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问西东》的现实关怀与诗意叙事
摘要:《无问西东》作为一部清华大学校庆的献礼之作,在大时代格局下塑造了数位与清华大学息息相关的历史人物,宣扬着人道主义的关怀。本文解读影片中的现实关怀和诗意叙事,通过时代变迁关照个体命运的走向。
雷雨心 游走
关键词:《无问西东》;现实关怀;诗意叙事
《无问西东》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电影,既有历史语境下对时代的追忆,也有现实语境下对个体生命的追思,充分将历史视域和现实环境相结合,将个体生命置身于历史洪流中。社会现实的巨大变迁对人物命运的改变是这部作品给予当下大众思考怎样度过人生的重大命题,同时呼吁人们去关照残酷而美丽的青春年华。
1.
时代差异下的现实关怀
本片主要依托四段故事,讲述了不同时代际遇下的清华人历经社会与人生的鞭策,用实际行
动去传承和守护“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的清华精神。四段故事都是围绕着这种精神意志实践着自身的行动,影片开片是以大都市作为背景,现代背景下的张果果在尔虞我诈的职场中无所适从,从张果果所定格的现代都市,逐渐进行历史回溯。从横向视角来看,不同段落的叙事不同,但情感一一相接,追溯到百十年前的民国,这段故事中可以说是对那个时代下个体命运的关怀。从吴岭澜的选择与困惑可以看出,青年一代在茁壮成长的同时,必然要在某一人生路段做出选择,所有的不舍与苦楚都要在那么一瞬间涤荡着自己的内心。唯有保持清醒,心无杂念,准自身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才能直面人生的种种考验。
第二个段落中,沈光耀本是一名富家子弟,但他却能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受阶级局限的限制,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加入到“参军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阵营中。母子情深、家国情怀在战争环境下是那么的凄凉与壮阔,个体虽然渺小,但无数位清华的仁人志士投身在至诚报国当中,导演在此段高扬人性的光辉和个体意识的觉醒。
骄傲的少年 南征北战
第三个段落中,以校园故事作为叙述背景,交代了王敏佳与陈鹏在不如意的社会环境下的爱情故事,这其中也输出了老师的家庭纠葛,因此,从这段故事可以看出,在那个年代无论是中年一代还是青年一代,都有着自身的无奈与挣扎,这是时代的偶然性,也是社会发
展的必然性。王敏佳和师母原本有着应属于她们的爱情与家庭,却因种种不如意使他们的生活出现变故,舆论也将二者推向了风口浪尖。最终王敏佳被众人殴打以致毁容,而师母选择跳井结束了可悲可叹的一生。从这个段落来看,导演的视角对准了这个年代女性命运的问题,通过女性的关注点将这个时代的病症无限放大,批判和反思意识较为强烈。
会长大的幸福歌词第四个段落中,张果果在职场上历经工作上的考验,也要对上司和同时之间权衡不同方面的人际关系,为人处世的复杂性与人情事理的矛盾性围绕着他,使他进退两难。他的人生方向也出现类似于前几个故事段落中人物在曲折中前进,最终遵循着内心真实的声音做出抉择,寻人生方向。就像罗曼罗兰所说的: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这几段故事互相比对来看,是既有侧重又相辅相成,叙事主题涉及到选择、家国、爱情和方向,四段故事的主人公发生在不同的年代,时代的差异性彰显其浓厚的现实关怀和人文关怀。
1.
历史记忆下的诗意叙事
梦恋从叙事层面来看,导演对四段故事的叙事充满着诗意化的营造。影片的中心思想也是通过“
娱乐美图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来关照青春的残酷,片中的几位主要人物在青春期、发展期相继走出各自的道路,他们历经的曲折正是那个年代的生活原型,而这一切导演并没有运用强烈的戏剧冲突来强化叙事,反而以平静宁和的话语方式引起观众的凝视和思考。即使在沈光耀加入空军与敌对势力进行恶斗,最后冲向敌军战舰而展现的那一幕,在他内心中,虽然后悔没能在床头尽孝,但内心已然无憾,这一幕让观众为之动容和共情。沈光耀作为一个高起点的人物转向平凡但不平庸的生活,其他几位人物从低起点进行刻画,不同人物的成长经历在历史洪流中是如此的渺小。影片在最后时刻的定格画面相继出现了清华校园的历史人物,他们当时是那样的青涩,历经生活的磨砺之后砥砺前行,终成大事者。梁启超、闻一多、朱自清等一众人物的出现,在影片结尾处增添了诗意彩,响彻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终将流传在世人的心中。与此同时,导演用诗意化的造型手段将不同年代的生活环境、物件细节、服装道具呈现出来,这种贴近真实、贴近现实的创作让观众感发集体记忆,这部作品从思想上、人物上和细节上做的非常到位,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感受到个人与集体、小家和国家的对立统一。
流星花园演员表总而观之,《无问西东》在时代差异和历史记忆中寻与观众的共鸣点,达成了与时代、人物的情感认同和身份认同。通过现实主义为内核的诗意叙述方式传达了对现实和人文的
关怀,非线性的叙事最后共同指向了青春残酷与美好的主题。这部作品秉承强烈的现实意义,虽然现实多艰,但我们依旧能够在时代的变革中奋力前行,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