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子么喊起来哟!
作者:周建华
来源:《神州民俗·上半月》2015年第11
        号子么喊起来哟,哟吼嘿哟
        伙计们把石抬哟,哟吼嘿哟
        杆子往上顶哟,哟吼嘿哟
        脚板子要踩稳喽,哟吼嘿哟
        上坡要走七哟,嘿哟
        肩膀磨破皮哟,嘿哟
        下坡要走八哟,嘿哟
        登起胯子撒呀,嘿哟
        抬到深山坳啊,嘿哟
        娇娇落了娇啊,嘿哟
        前头没得路哟,嘿哟
        就用杠子撬啊,嘿哟
        2014年国内最火的明星亲子真人秀里,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明星爸爸们演绎了这样一首川味十足的曲子,笑果十足。大家不知道的是,这就是著名的川江号子。我们今天要讲的渠江号子,就是川江号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渠江号子是渠江船工们历经千百年的劳动创造,是典型的劳动歌谣,有浓郁的川味和地道的区域特。为此,笔者采访了渠江号子传承人肖体健先生,听他给我们讲述渠江号子的故事。
        特殊的地理位置
        渠江发源于川、陕两省交界的米仓山南麓,是长江支流嘉陵江左岸的最大支流,全长72
0公里,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公里。三汇是渠江的正源。
        三汇在渠县北部90里,其北为巴江,自通江、南江、巴州流入,其东为渠江,自太平、东乡、达州流入,其南为清江,自梁平、大竹诸山流入,皆汇于镇前。镇上,旧建有官署,邑之丞尝分驻于此。其间商贾辐辏,财物殷繁,通阛带阓,鳞次数里许。其下则舳舻数十百艘,绵亘江浒,上下舣船往来如织,亦冲要区也。
        三汇镇建置于北宋景佑年间(1034-1038年),因巴河、州河、渠江三条河在此汇合,形成三江六码头。上承千里之巴山,下接嘉陵入长江,素有小重庆之美称。
        三汇的水上运输繁荣于明、清及解放前后,从南垭嘴远远望去,塔阁子到王坝沟,长约5公里的水面,舟楫云集,泊在三江。小镇的外来移民,修建了五宫四庙一阁一庵等古建筑,向阳门已成为三汇古建筑标志,多元文化的交汇,使三汇产生了独特的文化氛围。2008年,三汇镇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
        号子的诞生
        “渠江号子的存在体现了自古以来渠江流域劳动人民(特别是三江儿女)面对恶劣自然
环境,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和粗犷豪迈中不失幽默性格特征,有人把他叫做渠江水文化
        “渠江号子是渠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
        解放前,渠江河里的拉船工,用他们自己的渠江号子唱出了生活辛酸:脚蹬卵石手爬沙,弯腰驼背把船拉,衣服穿得补丁补,挣点银钱养爹妈……”
        “渠江号子分为上水号子和下水号子。上水号子又包括撑篙号子、板桡号子、竖桅号子、起帆号子、拉纤号子等。下水号子又包括拖杠号子、开船号子、平滩号子、幺二三交接号子等,因此形成数十种类别和数百计曲目的渠江水系音乐文化,代表曲目有《十八扯》、《八郎回营》、《斩宗保》、《魁星楼》、《大斑鸠》、《小斑鸠》、《喂成龙》、《炒斑鸠》等。正如肖老所说:一天不唱那东西,天上太阳不偏西
        什么时候唱什么曲目,号工根据地域情况对应而唱,渠江号子的唱词多是即兴而发,见样说样,有表现儿女情长的,如;高高山上一树槐,郎门对到门来,娘问我在想啥子,我问槐花几时开……”。腔调也是随着水流的缓急不同而变化的,一般有什么样的河段就有什么样的腔调,往往是一滩一调,一弯一调。
        过险滩急流时,喊的号子雄壮、深厚、高亢、短促、奋力,如船过南阳滩:南阳滩、四九滩、一滩更比一滩恶、一滩更比一滩险、船毁人亡年年有、闯滩如闯鬼门关,鬼门关、鬼门关,鬼门关吓不倒穷光蛋……”。在水流平缓处则又喊出轻柔婉转,节奏缓慢的五言或七言戏曲唱词,用以缓解过滩的紧张和疲劳。如船过牛背滩后,拉船工们通过了生死关头,号子曲调舒展、悠扬,声音舒缓、轻快,大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意。拉船工们只有这时才可以轻松地说说笑话,偶尔也谈谈家里的事,或是心上的女人,如唱词:嫁人莫嫁桡老爷,青春年华外面歇,要想夫妻同床睡,除非老来做不得……”
        唱词不管怎样变化,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无论急调或缓调,只要号工喊:幺嗬咳嗨,后面的就一定要搭腔:咳嗨,其作用就是用以统一拉船工们的脚步和出力节奏,肖老说:我们拉船工不做沉默无声的鱼’”
        血与泪的符号
        那时,交通不便,上游州、巴两河的达县、宣汉、万源、平昌、巴中、通江、南江等7个县的米粮,干果,木材,以及下游的广安,合川,重庆的五金、百货,自流井井盐,多经三汇中转,于是柏木帆船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小船有几个船工,大的船有二三十个船工,船
翁又称驾长,是一船之主,众船工皆听船翁指挥。
        州河多急流、河道狭窄,巴河滩多、水浅,渠江滩险、弯急、多暗礁。船工们拉上水船(渠江全长440公里,共有189个溪口,256个明滩,无计其数的暗礁,四九滩具有滩王之美称)。顺利行进也要整整28天,如果行船搁浅,就要等涨水后才能行进,这样走走停停,往往要3个月时间才能到达三汇镇。
        在险象环生的渠江上与激流险滩搏斗的拉船工们,过着凄惨的生活,当时,有这样一种说法,即:挖煤的是埋了没死的人,拉船的是死了没埋的人
        从朝天门出发,逆水上行三汇,岩礁上常常是八、九艘船的拉船工们同时拉纤,一队接一队。渠江之险,险在四九滩,该滩特征是连环滩,何谓四九滩?就是四九三十六个滩相连,听着这些滩名定会让你毛骨悚然,如:莫回头跃龙门鱼翻身蛇倒退雁落毛龙摆尾鬼见愁等等。
        此时,必须集中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拉船,要求所有的人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团队作战,所以号子速度较快,旋律简单有力,节奏急促紧张。有时甚至出现呼喊,此刻,江上喊
声震天,几乎盖过了急流的咆哮声。然后一个船、一个船的拉,而 10余公里水路,就要拉上2天,被累得吐血,累死或因事故伤亡的人数不胜数。
        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拉大船,那场景颇为壮观,却隐藏着极大的危险。如果拉船队伍有一、两个不使劲或不合节拍,就会形成队伍的倒退,继而造成人员摔倒甚至死亡。如果遇上船打涨(即船遇上漩涡偏离航向),将造成整个河滩上拉船队伍成片摔倒,伤亡惨重。遇到这种情况,经验丰富或反映敏捷的拉船工,只要能迅速卸下纤绳,就能幸免于难。肖老告诉笔者:不管什么滩,不管什么浪,险归险,恶归恶,只要弄清每个滩特点,熟悉大小浪来头,明白漩涡来龙去脉,这就等于跟他们交上朋友,那些滩、浪、漩涡就算是我们的拜把兄弟了
        为了避免事故发生,拉船工们便喊响了渠江号子,如唱词;合拉一根纤、同吃一锅饭、号子是节拍、脚步是鼓点、步调一致过险滩,使劲拉船莫偷懒……”。如果船再往后退,就喊:牵藤一条龙,内外尖子保英雄,努力拉的是好哥弟,不挞力的是屁巴虫……”
        激扬、雄壮、深厚的渠江号子就是在这种性命攸关,命悬一线的情况下产生的,他是拉船工们在渠江河里带血带泪的声声呼号。
        有一首号子,则真真切切地反映了旧社会拉船工们的悲惨生活:拉船工过的日子不算人,反动派统治真凶狠,拉丁派款凶得很,穷人吃穿不上身,热天穿的破棉袄,冬天又穿烂襟襟,臭虫虱子多得很,干疮脓疮生死人……”。又有:早上开船星未落,夜晚靠岸月已出,拉得多少纤籐断,山上又长白甲竹
        号子赋新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肖老和所有的拉船工们,都作了国家主人,成为了光荣的航运工人(又叫海员工人),这期间,他们仍然在渠江河道里拉船,但却过着与过去相比较已是两重天的生活。他们每月领着国家发给不菲的工资,穿着舒适的工作服,他们的工作、休息日程及吃、住、行都有了合理的安排。工会定期组织工人们做健康检查,并派有医生随船同行,如遇工人身体有大碍,即会被送往大医院救治……
        为此,渠江河上飘出一首首歌唱幸福生活的号子:渠江河水波连波,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工人力量大又大,辛勤劳动出成果,渠江河水荡激情,唱不尽美好的新生活……”
        党和政府特别注重河道的治理,拉船工们心情格外欢畅,渠江河上又飘出海员工人声援
抗美援朝的号子:春风吹来杨柳发,美帝侵略露爪牙,郎在前线把仗打,妻在后方带娃娃,检举匪特功劳大,罪大恶极要杀,工人力量比天大,要把坏蛋连根拔……”
        船下行渠江第一滩时,号子已赋新词:千帆竟发疾如箭,百舸争流扬风帆,南阳滩前洗洗脚,四九滩上好洗脸,广安合川顺水过,朝天门码头好歇船……”
        有海员工人热爱集体的号子:以船为家我爱他,停泊就把船来刮,日出就去把缝扎,便桶随船积肥料,靠港就往农村挑,支农抗旱抢先后,确保农业大丰收,到港自愿去筑路,夜晚回船读毛书……”
        后来,随着国家航运事业快速发展,机动船替代了人力船,肖老这一代拉船工们结束了他们的拉船工作,被组织上安排到了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新的力量。
        采访就要结束了,肖老以船过四九滩新唱词敬献给读者:旧社会腐朽又黑暗,劳动人民苦难言,一声春雷红日现,解放军进了大西南,全靠共产党好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天换地大转变,穷苦百姓把身翻,各码头先把工会办,航运工人有靠山,清匪反霸搞
民改,船工当家掌大权,生活一年好一年,生疮害病住医院,船工福利多周全,共产党把船工当人看,早已实现机械化,再也不用人拉船,过去受苦今日甜,新旧社会两重天,多为国家作贡献,幸福生活万万年
林依轮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