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舞曲又译华尔兹。是19世纪欧美音乐中占主导地位的舞曲。起源于18世纪下半叶德奥一带流传的三拍子民间舞曲,按速度不同可分为慢速圆舞曲快速圆舞曲两种。
纳与老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父)采用三至五首小圆舞曲附以序奏与结尾谱写的快速圆舞曲又被称之为维也纳圆舞曲,后经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加以发展,成为圆舞曲的主要形式之一。
维也纳圆舞曲的音乐性格华丽而活泼、优雅;速度较快;节奏明确;每一小节常用一个和弦伴奏,并突出第一拍的强拍和低音伴奏,第二、三拍经常拖长一点。许多后来的作曲家都曾作有著名的圆舞曲作品。
一、《杜鹃圆舞曲》[瑞典约纳森(1886~1956)]
乐曲采用三拍子的圆舞曲体裁,把杜鹃的啼鸣声织进旋律中,使乐曲娓娓动听,明朗而充满和平气氛。
简短的引子后立即出现模仿杜鹃婉转的叫声,这是圆舞曲中最重要的主题旋律,使人联想到杜鹃歌唱时绿葱葱的田园景。
生命中的好日子演员表中间段落的旋律连贯而流畅,抒情而优美,具有明显的歌唱性,展示了一个欢乐的舞蹈场面。
然后,再一次奏出赏心悦耳的杜鹃主题,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全曲。演奏时间约三分钟。
二、《蓝多瑙河圆舞曲》
全名《在美丽的蓝的多瑙河畔》。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作于1867年。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乐曲按照维也纳圆舞曲的形式,由序奏、五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纤夫的爱歌曲
张杰何必在一起歌词
序奏分为两个段落。一开始由小提琴用碎弓奏出轻弱的震音,使人联想到薄雾缭绕、寂静安宁的多瑙河晨景,在这一背景下,圆号用主和弦的分解和弦形式奏出全曲的主要音调:00135/5.5./5柔和的上行旋律、慢慢增强的力度,诗人联想到充满诗情画意的河边景;
第二段落速度变快,出现了圆舞曲节奏,象征着多瑙河在朝晖的沐浴下开始了新的一天。乐曲情绪越来越活跃,依次引出了五个小圆舞曲。每个小圆舞曲都包含两个相互对比的主题旋律。(1`30)
第一小圆舞曲采用单二部曲式(/AA`//:B://)。
A段旋律由序奏的主要音调组成,抒情明朗的上行旋律、轻松活泼的三拍子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呼应的欢快的顿音,使乐曲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仿佛多瑙河上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该旋律是全曲的灵魂,鲜明地反映了奥地利人乐观向上的精神。
1=D3/4135/5---/5--/
B段由八分音符的顿音和八分休止符交替组成,欢快跳跃,轻松活泼。(2`45)
第二小圆舞曲采用单三部曲式(//:A://BA//)。
A段的旋律进行先抑后扬,使音乐充满活力,健美而爽朗,具有明显的回旋感,犹如起伏的波浪,层层推进。B段运用了彩性的转调,使音乐随之显得柔和娴雅,委婉动听。(3`55)
刘若英新歌
第三小圆舞曲采用单二部曲式(//:A://:B://)。A段由第一小提琴用连续不断的平行三度音程和华丽的波音演奏,乐曲具有优美典雅、端庄稳重的特点。B段旋律富于流动性,舒畅而兴奋,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5`04)
第四小圆舞曲采用单二部曲式(AB)。A段以分解和弦的上行旋律线开始,乐曲呈现出妩媚清丽、优美动人的特点。B段则强调舞蹈节奏,兴奋活泼,热烈奔放,与A段形成相映成趣的对比。(6`25)
第五小圆舞曲采用单二部曲式(//:A://BB`//)。在一小段间奏之后,出现的轻弱的A段旋律由第一小提琴和木管演奏,采用了大跳的音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对比性的B段旋律采用顿挫跳跃的节奏型,炽烈欢腾,用乐队的全奏表现热烈欢腾的舞蹈场面,形成了全曲的高潮。(7`45)
结束部有两种。以合唱形式演出时,结尾较简短,直截了当地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以管弦乐形式演出时,则规模较大,依次再现了前面几首小圆舞曲的某些段落:先是变化再现了第三小圆舞曲的A段,第二、第四小圆舞曲的A段,接着再现序奏部分的主要旋律,最后在欢腾热烈的气氛中终曲。
合唱约8分钟;管弦乐约12分钟。
三、〈南国玫瑰圆舞曲〉
作于1880年,管弦乐曲。根据轻歌剧〈女王束带里的手帕〉的选曲改编而成。全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四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序奏由三个速度不同的段落组成:第一段由小圆舞曲的部分旋律组成;第二段速度加快,气氛活跃;最后四小节为第三段,圆舞曲速度,为第一小圆舞曲的出现作铺垫。白荟(1`32)
第一小圆舞曲为二部曲式(//A://:B://,F大调。A段旋律选自歌剧中的一段二重唱,是剧中国王和女王言归于好的大团圆场面的音乐。跳进的音程和起伏较大的旋律使其具有欢快优雅的特点,生动地表现了轻歌曼舞的场面;B段旋律简洁明快、婉转流畅,与A段相应成趣。(3`28)
第二小圆舞曲为三部曲式(//:A://:B://A)降B大调A段采用梦幻般的抒情旋律,温柔而委婉;接着出现频繁使用下行大跳音程的活泼的B段,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再现A段,结束第二小圆舞曲。(5`10)
第三小圆舞曲为二部曲式(//:A://:B://G大调。A段旋律具有较强的歌唱性,婉转柔和;B段强调舞蹈节奏,与A段形成生动的对比。(6`23)
第四小圆舞曲为二部曲式(潘之林//:AB://)降E大调。A段轻巧欢快,B段舒展而热烈,在对比中形成高潮。
(7`32)结尾部分别具新趣:在强烈的乐声中出现了活跃的主题旋律;然后依次再现了第三、第一、第四小圆舞曲的部分旋律,在热烈奔放的高潮中结束。
演奏时间约9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