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演唱艺术是属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一种,民族声乐艺术从广义上来讲,它还包括戏曲、曲艺说唱、民间民俗演唱等等,形式繁多,十分丰富。民歌演唱也就是现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的民族唱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来的十余年,我国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分为三种唱法,民族唱法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门独立的声乐艺术形式,与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戏曲、曲艺说唱、民间民俗歌舞演唱等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特点,而一切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最初都是起源于人民生活和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民歌,它们都是植根于深厚的民歌基础之上。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在数千年古老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民歌作为人民大众广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从远古时期一直流传发展至今。依据考古发现,相传在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就有了《候人猗兮》的情歌和狩猎的《弹歌》。几千年来浩如烟海的民歌中,它的题材几乎包罗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和反映了人民的性格、感情与理想、追求。民歌甚至被认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编年史。在千百年来的演唱实践中,民歌又逐渐形成了各种风格特的音乐体裁,诸如:号子、山歌、小调、叙事歌、风俗歌、儿歌、宗教歌等等。由于我国是一个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语言声调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生活习俗、民间风尚不同,也使民歌的旋律调式、吐字行腔和
韵味清调、感情表达的风格各有不同,形成各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彩。同是一首山歌,地处西北高原的民族则音调跌宕起伏、高亢宏亮,而在江南平川的鱼米之乡则音调多为悠扬宛转、清新秀丽。同为一首表现少女追求爱情生活、寄情于为情人绣荷包的抒情小调《绣荷包》;云南的《绣荷包》是委婉清秀,四川的《绣荷包》是高亢活泼,而山西的《绣荷包》则是二者兼而有之,明快起伏、热情亮丽。我国如此多姿多彩浩瀚的民歌演唱,数千年来一直在不断的流传发展、衍生变化。由生活劳动中的简单原始的哼唱到载歌载舞,有情节、有声的表演,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众的喜爱和欢迎。特别是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到新中国解放后的十七年里,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得到了根本的变化和巨大的发展,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为中国老百姓服务,为中国听众所接受,充分地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在表现时代精神、人物风格和反映社会风貌、乡土人情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引进了外来的西洋声乐艺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融汇贯通,取得了显著成绩,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演唱人才,象郭兰英、王昆、胡松华、王玉珍、郭颂、马玉涛等。他们运用熟练的声乐技巧。将优美的声音、清晰的语言、真实的感情三者有机地融合为一个艺术整体。并且出现了不少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优秀民族歌剧,象《白毛女》、《刘胡兰》、《》、《洪湖赤卫队》
、《江》等,,使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唤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但是,众所周知的十年浩劫,却使民歌演唱艺术这株正待盛开、怒放的花蕾遭到了几乎毁灭的摧残,整个文化艺术变成了万马齐喑的惨淡局面,形成了一段历史的空白。
流浪者之歌二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昌盛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加强,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也在不断的改革、变化、蒸蒸日上的向前发展。党和国家号召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倡严肃高雅艺术,为民歌演唱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铺平了道路、减除了矛盾、增添了动力,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由于广大文艺、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解除了思想隔核和精神束缚,并通过对外的交流学习和自身的学习深造、实践提高,给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展示了新的局面,迎来了一个万紫千红百花春的新时期,使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不论是在作品创作上的深度、难度,还是对民歌唱演声音的认识和技巧的发挥运用上,以及演唱作品的个性、风格和艺术想象、表现力上都突出了时代的气息,增添和发展了民族彩,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受到了人民大众的喜爱和欣赏,也引起了世界文化音乐界的注重和赞叹。
新时期民歌演唱艺术首先是在演唱作品体栽的创作彩上的变化和发展,给人一种全新的
感觉和享受。原始的民歌小调、山歌、号子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和满足不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欣赏水平的要求,也不能使演唱者充分展示自己的演唱技巧,但民歌优美动听的音调素材,仍然吸引着人们。这样依据原来短小的山歌、小调改编创作的新歌曲必定大量涌现,伴随着也出现了一批年青有为的优秀作曲家。如:施光南、王酩、谷建芬、王立平、士心、徐沛东等。作曲家们借助人们熟悉的原始民歌素材,运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和作曲技法,把各种无声的音符倾注在谱面上,构成新的大型声乐作品。这些优秀的新民歌声乐作品,时时闪现着原来民歌的韵致,使人听来耳目一新。现今中央及各地举办的各种歌手大赛上或剧场、电视转播的大型文艺晚会上,很难见到还有谁演唱短小的原始民歌,大多都是有一定难度或相当难度的改编、创作的民歌作品。象第六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专业组和业余组不少歌手演唱的《孟姜女》(刘麟、王志信重新编词编曲),就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表现手法,使这首我国家喻户晓、哀婉凄楚的古老歌曲焕发出了新的光彩。作者在忠实于原民歌旋律风格和音乐彩的基础上,突破了原民歌四句头式的歌谣体曲式结构,运用多种不同的现代作曲技法,并借鉴和融汇了戏曲音乐中紧打慢唱的摇板和由慢渐快的垛板表现手法,通过几次转调、扩展音域和改变节奏,拓宽和突出了音乐主题,把一首简单的都市小调民谣发展创作成为一首撼人心魄、感人至深的多段体
曲式结构的大型声乐作品。它既保留了原始民歌的风貌又充满了新的意蕴,使作品的内在容量和艺术境界都得到了扩充和升华。还有于学友改编的《小白菜》、尚德义改编的《今年梅花开》、白诚仁编曲的《苗岭的早晨》、鞠秀芬改编的《我想亲亲在梦中》、李崇望和郝宗纲编曲的《牧羊山歌》、景建树编曲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等一大批作品,都是我国民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经过改编创作成为更加适合现代社会人们日益发展变化了的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的大型声乐作品,深得众喜爱欢迎,也让歌唱家得到了能充分展示自己嗓音技巧、艺术水平的演唱曲目。新时期同样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歌剧。如《星光啊星光》、《第一百个新娘》、《大野芳菲》、《火把节》、《芳草心》、《原野》、《门前有座山》、《党的女儿》等,遗憾的是这些数量不少的歌剧剧目,虽然在许多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与创造,但是在与民族传统音乐结合和现代思维意识结合的创作手法和彩上仍不能令人满意,较之前的几部著名民族歌剧,虽然数量增多了,而质量上却使人感到缺少了民族传统的优美风格,也欠缺了新时期的新颖特征,难以让人朗朗上口、回味无穷。这方面还有待于我们新时期的作曲家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思维深入生活、深入民间,去挖掘、创作更新更美的,让人民大众满意、喜爱和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
    民歌演唱艺术的声音概念和演唱技巧的运用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是音乐工作者争论的焦
点,也是大家一直努力探索钻研、学习追求的对象。自古以来,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在演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等声音技巧方面的要求都有相当科学水平的方法和经验。在呼吸气息的运用上,历代都有不少的经验、理论流传。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氮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我好喜欢你简谱。宋张炎《词源》中说:忙中取气急不乱,宁声待拍慢不断,好处大取气流连,拗则少人气转换。曾经的一个承诺我失去了自我近代陈彦衡《说谭》中说: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法则音滞,气散则音竭等,对呼吸的方法和气息的运用。都有精僻的论断。后来人们依据演唱时声音强弱轻重、高低缓急的变化是由气息来控制调节的,总结为深沉饱满的气息,必须是气沉丹田,也就是说歌唱时要用横隔膜来控制气息。在歌唱的发声上,由于我国民族的语言与西方语言有很大的区别。西方语言的单字是多音节组合而成,我国语言单字大都是一字一音一义。一个字音又包含着声母、韵母与复韵母的组成因素,同声韵的单词又有高低抑扬不同的声调,这种字的声、韵、调的特点,即表现了我国语言自然而丰富的音乐美,又增加了发声时咬字清晰纯正的难度。早在1324年元朝的周德清就写成了我国第一部专门歌唱要求的韵谱《中原音韵》,相隔五十年后又有乐韵凤等编撰的《洪武正韵》出现,为歌唱的准确发声、正音阐明了较有系统的理论。长久的演唱实践,人们把
歌唱的发声归结为:以字行腔字正腔圆渡部笃郎中谷美纪,并认为美好的声音必须是具备甜、脆、圆、润、水(清澈如水)五大特点。字音的喉、舌、齿、牙、唇的部位正,开、齐、撮、合的口形准,由清亮的嗓音,发出行云流水般的音乐韵律,声音自然会清晰、优美、动听。对声音共鸣的要求,古人也有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黄钟大吕,声若洪钟等的记载,可见当时歌唱共鸣的水平已相当之高,也正是民歌演唱艺术追求的一种响亮、圆润的美好声音和科学的发声方法。千余年来我因的民歌演唱艺术在历代官学、私学和民间交流的传承衍化中,无论是对声音的锤炼修饰,还是发声技巧的运用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方法,形成了本民族演唱的风格特点和系统理论。但也在五六十年代带来了不利于学习、提高、发展的我悄悄地蒙上你的眼睛土洋之争,排斥西洋先进的发声技巧。实际上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在唱法和理论上都存在着去芜存菁,不断提高、发展的补充过程。   
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党和国家对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对外学习交流往来的增多,使文艺工作者在不断的教育学习和交流实践中,提高了认识、开阔了眼界,增加了知识、丰富了经验。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缺陷,加速了学习、补充的积极性。在派出去、请进来的学习交往中,摆正了对西洋发声体系的认识。西洋美声唱法在强调深厚的气息基础上,注意稳定的喉头位置,共鸣上讲究比例恰当的混合共鸣和充分的泛音,音域
宽广,发声自如,音优美,声音之间过渡平滑匀净,衔接熨贴,花腔装饰乐句流丽灵活,以及能增加嗓音美感的微颤和循序渐进的练声方法等,对民歌演唱艺术声音的铸造和演唱能力,技巧方法的充实补充是值得借鉴学习的,也是必要的。在继承发扬、学习运用本民族优秀传统的歌唱方法(包括学习戏曲、说唱的优秀演唱方法),同时又吸取西洋美声的科学发声方法。西洋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引进和深化,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民族传统的演唱艺术逐渐形成了有规律、系统的民歌演唱和教学方法及理论体系。新时期的民歌演唱声音讲究有明亮清澈、圆润柔和的音;有深沉持久的呼吸支托控制气息;保持吸气的状态歌唱,喉头位置相对稳定和喉咙的放松打开,使声音和气息流通顺畅;有充分的头腔共鸣和浑厚结实的音量。在声音的表现力上,能使宽厚与纤细、泼辣与轻柔相结合。女声演唱基本上消除了用大本嗓歌唱的错误方法,假声的运用使音域的宽度扩大了,运用有呼吸支托的声带积极闭合挡气振动发声的方法和真假声结合的唱法。使声音的音量相对增大厚实,音更加明亮动听。男声演唱也基本上消除了用纯假声唱高音的那种不男不女的别扭声音,在运用坚实的假声同时,增加了高音区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混合共鸣,使声音高亢明亮,富有穿透力。同时注意中低声区声音的厚实雄浑。这样明亮圆润、音域宽广、有光泽、穿透力的声音,加上中华民族独特的东方气质、含蓄隽永的美和感情细腻的表达与
消晰明了的吐字,也就是我们近年来经常在电视或剧场的音乐会上和电台、唱片盒带中看到和听到的演唱方法。几十年来在民族声乐界排洋的思想基本消除了,土洋之争也渐渐淡化了。新时期真正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也正是这种中外知识相结合的学习教育过程中,杂交产生了优良的成果。后十几年来,由音乐、艺术、师范院校和专业剧团、文化馆站的培养、辅导、教育出现了一大批深受众喜爱的具有深厚演唱功底的优秀民歌演唱人才。象、阎维文、董文华、殷秀梅、郁钧剑、万山红、刘斌、张也、吕继宏、宋祖英等,其中不少人都是音乐院校的毕业生,甚至是硕士研究生。这在以前唱民歌具有如此高的学历是极罕见的,特别是新时期举办了各种类型、级别的歌手大赛,给歌手较多的实践比赛、上台亮相的机会,对演唱的心理素质、舞台表演的锻炼都是一种提高,也提供和促使了大批优秀歌手脱颖而出成才的机会,这也是以前少有的新生事物。
民歌演唱艺术在新时期最大的特征是在作品演唱的表现处理上丰富新颖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地体现和表达了它的时代气息和民族彩,形成了它特有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历来就是以准确清晰的语言、优美秀丽的声音、真实细腻的感情三者高度统一的有机结合,以字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来打动听众,让世人瞻目赞叹。特别是在词意、情感表达的细致、深刻,更是独具民族特。《乐府传声》中说:
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尤为重。说明歌唱的发声技巧虽然重要,但准确而深刻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更为重要,发声技巧是为表达感情服务的。《礼记·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黄舒骏的歌”进一步说明歌声是人们内心感情所诱发的,而诱发这种感情的表露却是客观现实生活所激发起来的。新时期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现实生活是祖国大地一派繁荣富强、国泰民安的动人景象,祖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增长和国防科技、文化教育的兴旺发达,日新月异的城乡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怎么能不激发出人们内心的感动之情呢?歌唱者怎么能不打开自己的感情闸门,为自己祖国和民族骄傲自豪而放声歌唱呢!民歌演唱艺术感人的力量取决于感情表达的真实程度,而感情表达的真实程度来源于对生活理解的深度,只有生活在新时期,享受和沐浴新时期的幸福生活,才能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对艺术的表达才能从形似神似,再到形神兼备出神入化的境界。由于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达,学习教育机会的增多,与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交流,使歌唱艺术能够及时地接受到新的信息和新的技术,使音乐的知识和艺术修养更为广博,专业的技能技巧更为精湛,知识的广博和技术的精湛将使人的形象思维和情绪情感更加丰富,从而将更加扩大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来逐步适应现代社会和人们日益变化发展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要求。反过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更激发人的感情
表现力。正如德国剧作家席勒斯说: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更多引起心灵的活动,激起的感情也就更强烈。象新时期的重要歌曲之一《希望的田野上》,乐曲吸收了广东、山东、皖北、苗族民歌及梆子的音调,以民族的微调式为基础,交融了欧洲大调式的特点,这种兼容的手法,更好地表达了歌曲的感情与意境。歌词的风格新颖、语调别致,富有清新的乡土气息。而民歌演唱家清丽激情的再创造,唱出了家乡田野美丽的情景和山乡欢乐的劳动场面,以及我国农村的新面貌和农民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还有董文华细腻深情演唱的《十五的月亮》和《望星空》,使人们仿佛看到了边防战士和内地的军嫂千里寄情、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彼此思念之情。阎维文豪放洒脱演唱的《一二三四歌》充分展示了现代军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气宇轩昂、威震山岳的雄壮英姿。万山红悲愤激越演唱的《兰花花》(改编),让我们听到了旧社会妇女为反抗封建社会包办婚姻和冲破封建礼教的枷锁悲沦、愤懑的呼喊和控诉。象这类充满新时期艺术特征优秀的民歌艺术作品,由演唱者投神入情,充分表现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演唱,在新时期层出不穷,数不胜数。也只有在社会的物质、精神上升发展的今天,高度文明和审美理象的想象,才能有情感的创作出动人的音乐形象和美好的艺术作品来,让人们欣赏、陶冶。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的形成,不仅和先天的生理素质、恩维方式有关,而和后天的特殊经历、生活环境、文化素
养等却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新时期腾飞发展的经济建设,优越向上的生活环境、多姿多彩的社会风貌、彩斑澜的人文景观和文化艺术教育的学习、精神文明的建设给歌唱者的生活经历打上了各种彩的烙印,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不同性格和气质,这样表达出来的艺术则是开拓型、创造型的艺术,敢于打破常规、探索进取和不断创新的艺术。演唱感情的表达方式也会是各种形态、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的。如:爽朗明快的、热情奔放的、纯朴活泼的、泼辣刚健的、雄伟庄严的、高亢明亮的、曲雅华丽的、轻巧秀美的、古曲浪漫的、含蓄隐晦的、优柔委婉的、悲壮凄楚的等等。新时期优秀的歌唱家都有他们各自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感情豪放、深沉的、阎维文自然宜唱一些史诗性的作品;而性格细腻、温柔的宋祖英、吕继宏则更宜于演唱牧歌式的抒情作品;而具有淳朴、憨厚气质的董文华、刘斌,则善于表现平凡而又质朴无华的内容;而生性活泼、机敏的万山红、郁钧剑必然善于表现跳荡、欢乐的情趣。只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才能使艺术形态产生丰富强烈、独树一帜的感情彩,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形成感染人的艺术魅力。所以艺术形象的个性特征越鲜明,韵味则越浓,意境也就越深,也就越能达到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当然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要落实到处理、表现歌曲能力的独到见解上,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思想实质,明确主题和作者企图及时代背景、地理环境等。通过分析词曲
的结合情况和歌曲的结构特点,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感情的起伏,以及调式调性等,出演唱技巧上的难点、高潮,并处理安排好感情层次的变化和歌词语调的强弱高低,抑扬顿挫。这样才能创造出真切感人的演唱形象和强烈独特的感情彩。不同艺术个性和风格互相之间的学习交流、吸收和补充,将会创造出更多的风格和流派,使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更为繁荣昌盛、百花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