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奏鸣曲K331赏析
目录
莫扎特奏鸣曲K331赏析 (1)
前言 (1)
一、莫扎特奏鸣曲K331简介 (1)
(一)奏鸣曲K331的创作背景 (1)
(二)奏鸣曲K331简析 (2)
二、莫扎特奏鸣曲K331的音乐风格 (2)
(一)构建耳熟能详乐思,体现真挚的情感 (3)
(二)创作浑然天成的佳作,创作手段别具一格 (3)
(三)以不同风格的演绎,诠释作品的不同风貌 (4)不能说的秘密吉他谱>零度的亲吻
唐晓天何穗结婚
前言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巨匠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喜欢一切令他快乐事物的乐天派,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是一个用音乐诠释人生同时用一生来谱写音乐的天才,用他短暂的一生为欧洲音乐史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他的创作领域几乎涉及古典主义时期所有音乐体裁。在他的器乐作品中,是莫扎特音乐风格最凝练精髓之体现,奏鸣曲虽算不上最为重要的体裁,但发挥着灿烂的光芒。本文以涵盖了作曲家最为特性化的音乐语汇及表现手法,成为彰显其个性的显著标志
一、莫扎特奏鸣曲K331简介
左岩去哪了(一)奏鸣曲K331的创作背景
奏鸣曲k331创作于1777到1778年间,具有明丽、典雅的风格,是最具莫扎特风格的作品之一。这一时期,莫扎特在母亲的陪伴下,莫扎特为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开始了巴黎之旅。他一共创作了五首钢琴奏鸣曲,当旅行结束时收获颇丰,其中包含了这一首k331。然而,母亲客死异乡,求职计划也没有达成,这无
疑给年轻的作曲家以沉重的打击,作曲家的哀伤和坚韧在这段时间显露无疑,这首钢琴奏鸣曲,有可能是他在母亲去世前后写作的,作者当时的心情很低落,因此明丽的气氛中隐藏着一缕淡淡的哀伤,但是其艺术成就也很高。
(二)奏鸣曲K331简析
此乐章主题颇有法国彩,A大调,优美的行板,6/8拍子。主题是一个二段体。A段(1-8小节),A'段(9-16小节),尾声(17-18小节)。A段采用“圣咏式”多声部的织体,一派虔诚和肃穆,仿佛是作曲家在向神祈祷。进入A'段后,前4小节伴奏织体采用了双音和分解和弦及的织体,随后又回到了“圣咏”的织体,显示了乐曲高超的表达技巧,最后音乐在和谐的氛围中结束。
变奏Ⅰ(19-36小节)。此段主题取而代之的是以16分音符为律动的节奏音型,主题的音调被拆解开来,镶嵌在了新的旋律线条中,节奏发生了变化,后半段为音乐增添了分雄壮的意味。变奏Ⅱ(37-54小节)。右手的旋律加入了些装饰音,在左手三连音的伴奏下,音乐也由此变得更加生动和柔美。中段,左手的三连音转移到了右手的声部,并且很快又回到了左手。变奏Ⅲ(55-72小节)。双手以16分音符的二声部进行,转至a小调,右手变为八度的织体,乐句重复时,为音乐增添了梦幻的彩,后半段织体成了三声部。变奏Ⅳ(73-90小节)。以右手和弦为中心,转回A大调,左手在高、低声部,为音乐增添了许多变化和动感。变奏Ⅴ(91-109小节)Adagio,右手以32分音符的“阿尔贝提低音”律动,速度变成慢板,音乐洋溢着田园般的氛围明显。变奏Ⅵ(110-135小节)。Allegro,全曲中唯一的4/4拍,快板。有分解和弦及音阶的跑动,右手旋律中既有轻快的小分句,乐曲在一派生机勃勃中结束。
二、莫扎特奏鸣曲K331的音乐风格
K331是莫扎特中期奏鸣曲五首中的一首,这一时期的钢琴奏鸣曲反应了莫扎特非常痛苦,悲伤。大量的半音和不协和音的使用令人感受到作曲家内心的不安和激动,可以明显的感到他内心暗淡、阴郁的情绪。
(一)构建耳熟能详乐思,体现真挚的情感
作品深切寄托着他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感受以及丰富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莫扎特创作的钢琴奏鸣曲多事为家庭或个人演奏所使用,并非为音乐会,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十分注重主客观的平衡和节制。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是莫扎特在曼海姆和巴黎等地区在母亲陪同之下旅行求职时创作的。此阶段,他共创作了五首钢琴奏鸣曲,K331是其中之一。这个时期的莫扎特渐渐显露出他精致匀称的结构、阳光般乐观的情绪和独特的歌唱性风格。遗憾的是,现实给我们的音乐家带来了无尽的沉痛和打击,母亲便客死异乡,求职也未成功,不免在明朗的旋律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愁。
著名的《土耳其进行曲》正是这首《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真正喜爱莫扎特的人,一定不会忘记他的《土耳其进行曲》。据说在二百多年前,土耳其国王访问欧洲时使别具一格的土耳其音乐传入欧洲。在这一乐章中,很明显具有当时盛行的东方风味,明确注有“土耳其风”的记号。当时欧洲的一些作曲家喜欢将异域风情的音乐吸收到自己的作品中,对写异国情调的作品产生浓厚兴趣,于是便出现了盛行一时“土耳其热”。
盛开的红莲
(二)创作浑然天成的佳作,创作手段别具一格
从作品曲式方面来看,第一乐章是优雅的行板,初听这一乐章会略感意外,莫扎特却异想天开地使用了行板的主题与变奏。
刘锦儿
第一乐章给人的感觉是丝毫无任何虚伪做作的成分,主题旋律都是那么纯净自然,可能会让你想起同样是变奏曲的《C大调小星星变奏曲》,莫扎特总能将这些简单的旋律通过变奏曲的形式发挥到极致,正如“小星星”那简单的旋律,这首作品第一乐章的主旋律同样是十分简单清新的一串音符,闭上眼睛,满天星星在你眼下一览无遗,神来之笔层出不穷,每次的变奏都如才思泉涌一般,能够提炼出无数行云流水般的旋律,在莫扎特的手中是那么包罗万象,这就是莫扎特变奏曲的魅力所在。乐曲中段有一段带有复古风格的小快板部分,采用了一个较低的音调,它有别于前后的高音调旋律,一个如此简单的主题在作者笔下能够如此纷繁复杂,增添了一种介乎于神秘与忧伤之间的微妙气氛,莫扎特的音乐天赋不得不让人佩服。
第二乐章,莫扎特用了一首小步舞曲,原本应该是抒情部分的慢板乐章,这在当时同样是“有违常理”的写法。本乐章是三段曲式,率先登场的是A大调的小步舞曲部分,以强有力的齐奏为开始的主部共有四十八小节之长。节奏不紧不慢,轻盈优美,显得从容优雅。曲中段部分,低音和高音左右手交替出现,曲调变为稍低的D大调,显得平静沉稳而又不失欢快活泼,技巧华丽而艰深,最后音乐回到第一主题的小步舞曲上。
第三乐章,土耳其风格的小快板,以莫扎特很少用的小调出现,是整部作品中以这个主题最为脍炙人口。这一异国情调十足的乐章,是莫扎特鼎鼎大名的土耳其进行曲,常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和轻音乐。主题表现与反复后,立即随独特的伴奏奏A大调插入句,号角式的音调和模仿小军鼓式的伴奏音型,接着继续一段由3部分构成的16分音符音,使插部音乐更具军乐进行曲风格,以A大调插句再现而在热闹的氛围中结束全曲。然后再回到a小调,奏插句音型变奏而进入尾奏,主题反复后转为A大调,以新的音型收束。值得一提的是整个第三乐章十分流畅连贯,非常“规矩”地使用了快板回旋曲式,行云流水一般直到乐章结束,各乐章之间连接的非常巧妙。
莫扎特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有点调皮带着一种青春朝气及涉世未深的小忧郁,又非常有灵感和创造力,更为温柔、典雅,最能代表莫扎特音乐的主流风格。莫扎特的生活就像是“一部轻喜剧”,他并不是那种想把内心痛苦裸露在众人面前的作曲家,而巨人贝多芬在这方面表达得就特别多。莫扎特第一章这个变奏曲有着固定的手段技法,写得非常有灵性,许多当时的作曲家墨守成规,以莫扎特这种顽童性格一定不会拘泥于规矩的束缚,在莫扎特的时代无疑是非常大胆的革新。当时他也许也写了无数这样的东西,这首变奏曲他定是情有独钟的,遗憾的是当时其它类似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三)以不同风格的演绎,诠释作品的不同风貌
关于这部作品,不同演奏家对这部作品的诠释风格也各具千秋,主要是因为社会生活背景及民族文化的差异导致的。
最先接触的是维也纳钢琴家古尔达的版本,有一种不可撼动的威严,他的演奏内省而有节制。他对莫扎特的音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直觉,凭借着在维也纳的
生活经历,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气势雄浑却又不失古典之神韵的莫扎特;第二个版本是智利钢琴大师阿劳的演绎,我本人较为喜欢他对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这位思维敏捷、性格内敛的钢琴家继承了德奥古典音乐的传统,在这首莫扎特的作品中,在遵从作曲家本意的基础上,他以其朴实细腻的演奏风格,严谨的结构和乐句划分,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成熟稳重的莫扎特;
第三个版本则是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版本,来自樱花国度的莫扎特专家内田光子的演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不让自己的演奏飘游在一种单纯的美之上,潜心钻研莫扎特的作品,努力去挖掘其中朴实而深邃的内涵。内田光子诠释的莫扎特,是一个略显东方女性内在温婉、轻巧活泼的莫扎特,最宝贵的一点就是能在活泼与感性、技巧与主观这矛盾的两者间取得最有利的平衡。三位大师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不同风格的莫扎特。