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锡“水弄堂”为例
◆ 陈兆倩江南水乡景观保护性开发
“水弄堂”是江南一带民间俗称的一种水乡风貌,有着前店后坊、水陆两道的格局。“水弄堂”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江南水乡景观,无锡的跨塘桥到清名桥这一段900米的“水弄堂”可以说是水乡生活的一个典型。究其独特性,除了这建筑外,更绝之处便是这水,这里的水是古运河的水,也是全国唯一还有历史风貌可鉴的、保护相对完整的一段“水”。
对于具有一定历史的街区保护,主要以尊重水乡文化为主,保护的是原有的建筑、水和生活方式,保留的是当时的生活气息,是精神上的产物;而不能大肆改造、新建、仿古、开发,否则必然毁其原生面貌,反而使现代城市多了一处突兀的景观。
以无锡这段“水弄堂”景观为例,我们可以先从其景观构成来分析江南水乡景观的独特性。
一、无锡“水弄堂”的景观构成要素
1.独特的传统建筑形式
(1)以居住为主的院落式民居建筑
无锡传统建筑院落空间形式有两种基本形式——传统中式院落和中西合璧式院落。其中中西合璧式院落是以中式的形态加之西式的外立面形态,主要是近代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
(2)民居建筑中的山墙形式
针对一部分仿古建筑过多地取用了徽派建筑的马头墙形式,笔者认为太过形式统一。无锡的传统山墙形式多样,基本以一叠式的马头墙为多见,还有山尖山墙、马背山墙,半圆形及圆弧形的山墙亦有(图1)。
(3)民居建筑中的屋脊造型
在屋脊的造型上,无锡传统民居大多为双坡顶的硬山或悬山顶,有其丰富的建筑形式,这也是江南一带民居普遍的屋脊形式。所以在对街区的建筑进行修缮、改造的同时,应考虑多样化的建筑形式,错落有致,重组建筑格局。
2.独特的街区格局
现在我们所说的双棋盘城市格局就是
水陆并行、前店后坊式的格局,这种“街
+建筑+水+建筑+街”的布局独具江南水乡
特,而无锡这段“水弄堂”是以古运河
之水为中轴,联系了河岸两边的建筑与街
道,即成了典型的水乡生活方式。
街区的重新规划从一开始就了加拿
大的景观公司,着重给整个街区做了一个
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适应现代社会
生活的方案。也由于街区明显的水陆“双
线”——水道与陆道并行,使得整个街区
划分很明显,并且一条直道一通到底,总
长近5600米。这便给规划带来了一个问
题——这条以商业为主的街区如何避免因
街道过长而给游客带来的疲劳感?
这就涉及了现代景观设计方式中的节
点概念。利用现代设计手法来使这条街变
得更加适应人的游览习惯,可以进行片区
规划,比如在片区与片区之间设置休息空
间、广场等形式的景观节点。
3.独特的天际线
水乡建筑的天际线是由屋脊的形式和
山墙的轮廓构成的。时代给了建筑一种
仿佛与生俱来的线条,与天际相接,形成
了独特的天际线。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
城市建筑也在飞速地变迁,很多现代的高
楼大厦在城市中矗立,让城市在变得繁荣的
同时,也打乱了正常演变的天际线。从图2
中可以看出,现代的住宅楼、星级酒店的拔
地而起,让原来一片和谐舒缓的民居建筑天
际线背后多了几道突兀的线条,打破了原有
的协调感和美观度,宛如舒缓悠扬的乐符声
中被几声刺耳的高音给“搅和”了,变得不
再协调,景观也从此不再像原来那样赏心悦
目,让人心情放松了。
“天际线”是一个非常时代化的理
念,代表了一个城市某个时期的建筑形态和
居住方式等很多方面。要保护这片古街古
镇,保护好这里的“天际线”十分重要。
这些分布在“天际线”外围的现代建
筑,在某种程度上“污染”了人们的视线,
甚至让人感到压抑,在心理角度上并不舒
适,也构成了对环境的“破坏”。所以一个
城市要有好的规划,在进行新建建筑规划
的时候需要考察周边的环境,尽量避免对
保护区域的原始“天际线”造成破坏。
在国外,建筑因破坏城市良好“天际
线”而被拆除的例子有很多,例如英国南
部朴茨茅斯综合性建筑三角中心在2006年3
月被拆除,其原因就是破坏了当地的“天
际线”。
在国内,也有保护城市“天际线”
的优秀例子,如杭州,在城市发展的进程
中,严格控制了建筑高度,正是为了保护
杭州自然的山水有自然的边际线。人,是
城市的主体,生活的舒适和惬意才是生活
的本质,如果为了城市化进程,盲目盖高
楼,追求视觉上的惊叹,那么在“钢筋水
泥森林”中人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所以,打造城市之美,不仅应该表现
在内部、近处,更应表现在外部、远处,
随时感受自然之美。“天际线”意识是城
市建设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4.形式多样的水乡码头
“小桥、流水、人家”概括了江南
水乡的特点,其中的码头和桥也是形式各
样,无不流露出水乡的气息。这些特有的
“节点”联系的是两岸人家,是水乡的交
通,亦是水乡的生活。
水乡码头的款式繁多,有私用的、
公用的、半公用的;按功能不同还分单面
的、双面的、三面的、有顶的,等等。除
普通人家的水码头外,还有达官贵人的
“官码头”、寺庙的“神码头”、运送蚕
茧丝绸的“丝码头”、装载砖瓦的“窑码
头”等,形成了千里古运河独特的“水弄
堂”景观。
作为水乡景观的独有景观小品,应对
各种不同的码头进行维护,大大小小的码
头就是这条水岸线的一个个节点,水陆交
通就是从这里形成的。所以,要让以后的
人们知道每种形式的码头在当时的作用,
比如在码头设立指示牌、刻上名称,对被
损坏的码头加以修复等,让大家更直观地
了解各类码头的作用。
(转第176页)
图1  各种山墙的形式图2  程式化进程中的各类现代建筑破坏了原始的天际线无锡清名桥古街作为运河文化绝版地,自被评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古街而受到了各界的关注。重
新规划改造后的清名桥古街重现了昔日的繁荣,体现出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文章以无锡清名桥古
街的“水弄堂”文化为例,从对水乡景观的独特性的分析,试析江南水乡景观保护性开发的趋势。
江南水乡景观  独特性  当地文化保护  可持续性
<;内容摘要>
<;关键词>
(接第172页)
二、水乡景观的保护措施
1.生活方式的保护
对于水乡景观,笔者认为首要考虑的保护问题便是对生活方式的保护、对民风民俗的保护,才能延续水乡独有的人文特及环境景观。
这里引用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专家阮仪三教授对无锡古运河遗存,特别是从跨塘桥至清名桥那段长达900多米的“水弄堂”进行考察、调查时提出的观点:“运河边的房子损坏严重是事实。这是低水平维护、长期
不修所造成的。但不宜统统拆掉重建,还是要在原来基础上整治。绝对不能将人迁走,将居民迁走,没有了人就是没有生活气息,没有生活气息就是最大的破坏。当然要考虑整治过程中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作为现存的,并且是仅有的古运河风貌,必须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整治,保护好居民,改善生活条件才是关键所在。
2.文化的保护
这个概念很广泛,包括当地的传统文化、饮食文化、地域文化等很多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全世界著名的水乡之城——威尼斯。首先,当地的民众就十分热爱自己的家园,有保护意识;其次,威尼斯在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中从未让一辆机动车驶入,这是十分值得敬佩的。这样的保护,就是一种“绝对”保护。没有拆就没有建,维护了原来的尺度、原来的风貌、原
来的肌理、原来的“天际线”……威尼斯
因其“原生态”成为全世界闻名的城市。
保护文化还体现在当地的语言、饮食
等方面,这都是维持风貌很重要的部分。
试想如果一户户民居中没有了当地人,而
是来自各地的生意人,口里说的是全国通
用的普通话,手里卖的是全国都有的产
品,那还能称得上是当地特街区吗?所以
尽量由本地居民来经营商店,不失为一个很
好的保护民俗文化的方式,这样在这里的运
河居民会感到更亲切。当游客来到此处,问
起一些有关古运河文化的点滴,即能更好地
将与这里有关的人、事娓娓道来,让更多的
游人感受到这里的独特之处。
3.水乡风貌的可持续发展
(1)节约电能,维护风貌
在上世纪初还没有空调的时代,水乡
民居的人们也能和现在一样安然度过一年
年的春夏秋冬,但如今,没有空调的居住
环境已经很难被现代人所适应。这是很多
因素造成的,原来的民居在建造的方式上
就考虑过自然通风等因素,甚至很多古镇
民居冬暖夏凉,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居住方
式。在修护时考虑自然通风,避免安装空
调,既保护了环境,同时也避免了悬挂空
调外机,从而更好地保护原有风貌。在日太湖美 吴文璟
本,人们的保护意识很强,有些住老房子
的人,空调等东西尽量不装不用。他们重
视自然的东西。开门开窗,取自然之风。
这些都是保护古街的可借鉴方式。
另外,新技术的运用也是值得推介
的。在保护性修复的过程中,片区还将地
源热泵技术运用到整个历史街区,既节能
环保,又维持了古街的本来风貌。
(2)节约水资源,循环利用雨水
在对水资源进行保护的措施上,除
了运用先进的技术,还可以通过雨水的导
流、收集、再利用的过程,通过城市雨水
生态设计,成为城市的一道独特景观。高
效率地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
的重要体现。回收的雨水可以作为绿地灌
溉、建筑内部清洁来循环利用。
(3)尊重自然,利用再生资源
在对水乡风貌的保护中,还要考虑到
对自然的尊重,要显露自然。
尊重区域的地形、地貌、河流、绿
化、植被等构成城市街区的宝贵资源,强
化自然景观特征。尽可能将再生原料制成
的材料循环使用,充分利用原有的建筑和
设施,赋予新的使用功能。多运用乡土植
物、自然再生植被,而不是花费大量的人
力、物力和财力来形成和保持景观效果,
这不是生态意义上的“绿”。
参考文献:
[1]《建筑与文化》编辑部.拯救绝版运河——水弄
堂——访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
任阮仪三教授[J].建筑与文化,2004(8).
[2]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
手册(第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作者单位:无锡太湖学院艺术设计系
(责任编辑:鞠向玲)
被红的光照亮,我们仿佛听到他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愤怒到极致的呐喊,那是对命运的抗争,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伴随着激昂的结束乐曲,舞台大亮,让人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同时让人们也看到灯光是被音乐所激发的,而音乐却是极其感人的。
(二)对比作品中彩的不同表现
纪念建党90周年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艰难辉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艰难走向辉煌的历史画卷,它给了灯光设计者更大的创作空间。笔者充分运用亮度、彩、分布和变化来发挥“光是本质,是现象”,尽力做到作曲家和指挥家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民族管弦乐《序曲》叙说了党的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以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大事件为核心,倾诉作者的爱国情怀。民族管弦乐与合唱《江山颂》由《浏阳河》《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江山》4首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歌曲组合而成,以优美的叙述性旋律,乐队奏出蜿蜒秀美的浏阳河的主题,舞台背景是十曲九弯,清波荡漾,两岸青
山翠枝的秀美河岸风光。笔者在一顶、二
顶、三顶及逆一、逆二的位置各配置了8
台电脑染灯,其目的是使演区的彩更
加透亮浓重,同时在顶光及两侧桥光加上
了几十台LED电脑灯使整个大演区明亮透
彻,让观众感觉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历在
目,江南秀一览无余;乐曲转至《春天
的故事》,演区随着乐曲的节奏快速转换
成以绿为基调的光,让人们仿佛置身于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青春岁月;第三乐章
《走进新时代》,演区光随着乐曲渐渐转
入粉红,灯光的气氛由偏“冷”转向渐
“暖”,变化的节奏平缓过渡,把灯光的
变化糅在乐曲之中;这样的一个灯光变化
过程,加上乐曲的清新、奋进,营造出一
种改革开放20年后人民的幸福生活氛围;
最后的遥望篇《江山》,乐曲达到高潮,
随着乐队指挥的手势,演区光用快的节
奏,全场大亮、满台生辉。由于灯光是在
“暖”调下,突然起光,对比之下舞台
显得更加明亮。乐曲的节奏与灯光起光的
节奏,如同一股冲击力量,使观众的情绪
随同乐曲一起豁然开朗、激动。
五、未来舞台灯光的趋势
舞台灯光是舞台艺术诸多元素中一
个最为积极、活跃,能与音乐或戏剧演出
进行动态配合的重要元素。科学技术的创
新和发展永远在赶超艺术创作和发展的需
求,灯光技术的发展有利于灯光艺术的创
作,但不决定着灯光艺术创作的成败,关
键在于灯光设计师利用灯光技术的态度、
角度及驾驭能力,用“灯光描绘舞台”,
让舞台艺术丰富人生,是每个设计者永远
最明确和最乐于追求的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
众审美眼光的变化,设计者也要不断丰富
自己的音乐修养,适应时代的变化,用高
科技的技术手段来不断丰富自己的舞台表
现力。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更应该站在时
代的前端,将民族的精粹与现代时尚相结
合,打造出新时代的艺术精品。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乐团
(责任编辑: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