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表达内容的真假问题
王鸥和撒贝宁 掩饰寂寞要:人们通常认为语言表达的内容是客观的真实的,并且来自客观世界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语言表达的内容是主观内容,绝对意义上是不真实的是假的,并且语言表达的内容全部来自于大脑。我们一般表达中所说的真假是在假的层面上的区分出的真假,是相对的真假,也就是假的真和假的假。在区分相对的真假时,我们也有一定的标准。
关键词:语言 ;表达内容; 主观; 客观;我的世界为你留住春天 真假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歌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2刘涛老公王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这一工具,语言沟通了人们的思想感情。通常人们认为语言的这种沟通是真实的①,是客观的,而且语言表达的内容更加是真实的,客观的。在交际的过程中,人们也通常自信地认为可以清晰地接收到说话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且能够准确地掌握住说话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对于其表达的内容,人们从不怀疑其真实性和客观性。然而,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确如人们所想的真实和客观吗?
不是甘愿做坏子一、语言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我们用语言来交际,常常会说说这样的话:“这棵树好大”,“那只小猫真可爱”,“看那边的女孩多漂亮”等等。在这样的话语中,我们更加倾向于认为“大树”、“小猫”、“女孩”是语言表达的内容,这些内容来客观的、真实的现实。那么,再举一例,对于同一个菜品,山西人说“太辣了”,四川人说“一点都不辣”,如果我们认为语言表达的内容是同一个客观的菜的客观的味道,那么“太辣”和“不辣”这样矛盾的论断岂不是很荒谬。
从上述的例子我们已经发现语言表达的内容并不简单地是人们所认为的客观而真实的存在。我们来深入地分析一下。我们要表达的一部分内容是从现实的生活环境中拾取的。要拾取,我们必须要先通过感觉器官对外在事物进行感知,包括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大感知方式。在这里,我们先从最常用的视觉感知为例来说明对外在事物的拾取。西安世博会期间,我和几个同学去游园,湖中心停泊着类似禽类的小船,一人说“那只天鹅样的船真好看”,另一人说“那是鸽子吧”。我们所看到的那只船绝对是同一条客观真实的船,但是我们所表达的却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通过视觉的感知方式将这一客观对象由外向内地内化入大脑后是不同的映像,所以直接影响到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概括的说,“看”与“看到”是不同的,“看”仅仅是一种行为,我们所看的对象是客观的真实的,也就是说我们试图要去表达的那个事物是客观的,但“看到”是由外入内的内化,也就是我们表
达出来的内容已经是主观的,是内化后经过每个人的大脑清洗的。由视觉的感觉推及到所有感觉器官的感知,我们会发现是同理的,“听”与“听到”、“闻”与“闻到”、“摸”与“摸到”、“尝”与“尝到”都是不同的,而后者才是我们感知到的由外在事物内化过后的要表达的内容。我们感知的对象是客观的,但是我们感知到的都是经过大脑清洗的,主观的。客观的事物分为其客体本身和这一事物在人脑中的印象,前者是物质性的,后者是精神性的。我们不能把物质体直接进行表达和讨论,就像不能把一个苹果直接放入到人脑中一样,我们必须先把它内化为主观的认识。总而言之,语言表达的一部分内容不是客观现实,而是我们感知到的由外在事物内化过后的主观内容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