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全红:溢彩流香在路上
作者:钱玲
来源:《华人时刊·校长》2018年第07
        邹全红,教育硕士,现任苏州市一中分校(彩香实验中学)校长,苏州市高级一等校长,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苏州大市学科带头人,她平易近人、开朗热情,作为一校之长,既有女性的温柔与细腻,又有男性自愧弗如的坚毅和魄力,工作兢兢业业、细致果断。
        邹全红校长本着先改变自己,再改变环境的理念,克服工作中的重重困难,全身心地扑入到学校建设中。她以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人。其身正,不令则行,学校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也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校长工作千头万绪,但邹校长总能思路清晰,凸显重点,开拓创新,做出成效,开展了一系列有利于学校发展、凝聚人心的大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向教育局输送了多名年轻干部。同时非常重视管理,有创新能力,大胆进行课堂改革和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邹校长心里总是装着每一位老师,宽厚仁爱,乐于助人,亲和力非常强,她以自己的行动感召着每一位师生,相互的理解和支持使校园更和谐、更有生机。
        2017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关键能力,《意见》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并进一步指出要培养四种关键能力即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在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模式基本上决定人才培养模式,邹校长意识到现在的课堂,也就
是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很难培养出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课堂是教育的主征地,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所以关键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每一所学校必须加强基于关键能力的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积极落实课堂教学改革。
        近年来,彩香实验中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小组合作制课堂教学改革为基础,在基于关键能力的有效教学实践研究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初具成效。
        思考——寻出路
        苏州市第一中学校分校(苏州市彩香实验中学校)是由彩香中学和三元中学两所学校重组而成。这两所学校分别始建于1984年和1989年,属与居民新村相配套的初级中学。自建校以来,两校均有过辉煌。但随着立达等四大民办公助学校的扩招,以及苏州教育的一系列布局调整,再加上两校教学质量的逐渐滑坡,办学条件的日趋弱化,导致地段内优质生源留不住,两校50-70%均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2013年,苏州市教育局为促进城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为新城区建设提供优质品牌支撑,苏州市一中分校实施品牌输出,与彩香中学重组,成立苏州市第一中学校分校(苏州市彩香实验中学校),
但是两校重组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办学越来越难的现状——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沉闷,如何才能改变彩香的现状”“如何才能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定位的实验学校的实验二字落实到实处20148月新到任的邹全红校长带领着班子开始苦苦思考这些问题,并在彩中师生中开展了大讨论。
        出路思考:苏州市一中分校(彩香实验中学)如果不进行课改,即使学校再重组,教师再努力都不可能改变学校在周边及在苏州市区的地位和影响。进行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就有可能走出困境,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的形象,从而真正发挥出实验和示范引领作用。
        行为思考:要进行课改首先必须承认落后,立足于变,致力于改,并尝试着向前迈岀一步,到有效办法。为此邹全红校长与班子成员、上级领导多次进行深入交流,并在教师、学生、家长层面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决定从最薄弱、最紧要处——课堂入手寻求突破口,依托省级规划重点课题《初中能效ACP课堂的实践研究》,在重组后的一中分校(彩香实验)聚集课堂,改革课堂,走课改之路。
        目标思考:力图通过课改营造最有味道的课堂、培养最有能力的学生、成就最有张力的教师、打造最有特的学校。
        实践——寻求突破
        通过思考讨论明确了课改方向后,彩中人说干就干。自201411月起,学校秉承生本教育学习金字塔的理念,依托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初中能效ACP课堂模式的实践研究》,开展小组合作制模式下构建智慧课堂。
        传统教学范式改革
        改学——打造能效“ACP”课堂,改变学习方式。能效“ACP”课堂,是学生先学、先讲,师生再一起倾听和点评的课堂,“A”active,即主动;“C”众里寻你 韩红是cooperative,即互动;“P”presentation,即展示。通常,教师提前一两天把导学案发给学生,并辅以微课、网络课程资源或其他教辅材料,让学生在自习课上(或家里)先进行自主学习。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再对自学内容进行展示、补充与点评,学生合作探究、自我展示、自评互评,教师或讲解、或解疑、或赞赏,教师在课堂中退后一步,留给学生是能力发展的海阔天空。这样的课堂实现知识传递知识建构、从教学学教、从课堂学堂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自我发展的学习的主人。
        优教——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优化教学内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对国家课程在学校层面的再加工规定了课程目标、给出了课程内容选择范围的国家课程的具体化实施过程,是构建适合学校性质、特点和需要的国家课程具体形态的动态过程。近年来彩中人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也进行了有效探索。首先每個学科组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与本校的校情和学校相结合,编写各学科的教学案,并制作相应的PPT,设计每课小练,积极进行校本化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同时还根据校情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增加和删减,如在英语学科教学中,考虑到学校入学新生英语基础较差,很多新生小学时没有接受过系统音标学习的特点,专门在初一英语预备级学习单元中增加了音标部分教学内容;同时在初三的英语教学中,考虑到学校学生整体英语水平不算太高,而9B教材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太大且中考又很少涉及,在教学中老师就果断地把9B的大部分内容全部砍掉。
        研课——加强课例研究,完善学科教研。要实现改学优课必须要抓好研课这个环节,积极加强课例研究,开展主题教研活动。近年来,彩中积极开展每周一课校内教学研讨活动,围绕者本学科的研究主题,每位老师每学年至少在教研组范围内开设一堂教学研讨课,开课后全组老师认真进行评课活动,总结亮点,提出建议。同时还积极搭建舞台给教师提供开设校际及以上公开课的机会,在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学科组的老师帮助开课老师一
起备课、听课、磨课的过程,就是有效进行课例研究的过程。同时,校长室、课改中心、教学处和教科室还不定期对各年级各学科组进行课改调研,并就调研情况对全校做反馈。并请课改专家、特级教师来校为全体教师做报告,更新观念;请骨干教师上课改示范课,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聘请专家贴身指导,如学校从苏州全市范围内聘请18位省特级教师担任我校58名骨干教师的指导教师。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活动,让学生做课堂观察记录,倒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班组文化建设给力
        彩香实验中学多年来重视学校管理,并班组文化为切入口,把管理做实、做细、做好。一是建立以班级为主体的管理制度,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小组建设评比条例、优秀学生个人规定等,使班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建立班级自主管理的机制,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体,以学校督导为引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以班级为主体的管理实践。三是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体现管理的人文性。每个小组都有学生亲手制作的组牌,组牌的内容包括组名、组训、组规、组花、组徽、组歌、小组口号等。每间教室外的墙面上都赫然悬挂着班牌。班牌上有班级的全家福、班名、班级简介、班级口号、班主任寄语、班级荣誉等内容。
        管理的目的不是约束和限制,而是促进学生成长和个性发展,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最大潜力;而教学过程则表现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活动,其中有情感交流、有问题研讨、有管理技巧、有教学方法等众多的课堂教学元素;有自主管理、有监控管理、有人际管理等等。这也就是我们彩中人称之为的厚实管理,它既有显性的制度管理,又有隐性的人文管理,而且以隐性的人文管理为根本,塑造一种班组建设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