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国民间歌曲的认识
中国民间歌曲历史悠久、蕴藏丰富、浩如烟海。 不同地域、不同环境和不同的风土人情都形成了各具特的音乐艺术风格,少数民族的音乐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她们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时代印痕 更具独特的民族风格特 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成长的摇篮和发展的沃土。  纵观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 的确走过了不太长但很坎坷的路。如果说对通俗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各个时期、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看法 但无论是通俗音乐或者是叫流行音乐 在中国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应该是被称作的“鼻祖”三十年代音乐家黎锦辉先生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曾创作了一些让人颓丧萎靡的音乐作品诸如《毛毛雨》、《桃花江里美人多》等一类的歌曲 但就他的旋律也的确产生了很多曲调优美、流畅 富有民族化的歌曲 时代和历史使之没有得到进一步向正确、进步的方向发展 相反在台湾、香港倒是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黎锦辉先生的音乐民族化创作方向 以至于后来当中国大陆刚刚打开一点儿对外的窗口 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 一些新的文化、理念和思潮一涌而进。音乐领域人们在疲倦了“强、硬、响、快”的风格后 很容易或者说一古脑儿就接受了港台音乐的“清新、温和、优美、流畅”和“软绵、颓废、情爱、小资”等音调和思想。无论如何 中国大陆乐坛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使大陆音乐在一段在时间里音乐创作和演唱方面都一味地模仿或
照搬港台音乐。   中国通俗歌曲继港台一段“软唱”之后 终于陷入了一阵沉默 音乐家们开始反思 我们自己的音乐何去何从 …… …… “我曾经问个不休      ……” 一声惊天动地、反叛性的呐喊 终于从中国摇滚乐先锋崔健那嘶哑、爆破而又富有磁性的喉咙里蹦出诸葛紫岐  是啊 人们是应该问一问 什么是我们自己的音乐、我们的音乐怎么了脚下的路在走 身边的水在流” 难道我们还仅仅是“总在笑 那时你说的 我们天作之合一无所有”吗 崔健那富于反叛、困惑和号召性的呐喊 终于唤醒了中国通俗乐坛 音乐家们开始踏上了继西扬中、通俗音乐民族化、艰难而有意义的漫漫长路。
“不管是东南风 还是西北风朱朝阳荣梓杉 都是我的歌” 安与骑兵的歌伴随着这一优美独特的风格性旋律 通俗乐坛的创作者们终于唱出了自己的酸楚和欣喜。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不都是我们自己的歌吗 此时以独特个性、风靡一时的“西北风”席卷而来 其代表作品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心中的太阳》、《少年壮志不言愁》等 这些作品采取了陕北民间音调 也包含了一批以北方民间音乐为蓝本的其他歌曲 明显地引入欧美摇滚思维 挖掘和汲取了我国北方音乐的巨大能量 它以黄土高坡信天游的苍凉、挺劲的阳刚之气在中国乃至世界流行乐坛一展风采屈楚萧是怎么凉的 在中国通俗音乐发展进程中是个很大的突破。更有意味的是反身以它温厚的旋律底蕴 给予本民族一个启迪 中国民族音乐的生命感在历史的风情地貌中熔铸
它的意义阐释还远远没有穷尽。从此中国立足于自己民族音乐文化的沃土 黄贯中和朱茵创造了自己的各类体裁题材和不同风格的民族化的通俗音乐。   从地域上来分就由东北、西北、岭南、江南等风格。继八十年代末电视剧《渴望》之后 流行乐坛又掀起了“新西北风” 作曲家蕾蕾和丈夫易茗夫妇、徐沛东和张藜搭档的作品风靡一时 《好人一生平安》、《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等。高枫演唱的《大中国》是东北秧歌和江苏《茉莉花》音乐的有机结合 陈小奇《九九女儿红》源自东北民歌《摇篮曲》 岭南风格的《涛声依旧》、《弯弯的月亮》、《风含情水含笑》、《蓝蓝的夜蓝蓝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