑挤下一滴泪水,他仅有的财富,好像蜜蜂之刺,滑落。/他狡猾地用手掌按住,而如果你不留意/他会吞了它。如果被你看见,他就会交给你,/凉得像似来自地下的泉水,纯得足可以饮用。”诗中的人蛾给人一种幻想的真实,卑微地生活在城市的黑暗角落,害怕与人的交流,读者可
以从中体会到一种深度的逃避。
当然,在毕晓普的诗歌中,超现实主义的实现方式是多样
的。如在Casabinaca一诗中,语言本身就是超现实主义的工
具。但毕肖普的诗歌中多运用意象,特别是视觉意象来达到相
当超现实的效果,特别是她的早期作品,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
就是镜子意象。在《沙劳特的绅士》中,沙劳特先生把自己看作
是半个镜子,“一半即足矣”[4]。他活在现实与镜子之间,真实与反射之间。由于外在的自我是不固定的,反射的自我也从不固
定在单一的角度或与外在的自我融为一体,因此他分不清现
实与幻想,自我的分裂使他拒绝辨认外界真实的世界。正是通
过镜子的反射,诗人让读者看到了人类欲望世界的无限可能。
四、结语
作为一名有着独特风格的女诗人,毕晓普的诗歌常被称
赞为能够看到普通人所看不到的事物深邃与精细的一面,而“情感逃避”便是其达到这一效果的途径之一。具体地说,毕晓普在创作时力图超然物外,通过顿悟及超现实主义手段的运用,冷静客观地实现对生存及生命意义的揭示,引领读者一起去探索、发现。因此,利用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解读其诗中的“情感逃避”,也是我们解读其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Travisano,Thomas.“The Elizabeth Bishop Phenomenon”in New Literary History:A Journal of Theory and Interpretation. Vol.26.No.4.Fall.1995.Reprinted in Poetry Criticism.Vol.33.
[2]Millier,Brett Candlish.Elizabeth Bishop:?Life and the Memory of i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3]周煦良译.托·史·艾略特论文选[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4]丁丽英译.伊丽莎白·毕肖普诗选[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Dodd,Elizabeth.The Veiled Mirror and the Women Poet:
H.D.,Louise Bogan,Elizabeth Bishop,and Louise Gluck. Columbia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92.
[责任编辑王海峰]
12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