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的审美与创作
摘  要音乐的审美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对于音乐的好奇与狂热能诱引我们进一步进行音乐的创作,使我们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地提升音乐修养,创造出个性化的音乐来。
【关键词】音乐  审美  创作
AbstraitThe aesthathetism of music is just a process which from perceptual to rational . We can creat musics through the curiousity and fanatic of music, which can continuously encourage and promote the accomplishment of music and personalize the music.刚小希 波斗门
Key WordsMusic  aesthetics  composition
新娘不是我引言
“音乐是呼吸着的温柔曲调。如果她是凄切的,她就唤回痛苦和忧伤时光的回忆;如果她是欢快的,她就唤回舒朗和欢乐时光的回忆。她将唤回的一切置于想象的册页上。
“音乐是令人忧愁的声音的汇聚。你听到她,她便让你驻足,使你的心中充满痛苦焦灼,像幽灵幻影为你描绘不幸。
“她又是令人欢快的旋律的汇编。你感受她,她便攫取了你的整个身心,于是她在你的胸肋间欢快地跳舞。陈慧琳不雅
“她是琴弦发出的铮铮之声,带者以太之波飘入你的耳际。她可能化作一滴热泪,从你的眼里流出,这眼泪是由情人远离的痛苦或时光之齿噬咬的伤口的痛楚引起。她也许化作一个微笑,从你的双唇间绽出,那微笑实际上是幸福和安乐的表征。
“她是临终者的躯体:它有灵魂,来自愿望;它有理智,来自心。”①
于是,纪伯伦便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坐在他心灵的爱恋者身旁,听着她的诉说。他悄然无语,静静地倾听着,听着这瑰宝呼吸间的每一息每一画!听海吉他谱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创造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艺术。作曲家创作音乐作品,塑造音乐形象也像诗人用文字,画家用线条、彩等塑造艺术形象一样,有它自己特有的一套表达情意的手段,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旋
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和声、调式、调性等许多要素,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旋律。旋律,通常也称曲调,它是由高低不同、长短不同、强弱不同的音组成的线条。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它总是和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调式、调性、和声、曲式、配器等要素结合在一起。
音乐艺术是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可是,为什么我们生活中有的人却在抱怨自己听不懂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不懂呢?怎样才叫懂呢?真的不懂吗?说不定只是一个误会,就我看来,通常情况下,有下列几种情形导致“不懂”:
其一,听之前,在某处书籍或友朋口中获取了文字材料。听之后,由于自身条件而感觉与之不符,所以自认为不懂;其二,一个时刻乐天派的人突然间接触到忧伤的旋律,使之在心理适应上大打折扣这一过程中觉得不懂。反之亦然;其三 ,受文字映像的影响,往往在音乐标题时就产生联想,待音乐旋律出现后,画面不符,因而不懂;其四 ,某些技术性的处理不贴近真实生活而造成误解;其五 ,对作曲者的背景的忽视,不能身临其境等等。
如上所述,音乐受情感心理的局限,所以歌唱者的演唱、乐手的演奏又被称之为“再创作”。音乐不可能十分逼真地再现客观事实,“仅就再现客观事物外在形态的准确性而言,
最高明的乐曲也比不上蹩脚的绘画。”②我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就应该放下心里的包袱,静下心来,当你感受到它所发出来的音响美的时候,请不要置疑。因为“懂”包含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欣赏过程。在这里,我把“懂”的这个过程分为四个层次:
一、感性欣赏
感性欣赏分为听与赏。在这一层次中“赏”只包含它的初级阶段,即舆论、理解和情感的涉入。
音乐,不像是绘画,不论是听到的、看到的、摸索到的,甚至是听不到的、看不到的、摸索不到的都要表现在画布上,它是一种视觉艺术。而音乐则不然,它要把所有这些都用音符串联的旋律线来表现,光用看的只能是,也永远只能是看到技术性的符号规律,毕竟,它是一门听觉型的艺术。所谓感受了的才能更深地理解,理解了的才能更深地感受,若要更深透地懂音乐,那么,“听”是必要条件!
“听”,古源至今。“在孔子的‘六艺’里面就有‘乐’这门艺术, 圣人的‘圣’字的繁体字就是由耳朵和口组成的,它暗示了说与听在圣人那里具有同样的重要性。道家也强调‘听’,老子所谓
的‘大音稀声’、庄子所谓的‘听之以耳’、‘听之以气’都强调了听在感知世界过程中的重要性。”③时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经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感悟“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音乐的文字记载,而当今数字时代的到来更加想我们展示了听的魅力,“听”促进了新媒介的发展:CDVCDDVDMP3Flash瞬间兴起。这也足以说明从前的无声电影为何会演变至有声电影的原因。
一句大众化的旋律,一句很容易激起人们情感流动的旋律,在听的作用下,被记录下来,开始流行,逐渐传开……当然,这个时候,我们不必知道《乐理》是什么,也不必清楚其中内容有哪些,仅仅只是被旋律吸引,仅仅是喜欢而已。但是,这已经足够了,喜欢也是一种“懂”。或者可以这样理解,这一行为是发自潜意识的,你既然并不喜欢,那又何以驻足?!你既然并不喜欢,那又何以屏耳倾听?!又或许只是想个比喻而已,正谈恋爱的你,一曲《你是我的玫瑰花》渗透了你的心意;一支《老鼠爱大米》诉说了你的热情。这可以理解为“懂”的初级阶段,潜意识形态的欣赏,瞬间由情生景记忆复制——这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音乐属于大众艺术,即使是一个五音不全的人,他也会驻足倾听,也有不由自主放声跟歌的激情时刻。
“听”是一种情感需求,“乐”则唤起人们的情感,“听乐”使人们理解、鼓励、忧思、勇气……
“在听觉经验中,我们也早已获得了通过声音来识别情感的能力。一个‘你好’,文字上只有一个意思,可一经口头表述,则情感信息大相径庭:这个‘你好’亲热,那个‘你好’冷淡,这个‘你好’真诚,那个‘你好’虚伪……声音包含存在,包含场景,包含情感,包含各种各样的意味。”我们把正在或将要进行的心理活动注入情感,在感受音乐旋律的同时情感涉入音乐并参与音乐活动的时候,听觉会发起其它感觉意识,对其进行模仿或完全复制的行为,进而采用语言互通的方式与人交流,反复“听”与“觉”的动作,从而达到对音乐审美意识的升华。在高尔基的小说《母亲》中是这样描述母亲最初听到索非亚弹奏的钢琴声的:“这种音响开始时并没有打动母亲的心,在这接连不断的阵阵琴声里,母亲只听到一片杂乱无章的声音,她听不出那些颤抖的复杂音响中旋律……”经过调节、适应,距离缩短,就可以逐步产生主客体交流,使审美主体的情绪随之变化。音乐情绪的线条渐渐增强,使得母亲的心在不知不觉中激动起来。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在与“听”的同步心理体验中,母亲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悄悄地进行着。与之前所述不同的是,母亲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过任何情感经历的,只是随着听而入耳,听之以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被音响打动的欣赏意识。
但是,关键的是母亲从一点儿也不明白甚至烦躁的心情到随之“激动起来”,这说明母亲也懂了,尽管她并不了解常识,也并不知道什么技能技巧,她的“激动”作证:她懂!
二、理性欣赏
理性欣赏分为“赏”的高级阶段:品味、鉴赏与理论分析。
我们的情感随着音符的律动而产生激动的情绪,并产生了不由自主的模唱、记忆、复制的行为。那么,是什么促使我们有这样的行为呢?这个时候,好奇的心理将鼓励我们进一步探索、品位与分析其中的奥秘。
“音乐的情感不是纯然抽象的,它应当具体地活生生的体现出来;音乐的情感不是孤立的,它应当放置到完整的现实生活中加以把握,才可能做到真正的生动具体。”这便是音乐的背景,在把握其性格的同时,还能感受到音乐的时代、民族及作曲家个人的风格,甚而是一个体或体等,在不同的情况下,还可能是性别、年龄、职业、国籍、地域、时代、古典、现代等等。不用再怀疑什么,当这些你都能分辨得出的时候,你已经是很懂了。倘若再有一些音乐理论知识或技术技能方面的知识结构,可以从比如音阶、和声、调式、曲式
好心情李佳璐等方面听出音乐的旋律怎样创造意境的话,可以说你已经能与专业人士同进退了。那样,还有什么可以让你怀疑的呢?当然,“只有听感实践而缺少理性知识时,会延迟你进入更深层次的懂的过程。”④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体裁形式、旋律节奏和演出方式均和奥地利多民族民间音乐血肉相连。来自民间又回到民间;格林卡首先是牢固地扎根于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土壤,吸取了俄国城市音乐文化的养分,借鉴了西欧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音乐成果,三者有机结合,既突出了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又使它建立在坚实的艺术技巧上,从而把俄罗斯的音乐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柴科夫斯基是一位旋律大师,他的每一部作品的主旋律都十分鲜明,线条委婉悠长,运动起伏跌宕,音调亲切自然,感情彩浓郁,可以说是高度艺术的结晶,是发自内心的倾诉和表白,所以最能激起听众心灵的共鸣,如《天鹅湖》等;国内流行歌坛,朴树的《白桦林》让人听了便能理解北方的寒冷,知晓北方的坚强与韧性,它那带着沉重忧伤的前苏联歌曲曲风的旋律让人一听就能透视等待爱人归来的姑娘望眼欲穿的心境;《走进新时代》道出了我们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日常行为和心理中;赵传的《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是众多长相唐突人士的心声表达……但是,如果稍微再仔细一点的话,你会发现,与乐曲相结合的歌词内容更具
情绪表现力。事实上,歌词带动了乐曲的发展。
歌词使乐曲白话化,换种说法一如一篇经典的文言文放在你面前,你必须查阅古汉语词典,及相关典籍,询问之中才有可能真正明白其中大概要义,但是倘若将它译成白话文,白话人(现代人)看起来就会显得轻松得多,也比较容易弄懂篇中真意,从而把握其写作特点,更深层次地弄懂它。同样,加了歌词的乐曲与此正有异曲同工的效应。而歌词中所提供的情感因素可以给我们以更为明确的概念。如郑智化先生的《大国民》向我们阐述了台湾政府的腐败,明明白白地透析了那个“不再是个适合穷人住的岛”的环境,甚至只需跟随音乐的响起,就能洞悉当地的政治民生。而风格是作者的性情、气质、思想、感情和时代思潮、风气等等的混合产品。在我们学习理论技术的时候,可以发现乐曲在表现中除了旋律、和声、节奏方面的特点以外,还有乐句的长短、休止的安排、对速度的观念,以至于音质的特,装饰音、连音、半连音、断音等等的处理,都是构成一个作家的特殊风格的因素。如古典作家的音,讲究圆转如珠;印象派作家如德彪西的音,多数要求含混朦胧,浪漫派如舒曼的音则要求浓郁。同是古典乐派斯卡拉蒂的音比较轻灵明快,巴哈的音比较凝练沉着,亨德尔的音比较华丽豪放。而莫扎特的音除了轻灵明快外,还要求妩媚。同样的速度,每个作家的观念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欣赏而必须理性
地从一个时代、一个作家的不同时期的背景、环境的变迁、生活经历等条件去把握,否则,当两首听觉上感觉相仿的乐曲出现的时候,你便弄不清楚到底出自谁手?同时,还应当清楚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时间。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节奏、旋律、和声、复调、曲式、配器。音乐形式美的法则:连贯性原则、对比性原则、新颖性原则、平衡性原则。什么样的感官刺激我们内心深处产生情感体验,如高低——情绪,强弱——振动,速度——运动,音值紧缩与扩张——张弛度等等。
理性的欣赏使我们步入一个更高的层次,更深的情感体验,更明白音乐的表现。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懂”的层次已经不是单纯地停留在听觉美感上了,而是升华为理性的文字背景范畴了,理论的雏形出现,并引导着你不断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