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6
《梁祝》的故事背景来源于我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的是一个爱而不得的曲折凄美中国式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之一的祝英台女扮男装在求学的过程中,结识了让她心动的梁山伯,碍于不能公开身份,两个人数载同窗,兄弟相称。对于祝英台的深情,梁山伯毫不知情。学成归家之时,祝英台借物抒情,百般暗示,但梁山伯没能领会,待到梁山伯了解实情,祝英台已经被父母许配他人。梁山伯懊悔不已,抱病而亡。祝英台闻讯后,全身素服来到梁山伯的坟前祭奠,此时坟墓裂开,祝英台跳入其中,两人化作一双彩蝶飞去。这个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至今,几经改动,但故事内容基本保持了一致的骨干部分。小提琴曲《梁祝》对这个故事进行了高度的艺术升华,曲调凄美动人,是我国民间音乐不可多得的精品,同时也成为世界名曲,艺术价值不可估量。我们将在下文中赏析其艺术特。
■《梁祝》创作的基本背景
《梁祝》创作的过程中,以民族化为主要设计思
路,通过乐曲来呈现故事内容,在创作的故事中,结合了许多国外名曲的一些创作技法,将民族戏曲的一些曲调及方法糅合其中,形成目前广为流传的独立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这首曲目的形成是团队协作的结果,通过从众中不断听取意见以及吸收众智慧等方法,采用细腻的曲调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整体性,从布局构思到配器都经过科学的考量,最终呈现出目前我们所听到的完美旋律,传神地刻画了梁山伯相爱的曲折、抗婚的无奈、化蝶的凄美。从情感的抒发到意境的营造,都为听众带来别样的感受,这首曲目充分体现了我国音乐人立足于民族经典的创作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素养的提升,这首曲目成为最好的交流语言,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爱情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伦理。《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已经成为我国经典作品之一,在艺术成就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梁祝》作者、体裁、曲式
《梁祝》在创作的过程中,融合了西方艺术的表
《梁祝》艺术赏析
■刘腾悦(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
■小结
在江南丝竹演奏中,每一件乐器既是主角又是配角。相同的旋律通过各个乐器不同的特点进行加花变奏,不仅体现了江南丝竹艺术巧妙细致的情趣所在,更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协调、创新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中阮中庸自在和不争不亢的音,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与江南丝竹艺术内涵精神相得益彰。因此,现在的中阮已成为江南丝竹合奏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乐器。2006年5月,江南丝竹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希望这一宝贵的民
间乐种,脉脉相承,得以延续。民
参考文献:
[1]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 ].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0.
[2]项祖华.江南丝竹扬琴流派及其风格[J ].中国音乐,1990,10(3):23~26.
[3]詹皖.论江南丝竹音乐的艺术特[J ].艺术百家,2004,20(5):143~145.
[4]周大风.漫谈江南丝竹[J ].中国音乐,1982,2(4):59~60.
[论坛]
Forum
11
2020·
6
[论坛]
Forum
现手法,也融入了西方音乐的精华,旋律优美荡涤人心,曲式也体现出别致的特性,体裁也体现出自身的特点。这首曲调的主线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大提琴与小提琴作为主奏乐器,相互配合珠联璧合。小提琴的声音悠扬中带着少许凝郁的气息,构建起美妙的音乐意境,极容易将听众的
情绪带到曲调当中去。现今社会,人们的内心大多是焦虑的、浮躁的,更有许多人觉得真爱贬值。《梁祝》的曲调中更多地呼唤人间真情,其艺术魅力是不可磨灭的。
1.关于《梁祝》的作者。现在关于这首曲目的作者,普遍认为是何占豪、陈钢带领的一支团队,这首曲目是团队协作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里提到的何占豪,于195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并在此结识了同学陈钢。在学习期间,他们勤奋刻苦,勇于创新,对于小提琴的演奏提出了很多新的主张,《梁祝
》就是小提琴演奏民族化的实践与探索。1959年,何占豪与陈钢在越剧曲调的基础上,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也因为这首乐曲,何占豪奠定了自己在中国音乐发展环境中的地位。除了《梁祝》,他还创作了许多其他优秀的曲目,包括交响诗《刘胡兰》,民乐合奏《节日赛马》,并为越剧《孔雀东南飞》进行配乐创作等。何占豪的作品都带着非常浓郁的民族特,感染力强。与何占豪共同完成《梁祝》创作的陈钢,年少时期便跟随父亲陈歌辛学习作曲,同时跟随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钢琴。在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跟随丁善德院长学习作曲理论。与何占豪协作完成《梁祝》后,成为乐坛上一颗闪亮的新星。成长过
程中,陈钢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包括《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苗岭的早晨》《金的炉台》《恩情》等,他的创作体现出高超的表现技
法,同时作品中也蕴含着细腻的情感。
2.《梁祝》的体裁。《梁祝》在创作及演奏中都体现出非常鲜明的协奏曲的特征,曲目编排体现出独奏与合奏的完美结合,将独奏的长处与合奏的优势都充分展现出来,成就了乐曲独特的创作风格。一般的协奏曲都采取三乐章的曲谱特点,《梁祝》对此进行了整合,曲调中徐急交错,既有舒缓的抒情,也有疾风骤雨般的奔放,这首曲调让听众迅速进入故事情节,产生共情,从中获取艺术的享受。
我们的歌谣3.《梁祝》的曲式。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曲式,是乐曲构成的基本形式。《梁祝》在创作的过程中,对副部再现部分进行删减,更多地采用了奏鸣曲式的思路与方法,这种方式是西方古典音乐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创作思路。一般来说,奏鸣曲有三个组成部分,即
呈示、展开、再现。一般在呈示部分体现矛盾的产生,由不同的两个主题来展现,展开部分展示矛盾斗争,在再现部分得出最终的结论,这是一般的基本创作布局。《梁祝》的曲调创作充分发挥了这种创作风格的优点,将故事的起伏、情绪的转化、场景的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感染力更强。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艺术特征万里长城万里长
《梁祝》的创作背景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故事当中包含了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伦理观念、爱情观念等,包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音乐的创作以此为背景,带着浓重的
中国特,中式元素的运用使得乐曲的中国风格十分鲜明。小提琴是典型的西方乐器,用这种乐器来讲述中国故事,尤其是爱情故事,是中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从乐曲的体裁方面考量,协奏曲对于戏剧张力的表现更强一些,在《梁祝》这首曲目当中运用协奏曲的技巧来描述这段爱情故事,对于故事情节的展开、起承转合都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故事在发展的过程中基本可以分为相爱、抗婚、化蝶3个部分,这与协奏曲第三个乐章可以完美契合,不同的部分表现不同的故事情节,乐曲与故事完美呼应。这种呼应到故事发展的最后,也就是乐曲的尾章达到了高潮,故事与乐曲都形成了完整的结构。中国有多种传统乐器,都带着鲜明的中国特,而小提琴作为西方乐器,在演奏《梁祝》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声音的独特性,也体现出大量的中国元素。小提琴在演奏的时候,有着极强的模仿性,运用这一特征,在演奏中对中国传统弦乐进行模仿。西方乐器中用,新式乐器古用等方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实现了中国风格的突出呈现。
在用音乐表现故事的时候,每一个音符都是文字,曲调就是语言,同时展现故事的延续、人物情感的起伏等。《梁祝》中所体现的“语言”特点尤其鲜明。通过这种“语言”成功地刻画了人物性格与形象,这也是这首曲调深受人民喜爱的原因。《梁祝》一曲之所以取得不可否认的艺术成就,就在于音乐中带着强大的生命力,展现给受众的是一幅壮美的诗篇。从相识时候的彼此欣赏到相恋时迫于世俗压力的
12
mchotdog
2020·
张若昀老婆
6[论坛]
Forum
无奈再到双双化蝶的悲壮,从乐曲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主人公情绪的变化、心理的变化。最终的化蝶是矛盾的升华,是主人公情感的暴发。协奏曲到这个部分,也同时达到高潮,深入刻画了梁、祝二人的情绪变化,更是将这种刻骨铭心的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梁祝》打破了西方曲式中的媚态,也同时打破了因循守旧的创作传统,深度结合故事内容,将中国的音乐特与西方的音乐创作技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了深度的融合,这就使得音乐的架构更完整,表现形式更新颖,艺术感染力也就更强。
mj的歌《梁祝》能够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经典,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旋律能够直击人的心灵,感人肺腑,让人在欣赏的过程中极易跟随其中,沉浸其中。在所有的音乐作品当中,像《梁祝》这种同时具备抒情与唯美特质的作品并不多。《梁祝》在艺术成就上取得成功的另外一个原因还在于其对小提琴
技艺的运用达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在谱曲的过程中充分融合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将西方乐器与中国传统乐曲的表现形式完美融合,在抒情效果上达到了催人泪下的程度。这首优秀的作品,无论是从其理论基础分析还是从其艺术性的角度分析,都无疑是十分优秀的。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无论时间怎样流逝,听众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时代如何变迁,都经得起推敲。在专业领域,《梁祝》在被解析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其学术成功,从其表现技法、乐器运用、演奏技巧、配器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获得的好评更具专业性,但这首曲目放在普通百姓当中,同样引起情感的共鸣,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感悟,沉浸其中的时候,都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这就是这首曲目成功的原因,雅俗共赏。在音乐赏析的过程中,这种陈述式的表现方式更好地将人物情感与每一个音符相结合,如泣如诉般讲述这段凄美的故事,每一个听众的情感都跟随着剧情悲喜着。这种吟唱是千回百转的,用乐器说话,更好地表现了主题。
这首曲目在创作的过程中,借鉴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特质,即旋律优美简洁,容易理解、容易被流行音乐所接受并改编为朗朗上口的歌曲。在这首音乐流行的过程中,曾经有人将其改编为歌曲《化蝶》,在不同的场合被不同的人演绎。小提琴的声音特点是纯净、清晰,驾驭这样的旋律非常合适。表现情感的千回百转,同样也有音域的不断跨越,高则高矣,缥缈绝尘,低则低至淳朴浑厚。这些乐音在人们的心间
回荡,像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在演奏的过程中,独奏与合奏完美结合,以小提琴为主线,在不断变
化中呈现人物的不同情感以及故事情节的推进。小提琴有时候成为主角,有时候成为配角,韵律表现出不同的层次,错落有致,这也同时更加完美地体现了小提琴的性格特点。
在《梁祝》一曲中,越剧的旋律及音乐元素被多次运用,大提琴与小提琴的相互应和将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的情感变化完美地演示出来,梁山伯对祝英台暗示的不解,对祝英台已经别许他人的无奈,两人双双化蝶的情感的暴发以及情节矛盾的升华,大小提琴交互演奏,像极了故事的主人公在对话。在协奏曲的呈现、展开、再现3个部分的组成中,原本就蕴含着戏剧情节的起承转合,是故事发展到不同阶段的具体细节展现。在这首曲目当中,呈现部分用比较华丽的音来表现,这时的故事背景是明朗的、是华美的。小提琴的旋律演奏出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的温馨时光以及祝英台对梁山伯的倾慕之情。大提琴的音与小提琴有着鲜明的区别,风格各异,这是梁祝之间缠绵感情的表现。到了展开部分,祝英台的情绪不断变化,从悲观到悲愤,是最打动人心的部分,这是催人泪下的一个部分。故事情节发展到再现部分,封建婚姻制度的无奈,父母逼迫的重压,都已经渐渐远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空灵的世界,故事回归到主题,用音的唯美演绎出爱情的永恒,天地之间再没有压迫、没有封建礼教的枷锁,只有翩飞的蝴蝶以及画上了完美句号的爱情结局。
《梁祝》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因为其创作背景的独特,也因为其带有的浓郁的民族风情,这种独具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留给世人美的享受。在深入探讨《梁祝》艺术魅力的过程中,有多种不同的角度可以深入分析与探讨,这些研究对于民族音乐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民
参考文献:
[1]安涑萌.朱光潜美学视角下的《梁祝》美学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17(24).
[2]朱倩.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与演奏特征赏析[J ].通俗歌曲,2015(9).
爱你在心口难开原唱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