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内文学名著梳理《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
一、文学常识
1.作品出处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
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
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
2.创作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战争的重负,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人民的困苦。他积极地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作者参加1891至1892年的赈灾工作,体会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农民贫困的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托尔斯泰在相继完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进入晚年的他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变,他的艺术批判力量达到了高峰,达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现实主义”。这无疑是他艺术探索的结果,同时更是他精神探索的结果。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是他晚期创作巨大批判力量的主要源泉。这在他的各
种作品中,特别是长篇小说《复活》中表现得最鲜明、也最为突出。
作为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节的基础是真实的案件。小说写于1889至1899年,素材是检察官柯尼为他提供的一件真人真事:一个贵族青年引诱了他姑母的婢女。婢女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来当了,因被指控偷钱而遭受审判。这个贵族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过的女人,深受良心的谴责。他向法官申请准许自己同她结婚,以赎问罪过,不幸婢女在狱中死于斑疹伤寒。托尔斯泰以这个故事为主线,用了10年时间,六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小说原计划创作四部,但只创作了三部。
3.作者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年~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4.人物介绍
(1)聂赫留朵夫:《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完整而充分地体现了“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和思想。他经过返归和自我完善在精神上获得了新生。
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变化可以分为:第一阶段是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阶段。这时他健康、真诚、充实、崇高,乐于为一切美好的事业而献身。真挚地爱着玛丝洛娃。那时的爱是纯洁美好的。“在他眼里,只有妻子才是女人,凡是不能成为他妻子的女人都不是女人,而只是人”。
第二阶段是放纵情欲,走向堕落。踏上社会后,聂赫留朵夫变得猥琐、低下、空虚、渺小。认为女人无非是一种“享乐工具”。他诱骗了玛丝洛娃,之后给了她一笔钱。这种做法是兽性的表现更是对纯洁的爱的侮辱,但那时他无法控制自己,导致了一个女人的悲剧。
第三阶段是从忏悔走向复活。法庭审判之后,他内心痛苦,认清了自己虚伪可耻的面目,决心悔过自新。在他忏悔的过程中,通过对他的所见所闻,揭露和批判了沙皇俄国社会的腐败和黑暗。批判了沙俄专制的国家制度,揭露了政府机关的黑暗和官吏的残暴。
(2)玛丝洛娃:作者通过玛丝洛娃体现了俄罗斯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对整个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她在拒绝聂赫留朵夫的“善行”时,一再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屈辱、痛苦和按捺不住的愤怒。正是这种感情触动了她麻木不仁的灵魂,并最后使她觉醒过来。
由于她的灵魂深处始终保存着善良的天性和与聂赫留朵夫初恋时的美好回忆,“悔罪”的聂赫留朵夫才能获得她的宽恕,并使她重新“爱”上他。玛丝洛娃最终拒绝聂赫留朵夫要求和他结婚的建议,表现出玛丝洛娃的崇高品质,也是她为了爱他而做出的自我牺牲。
玛丝洛娃的“宽恕”精神使她的灵魂获得了“复活”,然而,我们却看到作者在寻求玛丝洛娃“复
活”的过程中,逐步接近了托尔斯泰过去所否定和厌恶的“革命者”。作者让玛丝洛娃进入政治犯的圈子;跟这些人接触,使玛丝洛娃感到亲切和自然。西蒙松对玛丝洛娃的爱情,虽然说是出于同情,确也是合适的。
这能使她的灵魂感到轻松和慰藉。尤其重要的是,他们的结合将会把玛丝洛娃带入革命者的队伍。而聂赫留朵夫的那种仁慈的“忏悔”,无论怎样真诚,却终究免不了带有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宽宏大量的意味。玛丝洛娃意识到过去的爱情已经永远不能“复活”,她也不再需要这一切了。而此时在她面前展现的是她所渴望的、有意义的、鲜活的、真实生活,这才是玛丝洛娃真正的新生和灵魂的“复活”。
二、内容概述
第一部:玛丝洛娃原是一个农奴的私生女,她天真,善良,真诚地爱上聂赫留朵夫。但这个腐化堕落的贵族少爷却诱奸了她,把她抛弃,使她陷入种种悲惨遭遇,最后沦为。
一、玛丝洛娃被押出庭受审;
二、玛丝洛娃的身世;
三、聂赫留朵夫公爵的早晨;
四、他去法庭途中思考婚事;
五、在陪审员议事室;
六、几名法官。副检察官勃列威。在法院走廊里;
七、点名核对陪审员,陪审员进入法庭。法庭景象。法官玛特维;
八、几名被告。例行的审讯程序。宣誓。司祭介绍。选举首席陪审员。庭长向陪审员讲话;
九、审讯被告聂赫留朵夫认出卡秋莎。宣读起诉书。被告们的表现;
十、起诉书;
十一、审讯被告,审讯暂停;
十二、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来到姑妈家。当时他对卡秋莎的态度;
十三、三年后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来到姑妈家;
十四、第二次见面卡秋莎给聂赫留朵夫的印象;
十五、复活节晨祷。晨祷给聂赫留朵夫的印象;
十六、第二天,聂赫留朵夫对卡秋莎的情欲。兽性的胜利;
十七、聂赫留朵夫诱奸卡秋莎;
十八、申包克的来临。他同聂赫留朵夫一起参战。聂赫留朵夫忘记卡秋莎。战后他访问姑妈家,得知卡秋莎的不幸消息;
十九、法庭继续审讯。审问证人;
二十、宣读验尸报告。陪审员察看物证;
二十一、公诉人发言。律师进行辩护。副检察官反驳。被告最后发言;
二十二、庭长做总结发言,聂赫留朵夫的内心活动;
二十三、陪审员开会。他们争论玛丝洛娃的犯罪问题;
二十四、庭长宣读判决。聂赫留朵夫跟庭长谈话;
二十五、聂赫留朵夫同律师谈话;
二十六、柯察金的午餐;
二十七、在柯察金夫人的客厅里;
二十八、聂赫留朵夫回家。"灵魂的净化";
二十九、玛丝洛娃回到牢房;
三十、女牢和女犯;
三十一、女犯们对玛丝洛娃判决的态度;
三十二、玛丝洛娃讲述法庭上和监狱里男人对她的态度。女犯们的争吵;
三十三、聂赫留朵夫决定玛丝洛娃结婚。聂赫留朵夫同阿格拉斐娜推心置腹的谈话;
三十四、审讯第二天。一个小伙子被告;
三十五、聂赫留朵夫要求检察官同玛丝洛娃见面。聂赫留朵夫拒绝再参加审讯;
三十六、聂赫留朵夫去解犯监狱探监不成。在典狱长家里。聂赫留朵夫回家。记日记;
三十七、玛丝洛娃在判决后的沉思。回忆她在车站上见到聂赫留朵夫一面的那个夜晚;
三十八、集合去监狱教堂做礼拜;
三十九、礼拜;
四十、教堂里人们对礼拜的态度;
四十一、聂赫留朵夫第二次去监狱。在监狱门口等待。男监探望室;
四十二、女监探望室;
四十三、聂赫留朵夫同卡秋莎见面;
四十四、玛丝洛娃的人生观;
四十五、聂赫留朵夫想改变生活方式。聂赫留朵夫在律师家里。为玛丝洛娃案提出上诉。律师的妻子;
四十六、囚犯谈论两名男犯受笞刑;
四十七、聂赫留朵夫在监狱走廊里等待探监。他同典狱长谈话。在办公室里见到玛丝洛娃;
四十八、卡秋莎为明肖夫母子求情。玛丝洛娃痛斥聂赫留朵夫,坚决拒绝同他结婚;
四十九、聂赫留朵夫会见到玛丝洛娃后的印象。薇拉的信。聂赫留朵夫回忆同她认识的经过。回忆那次的打猎;
世界第一初恋ed五十、聂赫留朵夫初访玛斯连尼科夫。获准在监狱办公室跟卡秋莎和薇拉见面;
五十一、聂赫留朵夫来到典狱长家。不准探望玛丝洛娃;
五十二、聂赫留朵夫从牢房小洞里看见的景象。在明肖夫的牢房里;
五十三、在监狱走廊里。因没有身份证而囚禁的人们的要求;
五十四、在监狱办公室里。同政治犯见面吗;
五十五、政治犯薇拉·谢基尼娜的革命经历;
五十六、政治犯同亲人分别;
五十七、聂赫留朵夫在律师办公室。再次访问玛斯连尼科夫。玛斯连尼科夫夫人的会客日;
五十八、聂赫留朵夫同玛斯连尼科夫谈正经事。准许玛丝洛娃调到医院工作;
五十九、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探望玛丝洛娃后心情的变化。第三次探望。玛丝洛娃向狱友讲述这次见面的情况;
第二部:生活使她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她再也不相信什么善了。于是拼命吸烟、喝酒,麻醉自己。一次被诬告谋财害命,关进监狱,”并被昏庸的法官判处四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亚。
一、聂赫留朵夫来到库兹明斯科耶。聂赫留朵夫决定把土地分给农民。他的思想斗争;
二、聂赫留朵夫跟农民谈话。土地低价租给农民。聂赫留朵夫和农民都不满足;
三、聂赫留朵夫来到姑妈让他继承的庄园;
四、聂赫留朵夫在乡下目睹农民的贫穷;
五、聂赫留朵夫在卡秋莎的姨妈家。姨妈讲卡秋莎和她孩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