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主持/范宇飞-丨备教
I
♦彝•視角
刍议“”的内涵和外延
◎李滨芝
(东营市实验中学辽河路校区,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教学范畴中的“”,不是仅指对相关信息的整合,其外延也不仅是几篇具有共性的文本,即“文”,还应该缩小至“标点”“字词”“句子”等。
明确教学范畴中的“”的内涵和外延,对开展“学习”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扩
范星光
学生的阅读视域,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让学生习得自主阅读的方法,培养
自主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学习内涵外延
时下,关于“”的教学与研究非常火。但很多一线教师一提到“”,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却是几篇文章。《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主要有: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众多的人;成的;用于成的人或东西;姓。由此可见,所谓语文教学中的“”,应该是指具有相似要素和共同指向的字、词、句、篇等。
_、标点
所谓“标点”,是指一篇文章中作者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倾向于通过某种标点符号来体现人物的情感,或者是表达作者的意志。学生阅读课文时,更多地是通过文字来获取信息,标点符号往往容易被忽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标点符号这一语言表现形式进行同类整合,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请看下面《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有关父亲指导“我”走下悬崖的文字:
“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晩饭了。”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r我大哭着说。
“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卜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
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
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
“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儿。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
这些文字主要是两个人的对话。通过对比,我们能鲜明地感受到两个人说话的语气并不一样。这从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就可以看出—
—父亲说的话多以句号收尾,“我”说的话则多用叹号收尾。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对这些标点符号进行分类整合,就能够分析出当时情境下不同人物的心境—
—父亲平静沉稳,“我”却因为恐惧而显得烦躁不安,而且“我”是在父亲的耐心引导下才渐渐恢复平静,有勇气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的。
再来看下面《邓稼先》中的文字: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这些文字所举例子都是1898年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经历的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的证据,各个例子之间呈并列关系,是“只举1898年为例”的分句,似乎用分号断句也无可厚非,但作者却用了句
2020.9|语文秋学肚讯・初中63
I备教I本版主持/范宇飞
号。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句号换成分号有感情地朗读,可以清楚地发现每一个例子都让人感到无比悲恸,不忍卒读,句与句之间的确应该停顿较长,用句号恰好体现了对于那段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的感伤和哀痛。
二、字词
所谓“字词”,是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意义相关或具有共同指向的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作者有意为之,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却很容易被读者忽略。整合这些字词并深入探究,会对解读课文产生积极作用。下面,我们就以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为例,来看看“字词”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请看《阿长与〈山海经〉》中写“吃福橘”的文字:“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
…"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
…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
这些文字中,“牢牢”“极其郑重”“就”“特别”把”“惶急”“十分”等词语,大部分是表示程度的副词。课堂上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读促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长妈妈正是因为自己身份卑微,命运坎坷,所以才迫切希望得到别人的祝福,而且这种心理非常强烈;作者正是通过这些词语为我们展现了长妈妈的内心世界。学生如果只是泛泛而读,不反复涵泳这些词语,便不能体会到长妈妈内心深处对得到祝福的强烈渴望。
再如,教学《苏州园林》引导学生体会“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中的“完美”,如果学生提出疑问“’完美’用得不准确,不符合辩证法,太过绝对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完美”换成“美丽”可不可以。这样,通过对比赏析学生就会明白,“完美”一词体现了苏州园林的极致美,表现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极度喜爱和赞美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文章中出体现“完美”这一特点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品词析句,就可以理解建造苏州园林的工匠们追求卓越的精神。请看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总之,*7勿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矍有〒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苏州园林可缴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个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赏析这些句子中“一切都”“决不”“唯”“没有一个不”“绝不”等加点的词语,不难体会到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极度喜爱和赞美之情,从作者情感表达的角度讲,“完美”一词用得很准确。
三、句子
所谓“句子”,是指有些句子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前后彼此照应,连接起来像一条线,抓住这条线就能理清文脉,对赏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及语言背后的丰富意蕴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诗经》中的很多名篇在句式上都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读来一唱三叹,意味深长,颇具感染力。这里,我们就以《兼葭》为例来作说明。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兼葭萋萋,白露未晞。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
这三句句式相似,不仅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了凄清的氛围,还通过露水的变化从时间角度体现了诗歌主人公追求伊人时间之久。
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
这三句反复强调路途艰难,而且相距甚远,又从空间上表现了诗歌主人公与伊人之间阻隔之远。
综上分析,诗人正是通过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叹,借时间之久与阻隔之远,反复刻画了诗歌主人公“追而不得”的惆怅之情。这一赏析正是通过整合相关信息,分析句子之间的联结,才实现了对诗歌文本的赏析。
再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r“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四次,整合这些句子反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学生自然会理解这几个句子不仅展现了文章语言强烈的气势,而且也表现了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
总之,所谓“学习”,就是整合相关内容进行探究式学习,不仅可以整合多篇文本,还可以整合单篇文本话语系统内部的多个子系统,甚至可以整合视频、音频等其他形式的文本。©
64语文秋学it讯•初中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