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0-08-24
作者简介:吴晓雷(1979-)男,江苏徐州人,讲师,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一、《倾城之恋》:参差的对照《倾城之恋》在张爱玲自己的眼中,是用了“参差的对照的写法”,这一说明缘起于对傅雷“没有悲剧的严肃、崇高,和宿命性;光暗的对照也不强烈”评论的辩白,自言是“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是一种强烈的对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而“我喜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而参差二字用于小说女主角白流苏的离沪,亦合其性情。
本文试图利用会话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结合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流苏在上海白公馆中两段主要对话的参差作一深入分析,探析流苏离家的动因,为解读张爱玲笔下这一出走的女性形象提供一把新的钥匙。
二、理论简介:会话分析及语用原则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 )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学家Harvey Sacks 在对日常会话的研究中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这一理论和方法的跨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在语言学、语用学和话语分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虽然文学
语言和文学会话并非对日常会话的简单复制,但在本质上是对生活语言的高度模仿和提炼,与日常会话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并无二致,因此,在文学评论中,会话分析的方法不仅适用,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与研究“特定的话语在一定的语境中的功能”
(刘运同,35)的会话分析不同,语用学中同样研究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和礼貌策略则提供了用以解释特定话
语产生的语用规则及由此产生的会话含义(Conventional Implicatures )。但同样,会话过程中对具体语用原则的遵循或违反也反映了参与会话的人物间的关系和人物性格。因此也成了分析文学作品的一种有力的理论和方法。
在学界的研究中,这两种理论的结合已非鲜事,尤其是会话动态过程中的语用意义(刘森林,34)已引起了相当的关注。本文对《倾城之恋》的文本解读主要结合了会话分析中的话轮分配、话轮分布等相关概念和语用原则中的合作原则与礼貌策略,利用会话分析对会话的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再用语用原则对会话的具体内容做一解剖,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解读。
言语间的参差
吴晓雷
(贵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贵阳
550001)
摘要:《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从上海的白公馆毅然出走,从小说内她在白公馆的两段对话中也可
以得见原因。试用会话分析和语用学相关理论对这两段参差的对话进行分析,揭示其在家庭中的尴尬地位和出走的原因。
关键词:会话分析;语用策略;白流苏;出走原因;倾城之恋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084(2010)04-0079-05
———《倾城之恋》中流苏出走原因的会话语用分析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第10卷第4期2010年12月
再遇见 苏打绿Vol.10No.4Dec.2010
[语言/文学/艺术研究]
三、白流苏言语的会话分析
“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在这样一所奇异的时空里,白流苏的生命,日日流逝在“近于凝固的家常时间”(艾,81)里,所以对她而言,“这屋子里可住不得了!”近观上海,对流苏而言,其实只是一座白公馆,而白公馆所象征的,不过是禁锢了她个人生命的旧式家庭。会话分析理论认为“人类的言谈应对,……,是交际者在具体语境下进行交流的产物。”(于,27)而本文的会话分析,也将揭示在这一陈旧的家庭环境中,发现不同言语的参差对照,以此来解读发生在白流苏身上的出走。
(一)第一段对话:家庭内部
小说中的第一段对话发生白公馆的堂屋内。
T1三爷:“老四你猜怎么着?六妹离掉的那一位,说是得了肺炎,死了!”
T2四爷:“是谁来给的信?”
T3三爷:“徐太太。”
T4三爷:(回过头用扇子去撵三奶奶)“你别跟上来凑热闹呀,徐太太还在楼底下呢,她胖,怕爬楼,你还不去陪陪她!”
T5四爷:“死的那个不是徐太太的亲戚么?”
T6三爷:“可不是。看这样子,是他们家特为托了徐太太来递信给我们的,然是有用意的。”
T7四爷:“他们莫非是要六妹去奔丧?”
T8三爷:“照说呢,倒也是应该……”
(他们同时看了六小一眼)
T9白流苏:“离过婚了,又去做他的寡妇,让人家笑掉了牙齿!”
T10三爷:“六妹,话不是这样说。他当初有许多对不起你的地方,我们全知道。现在人已经死了,难道你还记在心里?他丢下的那两个姨奶奶,自然是守不住的。你这会子堂堂正正的回去替他戴孝主丧,谁敢笑你?你虽然没生下一男半女,他的侄子多着呢,随你挑一个,过继过来。家私虽然不剩什么了,他家是个大族,就是拨你看守祠堂,也饿不死你母子。”
T11白流苏:“三哥替我想得真周到,就可惜晚了一步,婚已经离了这么七八年了。依你说,当初那些法律手续都是糊鬼不成?我们可不能拿着法律闹着玩哪!”
T12三爷:“你别动不动就拿法律来吓人,法律呀,今天改,明天改,我这天理人情,三纲五常,可是改不了!你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T13白流苏:“你这话,七八年前为什么不说?”
T14三爷:“我只怕你多了心,只当我们不肯收容你。”
T15白流苏:“哦?现在你就不怕我多了心?你把我的钱用光了,你就不怕我多心了?”
T16三爷:“我用了你的钱?我用了你几个大钱?你住在我们家,吃我们的,喝我们的,从前还罢了,添个人不过添双筷子,现在你去打听打听看,米是什么价钱?我不提钱,你倒提起钱来了!”
T17四奶奶:“自己骨肉,照说不该提钱的话。提起钱来,这话可就长了!我早就跟我们老四说过──我说:老四你去劝劝三爷,你们做金子,做股票,不能用六姑奶奶的钱哪,没的沾上了晦气!她一嫁到了婆家,丈夫就变成了败家子。回到娘家来,眼见得娘家就要败光了──天生的扫帚星!”
T18三爷:“四奶奶这话有理。我们那时候,如果没让她入股子,决不至于弄得一败涂地!”
T19三爷:“想当初你哭哭啼啼回家来,闹着要离婚,怪只怪我是个血性汉子,眼见你给他打成那个样子,心有不忍,一拍胸脯子站出来说:‘好!我白老三穷虽穷,我家里短不了我妹子这一碗饭!’我只道你们年少夫妻,谁没有个脾气?大不了回娘家来个三年五载的,两下里也就回心转意了。我若知道你们认真是一刀两断,我会帮着你办离婚么!拆散人家夫妻,是绝子绝孙的事。我白老三是有儿子的人,我还指望着他们养老呢!”
T20白流苏:“好,好,都是我的不是,你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802010年12月
们穷了,是我把你们吃穷了。你们亏了本,是我带累了你们。你们死了儿子,也是我害了你们伤了阴骘!”
T21四奶奶:“赤口白舌的咒起孩子来了!就凭你这句话,我儿子死了,我就得着你!”
T22白流苏:
“四哥你瞧,你瞧──你──
你倒是评评理看!”
T23四爷:“你别着急呀,有话好说,我们
从长计议。三哥这都是为你打算──”
这一段对话发生小说开篇白公馆的堂屋内,其时在场的是白氏家族的主要成员,而作为故事主角的六小———白流苏也在场。话题从徐太太的来访开始,很快转向了白流苏的生活。在这段对话中,陈腐的家庭环境跃然纸上,白流苏在家族中的尴尬、孤立无援的处境,与兄长,兄嫂间的紧张对立关系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到话轮分配的两类技巧在三爷和白流苏的身上得到了最为显著的体现,其中三爷3次选择了下一讲话人,4次自我选择,与他在这段对话中的话轮总数11次相比,这种主动性的选择占据了绝对多数;而白流苏在这段对话中的话轮总数为6次,选择下一讲话人的技巧使用了4次,其中一次话轮不仅在运用了选择下一讲话人的技巧,同时也是自我选择。从话轮分配技巧的选择可以判断出,三爷在会话中相当积极,基本上在控制会话的局面,而白流苏也同样积极地参与到会话中去,如有必要,会夺得发言权来表达自己。
在会话中,会话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对发言权的争夺可以反映出参与者间的关系和性格,而控制发言权的次数和说话时间的长短一样表现出了会话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关系。这
段对话中话轮数目和长度在各人物间的分布情况,见表1。
从表1看出,人物间的话轮分布很不平衡,三爷的话占据了近一半的话轮数,白流苏的话轮数只占到了四分之一。这一数据和我们在话轮分布中分析的结果相同,可以看出三爷在会话中对发言权的控制。当然,话轮数目并非控制发言权的唯一指标。话轮的长度也同样能说明讲话人在会话中的地位。在这段会话中,虽然四奶奶只有两次占据话轮的机会,但话轮平均长度远远超过了平均水平。虽然白流苏在话轮数目上远远超过了四奶奶,但两人的话轮长度却十分接近(19.4%和14.1%),这说明,虽然白流苏积极的争夺发言权,但在会话中自我表达的权利并不占优势,和三爷的话轮长度更是相去甚远,在话轮总平均数比值中,也逊于三爷和四奶奶。
三爷和四爷间围绕着六小,也就是白流苏奔丧的话题在讨论时,虽然流苏也在场,但二人却对她视之不见。虽然在后面的会话中,白流苏积极地发言,但这仍改变不了白公馆传统的男性中心观念。白流苏所做陈述反映了内心强烈的自尊,但由于否定了中三哥所谓的“应该”,威胁到了三哥的面子,所以三爷的回应既没有维护妹妹的面子,也违反了合作原则中量的准则。从白老太太后来的话语中可以得知,白公馆里是三奶奶当家,而三爷对三奶奶的言行则说明了他在白家的地位,这和话轮分配的分析结果正相吻合,三爷在家中是以族长自居,而白流苏对他决定的否定严重威胁到了他的面子,为了建立自己的权威形象,从合作原则来说,违反了量的原则,过量的语言信息不是为了协助兄妹间的沟通,而是重树自己的
表1
第一段对话中话轮数目和长度的分布情况
11    4    6    2 23        %  47.8 17.4 26.1 8.7
651 62 208 151 1072        %  60.7    5.8 19.4 14.1        59.2 15.5 34.7 75.5 46.6
1.3
0.3
0.7
1.6
吴晓雷:言语间的参差
第10卷第4期81
表2
第二段对话中话轮数目和长度的分布情况
形象,从礼貌策略来讲,在这一会话中影响策略选择的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间的权势关系和亲密程度,由于三爷自恃权重,对亲妹妹又有着兄长加族长的关系,故威胁面子有恃无恐;而白流苏深知自己在白公馆中人轻言微的地位,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只有求助于不依赖于家庭的法律。但三爷立即搬出了“天理人情,三纲五常”,用“宗法”来压制“律法”,威胁白流苏的面子,也违反了量的准则。在接下来的几对话轮中,这一违反语用原则的策略反复出现,当白流苏谈到“钱”,三爷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用反问策略来回避这一问题,而后大谈“养”,既违反了量的准则,又违反了关系准则。在这一段对话中,三爷所采用的礼貌策略基本都是直言不讳,因此严重威胁了白流苏的面子。而在这段对话的最后,被三爷和四奶奶所代表的旧式家庭观念压迫的无能为力的白流苏也只得向四哥求援。但四同为家庭中弱势成员的四爷,一方面不能不顾及到六妹的面子,而另一方面,同样无力反抗代表家庭权威的三爷,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不在白流苏和三爷的冲突中受损,便违反了关系准则,闭口不做评判,采用了不实施威胁面子的行为策略,而言及三爷时,又采用了正面礼貌策略来维护三爷的面子。
这一段的分析让我们看到,白流苏虽然性格倔犟,但在这样一个传统观念浓重的家庭中,孤立无援,虽有强烈表达自我的愿望,却无法得到满足,而处处受着家庭中其他人的挤兑和压迫,所以白流苏才自语道:“这屋子里可住
不得了!……住不得了!”,其出走有了内在的
动因。
(二)第二段对话:与外来的徐太太间的交谈
T1徐太太:“六小,别伤心了,起来,起来,大热的天……”
T2白流苏:
“婶子,我……我在这儿再也
待不下去了。早就知道人家多嫌着我,就只差明说。今儿当面锣,对面鼓,发过话了,我可没有脸再住下去了!”
T3徐太太:“你也太老实了,不怪人家欺
侮你,你哥哥们把你的钱盘来盘去盘光了!就
养活你一辈子也是应该的。”
T4白流苏:“谁叫我自己糊涂呢!就为了这几个钱,害得我要走也走不开。”
T5徐太太:
“年纪轻轻的人,不怕没有活路。”
T6白流苏:
“有活路,我早走了!我又没
念过两年书,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我能做什
么事?”
T7徐太太:
“事,都是假的,还是个人是真的。”
T8白流苏:
“那怕不行,我这一辈子早完了。”
T9徐太太:
“这句话,只有有钱的人,不
愁吃,不愁穿,才有资格说。没钱的人,要完也完不了哇!你就剃了头发当姑子去,化个缘罢,也还是尘缘──离不了人!”
T10徐太太:
“你这件事,早两年托了我,又要好些。”
T11白流苏:“可不是,我已经二十八了。”T12徐太太:
“放着你这样好的人才,二十
八也不算什么,我替你留心着。说着我又要怪你了,离了婚七八年了,你早点儿拿定了主意,远走高飞,少受多少气!”
T13白流苏:“婶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像我
们这样的家庭,哪儿肯放我们出去交际?倚仗着家里人罢,别说他们根本不赞成,就是赞成了,我底下还有两个妹妹没出阁,三哥四哥的几个女孩子也渐渐地长大了,张罗她们还来不及呢!还顾得到我?”
从这一段对话可以看出,徐太太和流苏间的对话,话轮分配顺畅自然,无需争夺发言权,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徐太太占据了话轮总数中的7次,白流苏有6次,两人间的交流并没
,,, ,,, ,, ,,,,
6 7 13 ,,,,,,,%, 46.2 53.8  ,,,,
250 243 493 ,,,,,,,%, 50.7 49.3  ,,,,,, 41.7 34.7 37.9 ,,,,,
1.1
0.9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82
2010年12月
有出现一边倒的现象,而是正常的一言一语的交流,双方话轮长度相当(白1.1,徐0.9),都有足够的机会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从合作原则来看,双方的话语内容大都遵循了量、质、关系和方式的准则,徐太太也不同于白流苏的家人,言语间多采用正面礼貌策略,都在维护六小的面子。这种策略的选择一方面是因为两人之间并无权势上的差别,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两人的关系有着一定的距离,并无兄妹、家人间的亲密程度,因此,更会考虑不去威胁对方的面子。而这外来者带来的,也正是其出走的诱因。
四、结论
在上海发生的这两段对话,正是一种参差的对照,一方面,在白公馆这个相对凝固的小空间里,白流苏处处碰壁,无人可以依靠,更没有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在外来的人面前,却能敞开心扉,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正所谓“言为心声”,从上文的会话和语用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庭内的话语反映的是一种闭塞的生存境地,在其中,流苏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和希望;而与这一闭塞家庭的闯入者徐太太的对话中,她看到的是外面来的希望。这种内与外的对照,白流苏言语间表现的参差,塑造出了一个渴望从封闭的空间走到外
面去,寻自我,充分表达自我的一个白流苏的形象,所以有学者将白流苏和出走的娜拉做相比较(艾,86)。是故,当徐太太提出要资助白流苏去香港时,白流苏并没有考虑多久便答应了。
白公馆里的白流苏,常是以低头的姿态出现的,比如在白公馆里低头绣鞋的白流苏,在徐太太面前“低头不语”的白流苏,这也是精神上无法表达自我的女性角在沉重的旧家庭观念的重压下无法抬头的一种身体状态。而走出白公馆的白流苏,虽仍在上海,却也在舞场里抬了一次头,让家人对她也“肃然起敬”,由此可见,并非是上海,而是白公馆在束缚着流苏的个体生命。这一低头到抬头的对照,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刚强、对生活仍充满希望、渴望走出旧式家庭的白流苏。
参考文献:
[1]艾晓明.反传奇———
重读张爱玲《倾城之恋》[J].学术研究,1996.
[2]刘森林.话轮更迭的语用策略[J].外语教学,2007.[3]刘森林.语用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4]刘运同.会话分析概要[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5]王虹.戏剧文体分析:话语分析的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06.
[6]于国栋.会话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7]张爱玲.倾城之恋[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Conversation Contrast:a pragmatic interpretation
of Liu-so 's departure from Shanghai
WU Xiao-lei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221116,China
Abstract:Pai Liu-so,female protagonist in Eileen Chang 's novel Love in a Fallen City,left her family in Shanghai to find her own happiness outside.This essay is to interpret Liu-so 's departure from a pragmatic and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perspective by a close reading analyzing two dialogues in the novel,revealing that the unbearness of living in her family and the hope however vague outside is the deep motive of her departure.
Key words:pragmatic principles;conversational analysis;Pai Liu-so
吴晓雷:言语间的参差
第10卷第4期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